罗马悲情主义哲学家辛尼加,在谈论生命的价值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命就像一篇小说,并不在于它有多长,关键在于它有多好。”
生命的价值不能用长度去衡量,而是应该以质量论高低。对于英年早逝的华为高管魏延政来讲,翻遍他41岁的人生履历,只写着“开挂”两个字。
魏延政出身贫寒但却励志成才,似乎从开始上学的那一天起,就已经为改变家庭命运做好了准备。
但不公平的是厄运只找苦命人,虽然通过他的努力在学业和工作上一路绿灯,甚至一度成为华为百万年薪高管,但最终却在患癌5年后英年早逝。
不过他在临终前录了一段视频,并在交代完后事之后,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浓缩成了三句话,送给了只有4岁的儿子。
魏延政的人生为什么能“开挂”?他临终前留给儿子的三句话是什么?魏延政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
1975年魏延政出生于乌鲁木齐的一个贫寒家庭,他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家人对他都非常照顾。
虽然一家人的生活十分拮据,但家庭氛围却特别温馨。魏延政小时候就非常聪明,而且在学习方面特别有天分。
但由于当时新疆的教育水平十分落后,所以父母特害怕耽误他的学业,特地找人托了很多关系,才把他送进了当地最好的学校读书。
年幼的魏延政非常心疼父母,为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进入职工子弟学校读书之后,魏延政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所以他的成绩在学校一直都名列前茅。
勤奋学习的魏延政,终于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高考成绩发布不久,他就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
原来他被北大录取除了成绩优异之外,还因为他曾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获得了第3名的好成绩,所以为了录取魏延政北大也是拼了。
1994年19岁的魏延政,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但他的心却早已经飞到了北大校园,他发誓一定要在计算机领域做出成绩。
此时的魏延政踌躇满志,但他的人生计划表中,绝对没有为生病留出时间,或许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生命会定格在41岁。
进入北大计算机系读书的魏延政,依然延续了学霸的作风,并且在完成本专业课程之外,他又攻读了本校的经济学。
当时我国的计算机领域发展并不成熟,但魏延政却敏锐地发现,计算机必然会成为引领世界的新型项目。
1998年正值北大“百年校庆”,北大邀请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参加校庆。能用英语流利和外国人交流的魏延政,被安排做翻译和向导。
他在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接触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该校校长的赏识,而且还愿意拿出全额奖学金,邀请他去该所大学进修。
但这次邀请并未成行,第二年夏季魏延政才启程,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系就读,2001年他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
但这并不是魏延政的求学终点,为了能够继续深造他又报考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并就读于该校人工智能信息检索专业。
在这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魏延政,一如既往地刻苦钻研和学习。3年后他就获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还被选入权威学术杂志发表。
谈起魏延政和华为之间的缘分,应该追溯至他就职于英国电信研究院时期。当时他主要从事基础电信研究,这和华为的发展目标十分契合。
于是在华为欧洲市场负责人的邀请下,魏延政于2006年正式加入华为。3年后又因为出色的工作成绩,晋升为无线销售部总裁助理。
34岁的魏延政年薪高达百万,就此他终于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真正做到了用知识改变命运。
职场得意的魏延政,也正是在人生最意气风发之时,遇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恋爱一年后他们结婚了,第二年妻子就怀上了宝宝。
此时三喜临门的魏延政,也觉得老天对他不薄。但就在他开始憧憬美好的未来时,却被诊断出患有一种罕见的癌症,并且已经进入了晚期阶段。
2011年2月魏延政感觉脚趾不舒服,在妻子陪伴下就医检查,结果被诊断出“透明细胞肉瘤晚期”,这种恶性肿瘤的致死率高达80%。
虽然在医生建议下切除了前半个脚掌,并且病情也已经得到了控制。不过短短三个月时间不到,癌细胞再一次扩散。
魏延政不得不截掉右腿并继续化疗,但一直到2016年他去世前夕,他早已经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
他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强撑着已经形如枯槁的病体,用3天时间为儿子录制了一段视频。
魏延政录制的视频中,除了表达了对家人、妻子和儿子的不舍,以及对帮助过他的人表达了感谢之情,还专门为4岁的儿子留下了三句话。
“智力、毅力”,“朋友、助力”,“眼界、定力”,虽然这三句话仅有12个字,但却是魏延政用尽一生的时间,为儿子总结出来的人生格言。
每个人对死亡都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感,但在面对飞驰而过的生命列车时,又是那么的无助和彷徨。
魏延政作为一个寒门出贵子的励志典型,本应该拥有更加灿烂的明天,但命运却因为妒忌这位英才,让他在41岁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魏延政英年早逝,但他却可以大声地对这个世界呐喊:我来过,不后悔!他用自己的励志人生,为儿子总结出来的人生格言,也必将成为孩子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