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感觉就像一位中年大伯,身强力壮而不失优雅从容,这是秦汉和明清所不具备的。西方国家有民主和法治,我们唐朝却滋生了理解和包容,这是何等的可贵!这种可贵可以让人们活的更有自信,更有尊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走“群众路线”,构建和谐社会。
走“群众路线”
唐太宗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把君民比作舟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存百姓”的民本思想几乎持续了整个唐朝,是走群众路线的基石和依据。
在唐朝,君臣们在决策的时候,更多的考虑到民众的感受,这在非民主社会是一种极高的修养和气质。在唐朝,人们生活的“更有尊严”。也正是这样的认识,造就了古代中国文明的高峰。
建“和谐社会”
和谐离不开包容。在唐朝,佛教思想逐步浸润人们的灵魂,包容变得不再勉强的牺牲,而是举手投足间的从容。
还是唐朝的奠基者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天可汗”的称号,“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善于纳谏,从善如流,这是对不同声音的尊重,而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是和谐社会的根本。
唐朝长安,吸引了大量的大食人,波斯人,非洲黑人,还有周边日韩人来生活,唐朝的高贵使他们钦佩不已。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是一种内在的自信,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自信的时代。明清时期开始接触西方,中国人开始自卑了。
以下是一组数据和史料,我们似乎能从中体会到唐朝内外兼修的雍容气度。
贞观6年,全国死刑执行7人。唐史烈女传的守节者是56人,明朝是785人。
下面唐朝协议离婚的案例:敦煌发现一篇“放妻书”: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裙娥媚,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