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许多历史史料记载了这段辉煌而漫长的历史。但是并不是所有史料记载都是完全真实的,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很多史料记载的历史被推翻。而我们都知道明朝是被公认的历史上最强硬的朝代,但是满清入关之后顺治帝就开始篡修《明史》,誓要把明史修成符合清朝利益的史书。虽然我们现在对《明史》中记载的东西无法判断真假,但是考古发掘明代古墓以及出土的文物都会留下真相。
上世纪50年代末,福建金门构工部队于旧金城东炸山采石,意外在西红土一巨石前挖得一三合土砌成的墓圹,长250厘米,宽140厘米,墓碑高120厘米,露出地面20余厘米,碑面平滑未刻一文,后发现“皇明监国鲁王圹志”八字及全文石碑后交由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博士研考,亦使鲁王真冢重现人间。鲁王墓的发现确定《明史》称郑成功将鲁王沉入海中杀死并非事实。石碑上记载:鲁王到达福建后受到了郑成功的厚待,直到病逝后郑成功都以皇室待遇将其安葬。而清朝修编的《明史》中记载郑成功将鲁王杀死后沉入了大海,因此专家表示明史是清朝故意抹黑郑成功。
鲁王朱以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荒王朱檀的第九世孙,朱以海封地原本在山东,李自成攻下京师后一路南下逃到了浙江。顺治三年,清廷派大军征讨浙江,鲁王朱以海被迫撤到了福建一带。顺治四年(1647年)正月,朱以海在长垣誓师,在誓师会上,他向各路大军表明了“王业不偏安”的决心,收复了不少的府县。就在明朝复兴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南明朝廷的内讧又开始了,郑彩架空了朱以海。此时的清廷派精锐满军攻占了福建。
福建被清军攻占后,鲁王朱以海带领部下逃到了舟山,在舟山站稳脚跟后他开始重新整顿朝纲,他还一度遣使前往日本寻求援助。顺治八年,清廷总督陈锦等率大军攻打舟山,舟山城陷后朱以海赴厦门依靠郑成功。鲁王朱以海到达厦门后受到郑成功的厚待,并被安排在金门居住。康熙元年,朱以海在金门病逝,结束了他传奇而又坎坷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