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迈入封建社会以来的历朝历代,秦朝开创先河,汉代扬我国威,唐朝万国来贺,元朝横贯欧亚……
然而同样是10个大王朝中的一员,更多人印象中的宋朝却是一个屈辱的朝代:一次次失败的对外军事战争,多次被攻破首都,就连国君都被异族掳走倍受屈辱……
这也导致近现代不少人都认为偏安一隅的南宋早已不能被视为宋朝的延续了,大宋“积贫积弱”已久,早已注定了败局,然而事实究竟如何呢?
南宋不属于宋朝?
首先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南北两宋的区别。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兵变自立为皇并定都于东京,定国号为“宋”。
它在结束数百年五代乱世的同时,也结束了由武人掌控政治的历史,通过科举制度,将国家的荣辱兴衰交付给了文人。
不过国家重文抑武的风气也带来了一大弊端,那就是在军事上表现的越发孱弱。
公元1127年,金朝大举南侵,攻破宋朝首都后也宣布着北宋自此灭亡。
自国都被破后,康王赵构于应天府即位称帝,后定都于临安府(今杭州),史称南宋。
从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北宋和南宋是一个朝代的两个不同阶段,以首都东京被攻破作为二者的分界点,这也是史学家的普遍认知。
北宋和南宋也有很多共同点。这第一点就是文化上一脉相承。
我们口中常说“唐诗宋词”,这宋词说的就是整个宋朝的词,并非拘泥于“北宋词”或是“南宋词”。
提起“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以及她所处的朝代,相信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就是宋代,却并没办法直接断定是北宋还是南宋的人。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生于两宋交集时期的李清照所写的这首诗,道尽了她对国家的惋惜以及对统治者懦弱行为的愤懑,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南宋北宋本为一体。
诸如著名的词人苏轼、辛弃疾、柳永等,又有多少人将他们分为南北宋的人呢?
第二个相同点就是二者政治倾向和治国政策。
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对科举的重视都一如既往,并且也始终采取的都是文人治国的策略。
历代统治者充分吸取了前朝军阀割据以及宦官乱政的教训,始终贯彻着君主专政制度,将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集于一身。
唯一的区别就是到了南宋时期,“重文抑武”的现象有所缓解。
除此之外,对于从北方迁至南方的宋朝人而言,上至王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自始至终认为自己是大宋的子民,只是国家孱弱,不得不前往南方继续生活。
正如同北方的游牧民族同样对他们自己的所建立的政权非常认可,诸如辽、西夏、金等。就连南宋时期的史书中也同样将其记载为“大宋”。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南北宋不过是后人为了加以区分所取的名称,其本质上都是宋朝。
在宋、辽史书中也并未对二者进行明显区分,若说南宋并非大宋,那无疑是一个笑话。
弄清楚这个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分析下一个问题了,大宋是否真的“积贫积弱”?
大宋果真积贫?
如果说最了解宋朝历史的人并不是现在研究宋史的专家,而是生活在宋朝的人。
然而遍历宋朝的史书我们会发现,作为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史学家,却并未在史书上提及宋朝“积贫”。
相反,宋代是个全民皆商的朝代,在他们的观念里,经商是发财致富的最佳途径。
上至官员胥吏、皇亲国戚,下至乡村农户、手工业者,几乎或多或少地都会参与到商业活动中来。
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农不若工,工不若贾”的思想已经成为了宋朝人的普遍认知。
随着宋代商品交易量的增加,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渐渐地涌现出了一大批资金雄厚的商人,甚至进入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初级阶段。
有的饭店拥有50余炉,雇工达100~200人;有的金银彩帛铺,交易动辄上千万;
有的布商一次可交易5000匹等等。商业的经营方式也多种多样,甚至开发预买、预卖等新形式。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中原及北方商道被辽国垄断,商人们开启了海上贸易的航运新篇章。
说完宋代在经济方面的建树,其文学成就在我国历史上同样首屈一指。
如果说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么宋词无疑是另一块无瑕的美玉。
不论是恢宏的豪放派,还是细腻的婉约派,宋代的词都堪比登峰造极。
除此之外,宋代还完成了唐朝时韩愈等人引领的古文运动,让古文在这个朝代重新焕发生机。这也是为什么,众所周知的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就占了六个。
除了经济和文学上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宋在科技、哲学等方面同样令人瞩目。
我国推动世界进步的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都是在宋代完成的,其创新精神可见一斑。
随着百姓生活的富足,北宋人民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也变得越来高。
在理学诞生后,儒学在北宋也迎来了新的复苏,更是实现了儒、释、道三家的融会贯通。
到了南宋时期,朱熹进一步完善了理学体系,更孕育出了像陆九渊、陈亮这样非常具有创造力的思想家。
纵观大宋在文学史以及经济、科技上的成就,宋朝的辉煌毋庸置疑。
这里有代表中国文学巅峰之一的宋词,有着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汴京(又称东京),闻名于世界的四大发明有三个诞生于这个朝代……
因此关于大宋“积贫”一说其实并不正确。那么关于其“积弱”已久的说法又是否属实呢?
大宋是否积弱?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这种说法究竟从何而来呢?最早的有关记载出自王安石上奏给宋神宗的一道折子。
众所周知,王安石是一个坚定的改革派,但是自古以来的改革总会遇到一些阻力。
因此,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他在奏折中将大宋描述成了一个贫弱的国家。
他的本意是为了改变现有落后的制度,从而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然而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北宋政权也真的如同他说的那样儿摇摇欲坠。
除了像他这样的改革派,致力于将大宋塑造成一个积弱国家的还有近代的史学家们。
近代中国遭受了太多的屈辱和磨难,也彻底在列强的侵略下暴露出了贫困孱弱的真面目。
当万国之国不复曾经的辉煌,来自西方的列强犹如一匹匹残暴的饿狼,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中国瓜分。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们虽然痛心疾首,却无力改变现状。
于是,他们只能通过文学倾诉自己的感情,一些史学家们更是将这种感情映射到了有着相同境遇的宋朝,将其视为他们抒发抗战决心与悲愤心情的一种寄托。
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王安石等改革党还是近代的史学家们,他们眼中积弱的大宋,主要要是从军事角度来看待的。
宋朝在军事力量上的不足,导致在面对辽、夏等异族进攻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并不能很好地保卫疆域。这一点,单从两宋存在的时间上也能看出来。
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宋辽之间的战争。
早在公元979年,宋朝就试图收复燕云地区并对辽主动发起战争,然而几次战争均以失败而告终。
面对屡战屡败的宋国,辽国野心愈发膨胀,也主动发起了多次战争。
然而宋朝军队在对辽防守战中的发挥也不尽如人意,仅有雄州和遂城两处战役获得胜利。此后,虽胜犹败的檀渊之盟中为宋辽维系了百年的和平,也给了大宋发展经济的时间。
然而经济上的富裕,却并没能转化成军事实力的增强。随着元昊在西夏确立统治,宋朝与西夏之间爆发的三次大规模战争都以宋朝的失败告终。
宋哲宗即位后,宋对其进攻多于防守,在将领们谨慎缜密的指挥下,宋朝打赢了与西夏之间爆发的平夏城保卫战。
宋金之间的战争先后经历了从全面溃败,到逐渐抵挡金军攻势,再到势均力敌的阶段。
不过到了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强势崛起。
忽必烈即位以后建立了元朝,对南宋发起了全面战争。蒙古铁骑所到之处,能够抵挡的国家少之又少,南宋立国于宋金战争中,又抵抗了元军长达45年之久,在诸多被元所征服的国家中堪称是一个军事强国。
从大宋的对外战争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宋朝在进攻战所处的弱势地位,以及到了南宋时期在防守上的优势。
因此也不能过于绝对地说大宋军事力量“积弱”。
因此,综合看来大宋的实力其实并不弱,只是生不逢时,遇到了诸多强悍的外族势力。
王朝兴衰其实也都有律可循,王朝的兴衰交替也都不可避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史为鉴,不再重复落后挨打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