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一个望而生畏的名字,她自取为“武曌”,即日月当空,俯临万物之意。
她是唐朝唯一的女皇帝,于公元690年登基,成为唐朝的实际掌权者,开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之政局。
她的经历,凡人不敢想象,神仙亦不能掌控;她的是非,正史野史不能概论,今书古书不敢断定。
但学者一谈到她,必定会为其抹上一笔浓烈的墨来表达内心的激动。
为何?这样一般人物,到底有什么,会让人如此矛盾却又十分喜爱呢?
因为武则天在位期间,虽然政治手段强硬,但也实行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改革,使得唐朝在她的治理下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所以种种结合,说功不全,说过不准,难以抉择。
她初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弱介媚娘,后竟成“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的巾帼武皇;
她被骆宾王写檄文形容成“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的蛾眉狐媚,也被《唐享昊天乐》夸赞成“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的乾坤大手。
无论怎么形容,今天来带领大家看看武则天的大事作为,以功的角度,体会她的国家智略风采吧!
大治暗藏巨石
当她熬过了李世民和李治两位皇帝之后,圣帝光芒降临在了她的头上,顺利登基。
在当时那个男性为尊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举动足以颠覆古时人们内心的三观。
虽然武则天厉害得像一位孤身王者,但一个人无法力挽狂澜,扭转几千年的男尊女卑思想,就算是顶着皇冠的荣耀也不可能挑战整个男权社会。
武则天是利用父权,也就是男权社会的方式登上皇位的,她一切权力的运作方式都是父权的。
虽然在生物学上,她的生理性别是女性,但她实际上已经通过登基,拥有了无限至高的权力,使自己的社会得以瞬息拔高,其自身的社会性别也就变成了男性,所扮演的仍然是父权大家长的角色。
众臣等其他男性之所以臣服于她,并不是因为她是女性,而仅仅是因为她有权力而已。
武则天自己为了自己的权力也不可能去主动打破这一套她所依赖的父权制度。
她可曾封任何一个女性做前朝官员?她预备的继承人是男是女?回答是没有,男。
她所代表的是父权的利益,行使的是父权的逻辑,所以这一切当然注定无助于女性整体社会地位的上升,这便是她实行大略路上的最大阻碍。
所以她不得不任用酷吏,实行“霸道”之权,来维护这一面恐怖、一面辉煌的大厦的建立。
如此之举,可被称为——
踩着漫山遍野枯骨,威倚龙位;随那斑斑点点血迹,深染乾坤。
女君巍峨,俯临天下,万丈雄心破千古礼法;大势袭来,阔斧江山,百世臣民评是非功过。
悠悠胸怀,能容四海之才俊;深恶痛绝,尽杀世间之懦夫。
胭脂水粉,浓妆艳抹,粉墨登场;碧殿金銮,玉杯红台,迷色醉意;儿女情长,万家忧乐,生灵兴灭。
虽有高处不胜之寒,仍济百姓天伦之乐。
闲听乱七八糟杂言碎语;笑谈颠三倒四蜚短流长。
一代英皇,英姿如秋风般飒飒,虽八面受敌亦独立大旗于唐土;将领之姿,威风如泰山般凛凛,临四面楚歌而踽行千里福予万代。
功耶!过耶!是耶!非耶!乾陵立有无字碑着空文,亦能费尽天下能人肝肠断。
武则天的盛世构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武则天在其统治期间,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构想。
这种构想包括建立一个强大的统治体系,建立一个较强的国防力量,改革官制和法律制度,改善农业生产,提高社会经济水平,为帝国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样既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发展,又重视个人的发展。
一切的开始,都得有其目的。那武则天心中的任务是什么呢?
细说如下:
延续唐高宗想要击垮当地士族的决心。
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博弈问题,而是必须下狠手的,因为历史的教训血淋淋地摆在眼前,毕竟曹操这样的雄才,去妥协士族的后果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全面复辟。
扩大人才储备,缓解人才断代缺乏现状。
为政为官的人大部分都是士族里的人,打完了士族就意味着没人来效劳了。
所以无人的情况也是要考量的,而武则天想要维护自己的统治,聪明的做法就是学习商鞅那样扶持一个新的阶层。
3.战略收缩,缓解周边对外扩张过速问题。
在国防方面,客观来说武则天是在唐太宗和唐高宗的基础上查漏补缺。
虽然与边牧民族的战斗中有胜有败,有失去也有夺回,但核心汉文明地界大体没有被威胁过。
在她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唐朝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以下是武则天的一些国家治理措施:
1、实行科举制度:武则天废除了原有的世族世袭制,实行科举制度,让有才干的人通过考试进入政府,这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也提高了政府的治理水平。
2、建立镇国重要:武则天在唐朝各地建立了许多镇国重要,这些地方由专门的将领负责统治,以维护边疆稳定。
3、推行重文轻武:武则天认为,文化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治理非常重要,因此她在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上都推崇文治,提倡儒家文化,加强教育,以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4、改革税收制度:武则天在位期间,废除了许多不必要的税收,取消了过重的赋税,让人民的负担减轻,从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增强了国家的稳定性。
总体而言,武则天的国家治理措施具有一定的成效,使得唐朝在她的治理下,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也推动了唐朝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她的政策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社会的秩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还努力推进了文化发展,让文化更加繁荣昌盛。
初唐诗歌的发展
初唐诗歌是指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的诗歌创作。
里面很多诗人都逐渐涌现于社会顶层,
比如李白、杜甫,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趁此而闻名,以至于后来者编撰《全唐诗》,都能够收集到两千诗人写的四万首诗,形成一番“唐朝三百年,诗歌五万篇”的局面。
但初唐诗歌与武则天之间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但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文化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武则天也对文学艺术有所关注,她本人也写过不少诗歌。比如:
《腊日宣诏幸上苑》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游九龙潭》
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
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武则天时期的诗歌也表现出了一些女性的情感和思考,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也可以视为唐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社会变化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他们对强大帝国的渴望,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初唐诗歌用简洁而有力的笔触,描绘了武则天时期社会的繁荣景象,充分展现了武则天实现其盛世构想的勇气和毅力。
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被称为盛唐诗歌的起点,它们充满了爱国主义和宏伟壮丽的气息,表现了唐朝初期的繁荣和盛世对后来的唐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初唐诗歌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追求自然真实:初唐诗人提倡以真实的感受为诗歌的创作出发点,倡导写实主义。
他们主张诗歌要反映生活、描绘自然,倡导抒发个人情感和体验。
这种追求自然真实的写作风格,给后世诗歌创作带来了启示,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初唐诗歌以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为主,注重音韵的和谐、句式的简洁,语言自然、流畅,往往以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抒发内心感受。
这种风格更贴近百姓的生活和日常语言,被广泛传颂。
4.情感真挚,寄托深切:初唐诗人在诗歌中表达出了真挚的情感,对人生、自然、爱情、友情等主题进行深刻探究和表达,寄托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将自己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感受融入诗歌中,使得诗歌更加有感染力和感人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5.独具特色的文化背景:初唐诗歌是在唐朝盛世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诗人们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环境中。
他们接受了前代文化的遗产,汲取了各地风俗文化的精华,融合了中外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和文化底蕴。
所以初唐诗歌以追求真实、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情感真挚、独具特色的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深厚的魅力,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段篇章。
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们对强大的帝国的渴望,以及对宁静的生活的向往,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和世界文学的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那些诗那些事,很有趣。至于对她的印象,由那块屹立着的无字碑来叙说武则天的一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