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元璋的成功的两个必备条件,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皆不符合

朱元璋的成功的两个必备条件,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皆不符合

成功不仅需要具备自身能力,还要有机遇才行。

朱元璋自身能力的提升在于他出家时游历四方的沉淀积累和在战争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敏锐洞察和准确预判。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父母早亡,幼小的心灵就承受了生活的坚毅和不屈。天灾、人祸,加上战争带来的苦难,使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种非人的社会状况,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不愁吃穿的好日子。

于是:开局一只碗,装备全靠捡。

三年的游历流浪,朱元璋先后从濠州到过合肥、固始、信阳、汝州、陈州、鹿邑、亳州等地,他走遍了淮西各地,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

战场是最能磨练和筛选人的地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同样是红巾军,但最危险的敌人往往不是元军,而是身边的友军,因为他们割据一方,称王称帝,谁阻碍了他们前进的道路,谁就该死。

说到底,还是红巾军缺少一个干大事的真正的领导者,以致于各领导人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各自为政。

陈友谅 是沔阳人,本以打渔为生,他野心勃勃,夺了徐寿辉的政权后,改庭换柱建立陈汉政权,他联合东面的张士诚将下一个进攻的目标指向了应天的朱元璋,想东西夹击,平分朱元璋的地盘。

危急之时,朱元璋的众将都赞成以退为进,避避陈友谅的锋芒,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朱元璋冷静分析后,认为:陈友谅倾举国之兵可不是来小打小闹的,他是来赶尽杀绝的,退,还能往哪儿退呢?不如与其决一死战,胜负犹未可知!

不能不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江东桥一战,陈友谅被现实结结实实地打了一记耳光。

打败陈友谅后,朱元璋下一个目标就是平江的张士诚。

当初在陈友谅共约张士诚进攻朱元璋时,朱元璋就料定张士诚只会观望,不敢进攻,结果果如那样。

攻灭张士诚可比陈友谅容易多了,平江城陷后,张士诚想上吊自杀,被手下人救下,朱元璋多次派人劝降他,张士诚都闭着眼睛不说话、不吃饭,最后他也算英雄了一回,直接又上吊自杀了。

消灭掉张士诚后,接下来就该是浙东的方国珍了。

方国珍往后是福建的 陈友定 ,陈友定也是穷苦出身,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了元朝的官员,结果一升再升,成了福建的土皇帝,连元顺帝都得让他三分。

陈友定后是明夏政权的明升。

明升 之父是义军首领明玉珍,明玉珍本是徐寿辉手下,后来陈友谅代替徐寿辉后,明玉珍不服,遂占据四川,自称陇蜀王,建立明夏政权。

此后,朱元璋又陆续打败元军,从南向北收复了大部的山河城池,将元廷赶回到了漠北,最终统一了全国。

朱元璋出身贫农,出家时又行乞四方,他对民间的疾苦和百姓的想法非常了解,所以加入义军后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他还争取人才,收揽民心,加上他敏锐的政治头脑和对战场形势的准确预判,所以能一次次打败竞争对手,成为大明的缔造者,这些都需要具备超强的自身能力与合适的人生机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方国珍,进攻,成功,朱元璋,结果,徐寿辉,政权,陈友定,陈友谅,张士诚,观点评论,方国珍,朱元璋,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方国珍,进攻,成功,朱元璋,结果,徐寿辉,政权,陈友定,陈友谅,张士诚,观点评论,方国珍,朱元璋,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方国珍,进攻,成功,朱元璋,结果,徐寿辉,政权,陈友定,陈友谅,张士诚,观点评论,方国珍,朱元璋,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