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被后世成为“一代明君”,他在位时,北方边境时常遭到蒙古骚扰,他多次御驾亲征,打的蒙古只能求饶。政治上也革除了很多弊端,废除了永乐一朝的苛政。
朱瞻基去世时,明朝的国力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的。
朱棣一共有三个成年的儿子,大儿子朱高炽宅心仁厚,深得朱元璋喜爱,朱元璋甚至亲自封朱高炽为燕王世子。
照理说,朱棣一脉的继承人未来就是朱高炽,不会有朱高煦和朱高燧什么事。但是,由于朱允炆实在是太差劲,朱棣靖难成功后,自己当了皇帝。
靖难之役时,朱高炽由于身体不好被留在北平看家,朱高煦和朱高燧则跟着朱棣征战沙场。
朱高煦在战场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朱棣很高兴,认为他最像自己,骁勇善战,于是对他说,“你哥哥身体不好,你应该努力”。朱高煦从此更加卖力。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朱高炽被立为太子。而朱棣依然征战四方,稳定明朝边境。由于朱棣之前对朱高煦说的话,朱高煦时常想取代大哥朱高炽的太子之位。
朱棣在北征班师的路上,不幸病逝,朱高煦觉得机会来了,准备叛乱。可朱高煦完全不是朱高炽的对手,朱高炽三两下就收拾了朱高煦。
没想到,几个月后,朱高炽崩逝,而此时身为皇太子的朱瞻基正在南京,朱高煦打算杀死朱瞻,谁料朱瞻基竟躲避了追杀,回到北京顺利继位。
朱瞻基即位后,并没有为难自己的这位叔父,反而对他有求必应。但是朱高煦的野心极大,他不想只当个王爷,没多久就起兵造反,失败后被朱瞻基关押起来。
可是最后一件事,可以说是明宣宗在无意中犯的最严重错误。在明太祖时期,朱元璋曾经严令后宫与宦官不得干政。到了永乐年间,朱棣虽然对宦官采取宽容态度,但是也不会让宦官参与政治。
而朱瞻基即位后,打破了这一局面。他不仅设置专门机构教太监识字,还设立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虽然朱瞻基的初衷是提高办事效率,但到了后世,这个制度成为了宦官专权的基础。
明宣宗总体上还是一个明君,他打服了蒙古,与民生息,开创了盛世局面。
但他无意中也买下了宦官当政的伏笔,致使明朝中后期宦官为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