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发生是明世宗嘉靖朝初年的“大礼议”之争,是以新天子朱厚熜为代表的皇权,和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代表的相权之间的一次激烈交锋。
凭借着天生的政治才能,朱厚熜在此后的几年时间稳扎稳打,通过对文官集团的分化瓦解,最终取得了“大礼议”的胜利,逼得杨廷和只能致仕退休。
可是杨廷和宦海浮沉数十年,在武宗驾崩朱厚熜尚未登基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独掌大权,可谓一时风光无俩。既然如此,面对不听话的刺头朱厚熜,杨廷和为何不学习霍光,直接将其废黜再另立一位新帝呢?他是不愿意做,还是做不到呢?
送神容易请神难
在明朝废黜一位皇帝难吗?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时间是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其实早在六十多年前,朝廷已经废黜过一位皇帝。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蛰居南宫多年的太上皇帝朱祁镇发动政变,随即将当朝皇帝朱祁钰软禁于皇宫西内。经过近半个月的清洗,朱祁镇权力基础已经稳固,于是在二月初一日借上圣皇太后孙氏的口将朱祁钰废黜。
惟天道福善而祸淫,吾当体天以行罚。人心好善而恶恶,吾当顺人以正名。虽母子之至情,于大义而难宥。其废景泰僭子祁钰仍为郕王,如汉昌邑王故事。已令群臣送归西内,俾知安养。
—《明英宗实录卷
二百七十五
》
换句话说,只要有武宗生母慈寿皇太后的懿旨,杨廷和指使司礼监和内阁一推动,就可以合理合法地将朱厚熜废黜。至于借口更不是问题,没有过失可以创造过失嘛。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废黜朱厚熜,问题在于立谁做新皇帝。
我们先把关系捋一捋。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在豹房驾崩,既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生前还没有册立皇储,大明朝第一次出现了皇位继承危机。对于皇帝绝嗣,开国太祖在《皇明祖训》中曾经有“兄终弟及”的解决方案。在张太后和杨廷和拟定的遗诏之中,这个对象就是朱厚熜。
是日传遗旨谕内外文武群臣曰:“朕疾弥留,储嗣未建。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君临天下。”—《明武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七》
武宗有一个弟弟,但是年仅3岁就不幸夭折,换言之,“兄终弟及”这个“弟”,只能从武宗的堂弟中寻找。武宗的祖父明宪宗朱见深共有14个儿子,其中长子和次子早夭,第三子即武宗之父明孝宗朱祐樘。不管有些专家承认也好,否认也罢,明朝实行的就是长房继承制。现在长房绝嗣,伦序就到了明宪宗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这一房。现在朱祐杬及其长子已死,自然轮到次子朱厚熜入继大统。
既然如此,为什么杨廷和要搞出一个“大礼议”来?当朱厚熜从封国安陆抵达良乡准备进京的时候,礼部就准备采用皇太子即位的礼仪安排他登基,说辞也改成了
“以宪宗皇帝之孙,绍孝宗皇帝之统”
。杨廷和认为朱厚熜只有过继给孝宗做儿子,才能以武宗弟弟的身份“兄终弟及”来做皇帝,不然就不合法。换句话说,朱厚熜一旦做了皇帝,就要称伯父朱祐樘为皇考,称自己生父兴献王为叔父。做个皇帝,把爹给整没了。
驱虎吞狼
如果杨廷和因为朱厚熜不肯认孝宗为爹就把他废黜,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他接下来要考虑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新皇帝立谁?解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为武宗立嗣,另一个还是为孝宗立嗣。当然这里有个前提,这位宗室成员最起码应该是太宗朱棣的后代。据说宁王朱宸濠在造反之前,曾经想把他自己的世子运作成为皇嗣。朱宸濠的高祖父宁献王朱权,是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世子从辈分来说,和武宗的父亲孝宗相同,怎么能成为皇嗣呢?
朱棣一脉的字辈是
“
高瞻祁见佑
,
厚载翊常由
,
慈和怡伯仲
,
简靖迪先猷
”
,武宗的下一代是“载”字辈。当时宗室中有这样的人选吗?还真有。
朱载增,时年六岁,崇仁王朱厚炫之子、益王朱祐槟之孙、宪宗朱见深曾孙。朱祐槟是朱见深第六子,也是宪宗在世诸子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如果要为武宗立嗣,那么朱载增无论从年龄、血缘来看,其实都非常适合。但是这里有一个法理问题,就是《皇明祖训》中没有说过皇帝无嗣,可以直接过继一个宗室过来做皇帝。
如果我们退而求其次,还是为孝宗过继一个儿子,然后按照“兄终弟及”的方式继位,我们惊喜地发现:接下来出场的还是益王家族。武宗驾崩之时,益王共有4子,长子益世子朱厚烨,次子崇仁王朱厚炫,第三子金溪王朱厚煌,第四子玉山王朱厚。按照长子不出继的原则,崇仁王朱厚炫完全可以接班朱厚熜,认伯父孝宗为皇考的同时,登基成为新天子。
只是这样一来,皇位落到人丁兴旺的益藩手上,张太后和杨廷和还怎么操控朝政?何况朱厚熜要认爹,最多给个名分。要是朱厚炫继位之后也吵着要认爹,那就要多一位太上皇了。甚至于一旦过继这套做法因为接连引起朝局混乱而被彻底抛弃,那在兴王家族被废的情况下,益王朱祐槟可以用“兄(孝宗)终弟(益王)及”的方式直接继位。
结语:
对于不肯屈服的朱厚熜,无论是张太后也好,杨廷和也罢,一定都想过将其废黜另立新君的预案。只是送走朱厚熜容易,新请来的不管是朱载增还是朱厚炫,背后都站着同一个人:益王朱祐槟。在杨廷和看来,和孤苦无依、举目无亲的朱厚熜斗,显然还是更容易一些。当然谁都没有想到政治斗争天才朱厚熜让张太后和杨廷和看走了眼,他们日后的结局会如此凄凉。若是有后悔药,杨廷和一定会后悔他当年公然让武宗绝嗣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