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父亲贺敦,以武烈知名,北周时被权臣宇文护所杀。贺敦临刑,把贺若弼叫到身边说,我的志向是平定江南,但是此事没干成,你要继承我的志向,把此事办了。而且我就是因为乱说话死的,你一定要以我为戒。
说完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鲜血,诫以慎口。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饭不能乱吃,话不可乱说啊。
贺若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
贵族之后,文武双全。
周武帝时,上柱国乌丸轨跟周武帝说,太子没有帝王之器,我曾经跟贺若弼讨论过这事。周武帝就把贺若弼叫来询问,贺若弼知道太子的地位不可动摇,怕自己引火烧身,就跟周武帝撒谎,皇太子每天积极要求进步,我没看到有啥缺点。周武帝听了没说什么。
下班后乌丸轨大骂贺若弼背叛自己,贺若弼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所以不敢轻议也。
后来乌丸轨果然被杀,贺若弼捡了一条命,有惊无险。
杨坚当了皇帝,就想吞并江南,问高颎谁能干这事,高颎曰:"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若贺若弼者。"
贺若弼也挺喜欢干这事,因为这是老爸遗愿。还作了一首诗送给自己的搭档,不是韩擒虎: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骐驎上,无我二人名。
临行隋文帝送了他一把宝刀。开皇九年,大举伐陈,临行赌咒发誓,此行即使喂了鱼,毫无怨恨。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沽酒者,弼立斩之。督厉将士,殊死战,遂大破之。
只可惜韩擒虎已经把陈叔宝抓了,贺若弼为了找回面子,就把陈叔宝叫来,叔宝惶惧流汗,股慄再拜。弼谓之曰:小国之君,当大国卿,拜,礼也。入朝不失作归命侯,无劳恐惧。
这话说的就犯了忌讳。陈叔宝能不能当个归命侯,这是杨坚说了算,不是你贺若弼。就如警察只管抓人,判什么罪那是法官的事。你一警察不能在抓住罪犯时候说,你最多能判一百年。
既而弼恚恨不获叔宝,功在韩擒之后,于是与擒相询,挺刃而出。
这俩都不是善茬。
但是这场仗却得罪了隋炀帝。因为隋炀帝杨广当时才是这场战争的一把手,总指挥,灵魂人物。贺若弼为了建功立业,没听杨广号令。就跟杨坚说了此事,但是杨坚怕隋炀帝功劳太高盖过太子杨勇,反而对贺若弼加重赏赐。
我就想知道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之后得胜回朝看到这一段会怎么想。
上驿召之,及见,迎劳曰:"克定三吴,公之功也。"命登御坐,赐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真食襄邑三千户,加以宝剑、宝带、金瓮、金盘各一,并雉尾扇、曲盖,杂彩二千段,女乐二部,又赐陈叔宝妹为妾。拜右领军大将军,寻转右武候大将军。
还把陈叔宝的妹妹嫁给了他。
贺若弼于是觉着自己应该当个宰相,没想到杨素当上了,自己才是个大将,心中很不平衡。结果被杨坚免官下狱。杨坚亲自审问,跟他说,我让高颎、杨素当宰相,你为啥常常在大庭广众说,他俩是两个饭桶,啥都不能干,就能吃点饭。贺若弼说,这两人我了解啊。我没有白说啊。
甚不平,形于言色,由是免官,怨望愈甚。后数年,下弼狱,上谓之曰:"我以高颎、杨素为宰相,汝每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啖饭耳,是何意也?"弼曰:"颎,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知其为人,诚有此语。"公卿奏弼怨望,罪当死。上惜其功,于是除名为民。岁馀,复其爵位。
但是隋文帝也很忌惮他,毕竟功劳太大,所以不再重用他。然每宴赐,遇之甚厚。开皇十九年,上幸仁寿宫,宴王公,诏弼为五言诗,词意愤怨,帝览而容之。
尝遇突厥入朝,上赐之射,突厥一发中的。上曰:"非贺若弼无能当此。"于是命弼。弼再拜祝曰:"臣若赤诚奉国者,当一发破的。如其不然,发不中也。"既射,一发而中。上大悦,顾谓突厥曰:"此人天赐我也!"
杨坚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但是隐忍未发。以杨坚的峭直刻深,竟然能够容他活下去,也算奇迹。
炀帝之在东宫,尝谓弼曰:"杨素、韩擒、史万岁三人,俱称良将,优劣如何?"弼曰:"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太子曰:"然则大将谁也?"弼拜曰:"唯殿下所择。"弼意自许为大将。及炀帝嗣位,尤被疏忌。
这不是多多益善的淮阴侯韩信么。真是牛羊牵入屠宰场,一步步步入死路啊。
大业三年,从驾北巡,至榆林。帝时为大帐,其下可坐数千人,召突厥启民可汗飨之。弼以为大侈,与高颎、宇文弼等私议得失,为人所奏,竟坐诛,时年六十四。
不知道临死有没有想起老爸把他的舌头刺出血的那把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