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松赞干布死后,无子的文成公主,在西藏的30年岁月是怎么度过的

松赞干布死后,无子的文成公主,在西藏的30年岁月是怎么度过的

在唐太宗的“和亲”政策下,文成公主在公元641年入藏,在西藏生活了将近40年。其中跟松赞干布生活了大约9年,在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又独自在西藏生活了30年,那么无子的文成公主,在西藏的30年岁月是怎么度过的?

松赞干布的身份是赞普,即吐蕃王。在吐蕃语中,赞是雄强的意思,普是汉子的意思,干布是深沉的含义,松赞则是他自己的名字。因此,松赞干布赞普这个称谓,翻译过来就是:深沉的松赞,雄强的汉子,吐蕃人民的王。

根据史书记载,吐蕃人来自一个叫雅砻的部落,最早的王叫聂赤赞普,此后经过了31代王600多年的努力,到了朗日松赞统治时代,他率领雅砻部落消灭了北方的游牧民族苏毗,统一了西藏高原,朗日松赞也从一个山南地方的小邦首领一跃成为了吐蕃各部的君主。

著名的松赞干布,就是朗日松赞的儿子。

作为朗日论赞的长子,以后吐蕃赞普的合法继承人,松赞干布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史书记载,小时候的松赞干布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为人慷慨才雄,常驱野马犀牛,驰刺之以为乐”——《新唐书•吐蕃传》

而且他在历法、算术、工计等方面也是无一不精,可以说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可是到了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松赞干布13岁那一年,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故,吐蕃一些贵族联手毒死他的父亲朗日论赞,并勾结羊同、苏毗等部族,里应外合夺取了吐蕃大片土地,刚刚走向统一的吐蕃转眼就有崩溃之势。

危难之际,松赞干布在叔父和几个亲信大臣的拥戴下成为第33任赞普,提前扛起了复兴吐蕃的重担。

即位后,摆在松赞干布面前的形势可谓是非常严峻。但是,这个年轻人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

他首先做的就是查出谋害父亲的凶手,经过一番追查,查出了作乱的几个领袖,并消灭了许多旧贵族以及宫廷内部的势力。很快便将朝内的局势稳定了下来。

随后松赞干布迁都逻些城(今西藏拉萨),由此打破了旧贵族对政权的控制和干预,削弱其影响力,强化了王权。

内部局势稳定了下来之后,松赞干布开始将目光放到了对外开疆拓土上。

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先是以缴纳贡赋的方式收降了苏毗国的旧部,然后让多弥、白兰、党项等部臣服,将吐蕃疆土拓展到青海。随后,率领大军进攻羊同,将其平灭。就这样,吐蕃成为了高原之上唯一的王国。

松赞干布重新统一了吐蕃各部族联盟,而且还最终建立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并重新设计和改革了吐蕃的政治体制。

可以说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的真正缔造者,因为他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吐蕃的存在。

那么松赞干布为何会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呢?这还要从唐朝实行“和亲”政策说起。

当时大唐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下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但是唐太宗素来崇尚:“一桩婚姻,相当于十万雄兵。”

历史上的唐太宗被奉为天可汗,所以当时周边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非常希望通过和亲来密切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

唐太宗曾经把自己的妹妹衡阳公主嫁到突厥,把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可汗,从而建立了大唐与突厥、吐谷浑之间的友好关系。

所以称霸一方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自然不甘示弱,他也想拥有这样的荣耀,于是一向彪悍的他对部下说道:“唐朝公主,我是娶定了。”

可是,事情的发展没有松赞干布想的那么顺利,公元638年,他第一次派人去下聘礼,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被唐朝拒绝了。

之所以拒绝,可能是因为唐朝实力强大,没有把吐蕃放在眼里。可是松赞干布能够统一西藏,建立了奴隶制的吐蕃王国,他本身也是很有优越感的。所以当松赞干布听说他向大唐求婚的提议被拒绝,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他极为窝火。

根据吐蕃史书《世系明鉴》记载,在提婚被拒后,松赞干布曾写信威胁唐太宗说:

“若不许嫁公主,当亲提五万兵,夺尔唐国,杀尔,夺取公主。”

“如果不把唐朝公主嫁给我,我就亲统五万人马杀过来。”

随后,松赞干布果然进攻了唐朝的边疆,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七月,松赞干布率军来到大唐边镇松州(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扬言前来迎娶公主,见不到公主就继续率军前进。

松赞干布此举无疑惹怒了唐太宗,为了让他彻底死心,也为了大唐的面子,唐太宗立刻派出军队前去镇压。

这场战争,唐朝和吐蕃双方各有胜负,谁也赢不了谁,因为交战双方各有缺点——吐蕃地广人稀,民少国穷,能做到的仅仅是骚扰大唐,仅仅能做到隔靴搔痒而已;而大唐也忌惮青藏高原的高海拔,无力对吐蕃进行毁灭性打击。

就在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时,松赞干布率先撤兵了,他说:“大唐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如打持久战,我们恐怕伤不起啊!”

松赞干布回到吐蕃后,认识到了大唐的强盛,然后松赞干布派出他的大论(国相)禄东赞(噶尔·东赞)前往长安,用带来的巨款和厚礼表达对这次出兵的道歉,并且再次提出要迎娶大唐公主。

赞普使禄东赞来迎,召见顾问,进对合旨,太宗礼之,有异诸蕃。——《旧唐书》

这一次,唐太宗选择了一位宗室女子,封为公主,这就是文成公主。

之所以唐太宗不选自己的亲生女儿去和亲,而用宗室子女,这是因为当时向唐朝求婚的边地民族为数众多,不可能都把皇帝的亲生女子来作为和亲公主,但是又不能降低规格,所以就从唐朝的宗室中寻找女子。

比如李世民这一支,他的宗室子系中有很多女子作为公主和亲。但是文成公主的亲生父母是谁,史书上并没有留下记载。

但是,想取到文成公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李世民说要经过一些考验。

当时各国来求亲的使者很多,所以大唐设定了五道难题,谁可以解答出来才能娶到公主,最后松赞干布的使臣禄东赞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了一关关考验。

这就是著名的“五难求婚使”的动人故事:

第一道题目是要求把一条绵软的丝线穿过一个孔道很细的九曲明珠。禄东赞把丝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爬过明珠的九曲孔道,丝线也就带过来了。

第二道题目是要把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驹儿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马驹儿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灵活地运用了吐蕃人民在牧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他先把母马和马驹分别圈起来,并且暂时断绝了马驹的草料和饮水供应,过了一天之后,再把母马和马驹同时放了出来,一百匹马驹很快地认出了自己的母亲,偎依不离,难题被顺利地解决了。

就像这样,接连的五道难题都被禄东赞解决,唐太宗非常高兴,允许把美丽、智慧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也许这些传说不是事实,但是却反映了吐蕃人民对唐蕃友好的愿望和完成这个使命的使者的赞美。

贞观十五年(641)正月,文成公主由唐朝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从长安城出发了。

贞观十五年(641)正月十五日封,降于吐蕃赞普弄赞(松赞干布),命江夏王送之。——《唐会要》

从此,她告别家国故土,割断骨肉亲情,开始了新的人生。

在故乡的日子有多温暖幸福,离家的日子就有多寂寞悲凉。

这一走,可谓是“西出长安无故人”。

我不知道文成公主一路上想了些什么,她告别大唐的雍容华贵,远赴千里之外未知的世界。就像电视剧《文成公主》里的一句话:“大唐女子千千万,为何独独是一人我前往吐蕃。”

如果文成公主誓死不从,路上完全可以找机会自尽,也许她做过这样的假设,但是最后她选择前去和亲将文化传播至西藏,最后她也将因此名垂青史,被千万人称颂。

历经一个多月风雨兼程的艰苦跋涉,在春暖花开之时,文成公主一行终于抵达了黄河源头附近的柏海(今青海札陵湖),公主一行扎营等待。

此时,松赞干布正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从逻些(今西藏拉萨)赶往柏海迎接。

当松赞干布第一次见到文成公主,神态端庄、气度优雅的文成公主令松赞干布惊为天人。

在江夏王李道宗的主持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按照汉族礼节,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婚礼结束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越过雪山高原,到了逻些城。公主入城的那天,吐蕃人民穿着节日的盛装,热情洋溢地迎接了这位“赞蒙”(藏语里称王后为“赞蒙”)。为了尊重汉族的风俗习惯,松赞干布还特地在逻些为文成公主修筑了居住的宫室。

历经千难万阻,这位驰骋高原的吐蕃王终于抱得美人归。

松赞干布自豪地对部下说:

“我祖父未有通婚大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当筑一城,以夸示后世!”——《唐会要》

“在我的祖辈里,从没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迎娶大唐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那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就是现在位于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所以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布达拉宫,跟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有很大的关系。

为了能安顿好公主,松赞干布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将宫里的一切摆设都按照唐朝的风格。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联姻以后,松赞干布的生活有了很多的变化。

以前松赞干布习惯穿皮裘,现在他换上文成公主亲手缝制的丝质唐装。

自亦释毡裘,袭纨琦,渐慕华风。——《旧唐书》

他努力学习汉语,还派遣吐蕃的贵族子弟入学长安,到唐朝去读书、学习诗书礼仪。

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旧唐书》

因为文成公主的到来,让吐蕃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成公主带来了许多吐蕃没有的谷物、果品、蔬菜的种子、药材、蚕种。她还带了大批的医药、种树、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的书籍,对吐蕃的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公元650年,因长期征战而积劳成疾的松赞干布去世,与文成公主还没有生下孩子,两个人在一起仅仅九年从此天人永隔。

在此后30年的漫长岁月中,文成公主清心寡欲,潜心念佛,继续为大唐与吐蕃的和平发光发热。

在松赞干布去世前一年,唐太宗也在长安病死,接替他的是唐高宗李治。唐高宗怕文成公主在外忍受委屈,遂派使臣出使吐蕃,想把她接回长安颐养天年。

文成公主拒绝了高宗的好意,她对使者说:“我既然来了,就没有想着回去,我将兑现自己对先皇的承诺。”

文成公主的承诺,就是维持唐蕃两国的和平友好关系。

可是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境遇分成两部分,松赞干布时期,是倾慕中原文化的,在娶了文成公主以后,两个人很恩爱,没有再进攻过中原国家;但是当松赞干布去世之后,朝局经历了变化,文成公主经历了唐蕃之间长期战争的岁月。在那样的环境下,文成公主的处境可想而知,她既要维系两个兄弟民族之间传统的友谊,但是又要面对政治格局变化带来的种种难言之苦。

但是文成公主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对于她所作出的贡献,汉藏人民都会记在心间。

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为她举行了空前盛大的葬礼,规格高于吐蕃历代皇后,大唐也专门派遣使者吊祭。

回看文成公主在西藏的经历,她在公元641年入藏,跟松赞干布生活了大约9年,到了公元680年去世,在西藏生活了将近40年。

这40年,她从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一步,为了促进唐朝与吐蕃的和平,为了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某种角度上来说,文成公主是中国古代最成功的女外交家之一。

直到现在,文成公主虽已去世1300多年,但在西藏不少地方,都会找到文成公主的踪迹。像是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还有反映文成公主进藏、修建大昭寺等内容的壁画,都是文成公主留给人们的历史记忆。

如今,每天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纷纷表达着对公主的思念之情。

正如唐代诗人陈陶写的那首《陇西行》:“黠虏生禽未有涯,黑山营中识龙蛇。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说明在唐蕃和亲的推动下,特别是受文成公主在藏地身体力行的倡导下,唐风西渐,汉藏交融,文成公主的事迹,将会永远在中华大地上传颂下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西藏,大唐,吐蕃王,公主,唐太宗,唐朝,松赞干布,岁月,公元,统一,消息资讯,西藏,大唐,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西藏,大唐,吐蕃王,公主,唐太宗,唐朝,松赞干布,岁月,公元,统一,消息资讯,西藏,大唐,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西藏,大唐,吐蕃王,公主,唐太宗,唐朝,松赞干布,岁月,公元,统一,消息资讯,西藏,大唐,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