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为什么朱元璋要对功臣赶尽杀绝,而不是“杯酒释兵权”?

为什么朱元璋要对功臣赶尽杀绝,而不是“杯酒释兵权”?

在对待功臣的态度上,大多数的古代皇帝的做法都比较相似,那就是过河拆桥、兔死狗烹,对那些曾经为自己出生入死的武将毫不客气,以各种罪名让他们远离权力舞台。

尤其是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将这一现象演绎到极致,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不仅被他剥夺了权力,甚至还将其斩尽杀绝,还将为他出谋划策的智囊也毫不留情地清除掉。

在这个问题上,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则是个另类,他对功臣的态度比较人性化,通过协商剥夺了大将的兵权,君臣共享荣华,和睦相处.

赵匡胤这样做为人称道,可以说一段君臣佳话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既然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他为什么不学习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还要对功臣大开杀戒呢?

出身决定了世界观

赵匡胤出身官宦世家,高祖赵朓,唐朝时期大臣,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三县的县令。

祖父赵敬,起初在后梁当官,后来成为后唐官员,级别更高,历任营州、蓟州、涿州三州刺史。后周显德时期,他成为高级官员,获赠左卫上将军。

父亲赵弘殷也曾在后唐、后汉和后周三朝为官,负责管理禁军,官至都指挥使。

赵匡胤祖上几代都是高官,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在残唐五代的混乱局面下,皇帝虽然不断更换,但同位统治阶级的官员们则保持着一套比较体面的政治规矩,基本保留了唐朝对于打击政敌的处置方法,相比于后世的明清要文明许多。

而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他本人当过和尚,祖上几代都是农民。在元末大起义的背景下,朱元璋面对的你死我活的环境非常残酷,其得江山的难度远比黄袍加身的赵匡胤难的多。

在这一点上,朱元璋跟屠戮功臣的汉高祖刘邦非常相似。两者都出身底层,经过多年的战争夺得了政权,也都对功臣们进行了大规模清算。

接班人条件不同

朱元璋对功臣斩尽杀绝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接班人问题。

朱元璋的儿子们都是战争环境中长大的,如朱棣等儿子都军事能力超强,但是唯有长子性格温文尔雅,没有太多沙场经验。

但是朱元璋非要将大明江山,交给朱标不可,原因有三个。

一是根据祖制,皇位必须传给嫡长子,不然国家就会乱套。

二是朱元璋对朱标非常欣赏,觉得他性格稳重平和,是最佳接班人。

三是明朝已经一统天下,治理国家不再需要军事家,刚好需要朱标这样的人才。

因此,朱元璋在称帝那年,即洪武元年(1368年)就立朱标为皇太子。

不仅如此,朱元璋建立一个班子,专门辅佐太子: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

尽管如此,朱元璋还是担心自己死后,有人挑战的权威,朱标不能掌控全局,有人挑战他的权威。

概括地说是两类人,一类是那些叱咤风云的将领,他们会拥兵自重,不把朱标放在眼里;一类是自己屡立战功、能征善战的皇子,如朱樉、朱棣等,他们会直接作乱,争夺皇帝宝座。

除此之外,一跟朱标有血缘关系的将领,也要防范,防止他们外戚干政。

历史上外戚专权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汉朝。

比如汉朝的窦宪,因为妹妹是汉章帝的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大权独揽、横行京师,地方刺史、守令大多是他任命的,皇帝成为摆设,皇帝妹妹沁水公主的庄园他都敢抢占。

开国大将 蓝玉是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小舅子,而常遇春的长女嫁给了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蓝玉就成为威胁人物。

常遇春虽然死了,其子常茂(35岁那年获罪夺爵,“自取黜免”“病死”)、常升(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因牵连进舅舅蓝玉的谋反案,被朱元璋诛死)也是心腹之患,他们如果不被除掉,也会跟舅舅蓝玉“狼狈为奸”影响到朱标的权威。

实事求是地说,朱元璋滥杀功臣,主要是为了政权能顺利交接,为朱标掌握权力扫清障碍。

可惜天不作美,朱标死在了朱元璋前头,早死了六年,这让朱元璋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爱屋及乌,朱元璋将孙子朱允炆定位接班人。

这时候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一没有谋略,二没有军事才华,将来继承皇位,执政阻力可想而知。

如此一来,更需要对功臣大开杀戒。

按说这时候,对朱允炆威胁最大的是燕王朱棣,但是虎毒不食子,朱元璋舍不得拿自己的儿子开刀,杀那些大将,可以清除朱棣的党羽,确保权力顺利交接到朱允炆手中。

接班人问题错综复杂,如果朱元璋让那些将领和平交权,朱元璋死后,将领可以靠着自己的影响东山再起,参与大明王朝的权力斗争,要么篡夺皇位,要么协助皇子争夺皇位,不管什么情况都会影响到朱明王朝稳定,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大杀功臣在所难免。

反观宋太祖赵匡胤,33岁就当了皇帝,比朱元璋早了7年,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权力过渡。

而且赵匡胤出身于五代时期,根据五代传统,其在位16年硬是没有立太子(怕太子篡位)。

而且赵匡胤只有四个儿子,两个早亡,等于只有两个儿子,长子赵德昭比小儿子赵德芳大了八岁,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不足以跟哥哥竞争。

既然没有立太子,皇子也只有两个,年龄、能力相差悬殊,将来长子接班也不会面临激烈斗争;而且赵匡胤还那么年轻,根本不担心将领插手赵家权力斗争,所以赵匡胤没有必要大杀功臣。

只是赵匡胤没有想到自己会那么短命,50岁就与世长辞,临死都没有解决好接班人问题,更提不上清楚功臣,为太子铺路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朱元璋,权力,皇太子,赵匡胤,接班人,皇位,皇帝,朱标,功臣,朱棣,消息资讯,朱元璋,常遇春,赵匡胤,朱标,蓝玉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朱元璋,权力,皇太子,赵匡胤,接班人,皇位,皇帝,朱标,功臣,朱棣,消息资讯,朱元璋,常遇春,赵匡胤,朱标,蓝玉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朱元璋,权力,皇太子,赵匡胤,接班人,皇位,皇帝,朱标,功臣,朱棣,消息资讯,朱元璋,常遇春,赵匡胤,朱标,蓝玉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