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不是一家人,却要“攀”关系,宋越战争越南为何要“碰瓷”唐朝?

不是一家人,却要“攀”关系,宋越战争越南为何要“碰瓷”唐朝?

“歌尧天享舜日之佳期,我今出兵,固将拯济,檄文到日,用广闻知”。这是在宋越熙宁战争前期,神宗所说之言。同属东亚文化圈,越南在历史上和中国可谓是且战且和。一贯的策略是打赢了以后,就上书请和。因为只有胜利,才能够有提条件的资本。

秦朝时期这里被称之为象郡,受南越武王赵佗管辖。隋唐时期,又被称之为交趾。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便是王勃在前往越南探望为官的父亲时所作。那么在宋越战争时,越南为何要打着大唐的旗号作战呢?

(一)、搬出旧主,以示正统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唐朝在古代的影响力非同小可,彼时四夷皆服,万国来朝。而当时的越南也就是交趾,只是唐朝下属的一个郡。在唐末藩镇割据,进入五代十国以后,中原地区的政权自顾不暇。越南,趁机自立,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1. 道统之论,事出有因

“今闻宋主昏庸,不循圣范;

安石贪邪之计,作青苗助役之科”。北宋的军事实力弱小,一直饱受诟病。越南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具备的民族和国家意识。到了宋朝建立,这种意识已经非常完善了。“熙宁中,朝廷遣沈起、刘彝相继知桂州,以图交趾。起、彝作战船,团结峒丁以为保甲,给阵图”。

北宋对于越南可以说非常防备,派兵教授当地百姓武艺以及作战技巧。在当时的宋越边境,可谓是全民皆兵。而越南的李朝,决定先发制人,不至于被动。凡是都要讲究“师出有名”,即使不是正义的战争,也要想方设法的寻找因由。

因为出兵的一方,即使占尽了天时地利,但终归会失败。彼时士兵们看着战场上的流血牺牲,就会产生思考,战争的意义究竟何在。宋越熙宁战争是由越南李朝率先发动的,他们必须要巧立名目,以求得出师有名。而越南,此前归属于唐朝管辖。宋朝,并不能说是直接承袭了唐朝正统。

2. 以大唐的名义

“本职奉国王命,指道北行,欲清妖孽之波涛,有分土,无分民之意。”越南大将李常杰,言之凿凿的说是奉天命行道,结果在进入广西地区以后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而且,还扛出了用汉字写的“唐”。为了师出有名,他们可谓是绞尽脑汁。

俨然是已经,将自己当做了中原正统。殊不知,他们还曾经接受过南汉的统治。只不过后来丁朝建立,越南开始独立。而这个李朝,也是靠着宫廷政变而颠覆前朝的。

所以说,他们这完全就是在掩耳盗铃。

自从赵佗成为南越武王以后,越南的中北部地区就和国人建立了联系并且一直归属汉人统治。而南越归附汉朝以后,汉武帝在越南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此后,今天越南的中北部地区一直由中原王朝所统治。

先后经历了两汉、东吴、晋朝、唐朝还有南汉。在这期间,越南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五代十国时期,他们嗅到了机会。而宋朝建立以后,没有能力继续染指越南。自宋朝皇帝封割据将军为交趾郡王开始,越南方面与中原的联系便不再如此密切。

(二)、无人不思恋盛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见长安花”。唐朝在贞观年间或者是玄宗在位早期,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都是屈指可数的。而且,它的武力也很强劲,对周边的国家或者民族都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比如契丹、吐谷浑,越南自然也在其中。

契丹还曾经公开说自己是承接的大唐法统。其实,宋越熙宁战争中越南的做法除了要做到入侵的名正言顺以外,还有其他目的。

1. 安抚百姓,诏其归附

“盖万民资赋于天,忽落那要离之毒,在上固宜”。安南方面,将这场对宋朝的侵略塑造成正义之战。其实,就是害怕当地的百姓揭竿而起,反抗自己的侵略。而唐朝一直深得人心,用它的旗号,可以使广西的人们放弃一些抵触心理。

而且当时距离侬智高起事,时间过去也不长。当地的百姓,对侬智高有着很复杂的情感。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而支持他的人,自然会因为狄青打败了侬智高而对宋朝产生厌恶心理。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安南方面打出唐朝的旗号,可以拉拢当地很多的百姓。

但是凡事不能只听别人如何说,还要看人如何做。李朝的大军抵达钦州以后,便开始本性暴露。

“揭之衢路,言中国作青苗、助役之法,穷困生民”,而且当时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也招致了很多百姓的不满。

每个现在生活不幸福的人,才喜欢回忆从前。况且,大多数人都没有在唐朝生活过,也只是知道盛唐的盛景,而不知道晚唐的凄凉。所以,安南想要用唐朝的旗帜来勾起百姓对过去的怀念。而后,可以放弃宋朝,转而帮助自己。

2. 轻视宋朝,气势打压

在第一次宋越战争时,双方确定了友好往来的关系。而安南则实行

“外王内帝”的制度,就是对外方面,宋朝皇帝压着一头,但是在越南国内就是皇帝。就像当时西夏的元昊,宋朝还曾亲赐其国姓“赵”,但元昊却一直被称为“李”姓。

一般为了表示自己大度,王朝的皇帝都会给那些臣服于自己的酋长赐以自己的姓氏,以表重视。但是西夏姓李,那都是唐朝时期的事情。

到了宋朝,明明被赐姓“赵”,却还是叫李元昊。说白了,就是在打宋朝的脸。

安南拿着唐朝的旗帜也是一样的道理,代表他们对于宋朝非常不屑。即使此前曾经接受了册封,但也还是只想着已经覆灭了的唐朝。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要和宋朝作战,就必须在气势上压倒他们。

西夏的李元昊,也是如此。因为他要打宋朝,就不能用宋朝赐给自己的名号。安南也是如此,它要主动出击,若是还用宋朝的名号,便成了叛乱。用自己的旗号,便是侵略。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一个法理的正统性。

(三)、机缘巧合,阴差阳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当时的越南也就是安南和中原王朝在此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神宗在位时,王安石等人确实有些冒进。在广西地区练兵,结果给越南带来了恐慌。

虽然有向南出兵之意,但是未作完全准备。说白了,就是根本没想着要打,只不过是威慑越南。但是李朝方面,犹如惊弓之鸟一般,不想太被动,所以选择了主动出击。

1. 姓氏相同,因而利用

李朝的建立者名为李公蕴,起初对宋朝可谓是毕恭毕敬。上书请封,请求开放与邕州的互市,并且利用宋朝的支持在国内树立起自己的威望。而且,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巧合的事情,就是唐朝的皇家也姓李。

但是这两个李家,并无任何关系。

可这也无妨,李朝决定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唐朝姓李,李朝也姓李,这就会使人产生一种盛唐又回来的错觉。因为双方的姓氏一样,而且安南也曾经归属于唐朝统治,所以便利用其名号,大行其道。

最主要的是,安南想要对付宋朝,就必须要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而且,还有有着一定的出兵缘由作为靠背。唐朝在宋朝之前,而且宋朝是承袭自北周,和唐朝没有任何关系。就像元昊姓李还有契丹也说是承袭唐朝法统,都是因为要和宋朝形成对立面。而且,

唐朝曾经一度 深得人心。

2. 名正则言顺

“熙宁以来,王安石用事,始求边功……沈起、刘彝闻而效之,结怨安南”。苏轼将战争的起因归咎于王安石等人的冒进,有这一部分原因,但是还是因为李朝的侵略。他们进入南宁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但是一开始必须要作出一种伪善的态度,因为广西地界距离东京千里,而且交通不便。短时间内,宋朝的文化很难对这里实行全面而深入的覆盖。

所以李朝打着唐朝的旗号,其实是别有用心的。它想让百姓都误以为自己才是正统。

本身安南距离百越地区就近,宋朝的援军不易到来,而且还熟悉地形。这就占据了地利,而边境的百姓和李朝的或多或少都有些渊源。

可以说,李朝是想用唐朝的旗号来实现“人和”。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论正义与否,每一方都是想把自己塑造成有理有据的。

首先,要让士兵们明白自己到底是在为何而战同时也要让百姓们看到自己是正义之师。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用唐朝的旗号,李朝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是“得道”。

结语:

在这场战争中,宋朝只是在嘴上说要打越南,但并未作出准备。不料被先发制人,前期处于被动状态,而后又一鼓作气将李朝士兵打退回去。李朝再次上书请和,熙宁战争不了了之。虽然拿出唐朝的旗号没有大作用,但为的就是能够在法理上说的过去。

参考文献:

《宋史》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中原地区,关系,李朝,安南,方面,唐朝,宋朝,百姓,越南,越战,消息资讯,李朝,宋越,安南,宋朝,越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中原地区,关系,李朝,安南,方面,唐朝,宋朝,百姓,越南,越战,消息资讯,李朝,宋越,安南,宋朝,越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中原地区,关系,李朝,安南,方面,唐朝,宋朝,百姓,越南,越战,消息资讯,李朝,宋越,安南,宋朝,越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