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每一代王朝基本上都会为了保证中央的权利而对于藩王进行削藩,历史上的每一次削藩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腥风血雨。
如果藩王对于朝廷忠诚或者朝廷实力强大,那么藩王也就只能忍气吞声,但藩王如果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的话又怀有二心,那么必然会造反。
历史上最著名的削藩实例当中刘彻算是最成功的一位。但同样进行了削藩的还有朱允炆,为什么朱允炆败了呢?
朱允炆削藩和刘彻削藩
刘彻和朱允炆的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两个人同样削藩,也同样遭到了来自藩王的造反。刘彻遇到的是七王之乱,朱允炆面对的是燕王朱棣。
两个人的做法都是想要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藩王手上的势力减少,来确保中央的安全和加强中央的实力。
但刘彻的削藩制度和朱允炆的完全不一样,刘彻执行的是“推恩令”,是让藩王的权力分散给藩王的儿子们,来起到削弱的作用。朱允炆则是直接将藩王手上的权力减少。
虽然两者的作用都是削藩,但朱允炆的削藩来得更加直接,他是选择将藩王囚禁起来,或者直接罢免了藩王,直接触犯到了藩王的权力。刘彻的较为柔和。
这对于藩王来说这是两种制度,所以朱允炆的削藩直接让实力强大的朱棣选择了造反,甚至有很多藩王也主动加入到朱棣的队伍当中来协助朱棣。
刘彻虽然也面对七王之乱,但依旧还是有不少藩王选择接受削藩。两者之间的对手实力差距不一样。
朱允炆作为朱元璋的孙子,在削藩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的前车之鉴可以参考,他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削藩。
刘彻之前有过前人的参考,他了解藩王之间的矛盾点,和如何去削藩才可以尽可能地不要让大多数藩王对自己不满意。
朱允炆在当上皇帝的时候几乎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他没有经历过在政治上的任何阻碍就成为了皇帝。
刘彻在当上皇帝的时候经历了一番政治上的洗礼,所以他了解削藩要削的不仅仅是藩王的实力还有着政治方面的因素。
朱允炆则是认为自己作为皇帝,想要削藩那么所有的藩王就必须老老实实地接受命令。
刘彻在进行削藩的时候,一开始将目光就锁定在实力强大的藩王身上,削藩一旦开始就没有办法停下来。他必须要先将最大的障碍给清除掉,来保证接下来的削藩可以顺利进行。
朱允炆的削藩则是先是弱小的藩王开始,这样就给了朱棣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削藩,从而尽可能地保留住自己的实力。
缺乏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
朱允炆削藩的时候将削藩这件事情想得太简单了,甚至他认为这一次削藩是很容易就可以实现的事情。但他并不是知道,相比较朱棣,朱允炆还是太嫩了。
首先朱允炆刚刚登基,虽然是一国之主但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势力,国家最强大的军队几乎全部都在藩王的手上,朱允炆登基之后也没有立刻开始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这也就导致了他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实力可以和朱棣作战。在政治方面,朱允炆的大臣基本上还都是自己爷爷朱元璋所留下的大臣,即使他们效忠于自己但朱允炆却没有办法可以发现其中哪一个人有着帮助自己实现大业的潜力。
朱允炆将一切事情想得太过于简单了,他甚至都没有想到由于自己的削藩会导致朱棣造反。
从古至今所有的削藩,每一个成功执行的皇帝都会在之前培养好自己的势力来确保,如果藩王造反的话,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可以一直对抗甚至让他们剿灭掉,一切都是要从长计议的。即使是刘彻,他在削藩之前都已经在朝廷内建立好自己的军事势力,让自己有力量可以平定七王之乱。
相比较朱允炆,朱棣的实力就完全不一样。作为燕王,手上的部队驻守边疆在沙场上经历过多年的腥风血雨,战斗力不是一般的部队可以相提并论的。
在政治方面,朱棣早就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文臣在支持自己,甚至他早就已经培养好了可以直接取代朝廷中任何一个大臣的官员体系。
外加朱棣作为一名武将,在没有成为藩王之前他和朝廷当中的不少将领都有着不错的交情。即使是地方上的部队也有不少人曾经在朱棣的手下效力过或者和朱棣一起作战。
朱允炆从小就在宫廷内长大,朝廷当中虽然有不少将领都认识,但毕竟有着一定的阶级。所以朱允炆并没有和朝廷中的将领有太多的交际,这也就导致了从最开始的时候朱允炆就没有建立好自己的军事力量。
在当上皇帝之后,朱允炆对于军队也不了解,没有属于自己的心腹将领,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有着潜力的将领。
朱允炆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军事力量这一点也在朱棣造反之后可以看出来给他带来了多大的祸端。
在朱棣造反之后,朱允炆的军队和朱棣作战总是胜少败多,即使打了胜仗也是惨胜。甚至不少部队在遇见朱棣之后就直接选择投降。
朱允炆在朱棣发起造反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计划来针对朱棣的部队,甚至就连朱棣攻破京城的时候,朱允炆都没有逃跑的路线和落脚点。
朱允炆的心慈手软
从古至今,任何一个想要保住自己江山的皇帝都必须要做到心狠手辣。
朱允炆却是一个另类,他太过于仁慈。削藩的时候他就开始考虑是否要先从实力弱小的藩王下手,而不是将实力最强大的朱棣留到最后面。
他先对付实力弱小的藩王,给朱棣留够了时间来准备造反。等到他将目光锁定在朱棣身上的时候,朱棣已经完全不讲朱允炆放在眼里面了。
朱允炆在面对朱棣的时候也是充满了仁慈,对于大臣上书说明的所有针对朱棣的方法,朱允炆都感觉太过于残暴对朱棣不好便全部拒绝。即使是在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允炆在组建军队对抗朱棣的时候还特意下令全军不能杀害朱棣和朱棣的家人。
在东昌战役中,朱允炆的军队击败了燕军,还乘机斩杀了燕军多位高级将领。按照常理,此时的明军应该乘胜追击,最好可以直接将燕军给击溃。但朱允炆得知消息之后,却下令大军不得再继续追击,放朱棣一条生路。
朱允炆认为东昌一战已经打败了朱棣,没有必要继续追击,他希望朱棣可以早点醒悟过来,不要和朝廷对着干。
可是造反怎么可能有回头路呢,虽然东昌战役给朱棣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朱棣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已经完全回复过来,再一次带着燕军杀了回来。
朱允炆的做法也让朱棣认识到自己的造反是不可能会失败的,一个心慈手软的皇帝怎么可能保得住江山。之后的燕军势如破竹,直接将京城占领,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
朱允炆的失败在很多人看来是充满悲情的,但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对于皇帝和政治还不了解,他将一切都想得太过于简单。
这不仅仅给朱棣一个机会,还将自己的王位给弄丢了。在缺乏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的前提下进行轰轰烈烈的削藩计划,又在面对造反军的时候选择心慈手软,这样的皇帝又怎么可能守得住江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