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一口气看懂唐朝历史!唐朝为什么前期极强,后期却成了历史盲区?

一口气看懂唐朝历史!唐朝为什么前期极强,后期却成了历史盲区?

对于绝大多数的历史爱好者来说,唐朝似乎都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安史之乱以前的唐朝,大家往往了解得都比较多。但是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则是让人觉得毫无存在感。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唐朝前期实在是太牛了。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巨大的高光点。因为大家对唐朝前期了解的太多,所以到了唐朝中后期的时候,大家了解的稍微少一些,大家就会觉得这段历史没有存在感。

唐朝的历史,还得从隋朝的大贵族李渊开始说起。话说在隋朝的时候,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他的皇后独孤氏有一个外甥,这个孩子就是李渊。李渊出身高门大户,除了有皇帝外甥这个身份之外,他出身的李家也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在隋朝影响力极大。

所以,在隋朝末年的时候,隋朝各地民变四起,各地豪强纷纷开始起兵造反。当时刚刚五十多岁的李渊,正在山西地区做官,手握一地军政大权。所以在隋朝彻底崩溃之后,李渊直接带着自己麾下的人,千里奔袭直扑长安。仅仅几个月之后,就占领了整个长安,继而控制了整个关中。

再之后,又过了半年多的时间,李渊正式称帝,唐朝就此开国。而唐朝开国之后,接下来的任务,自然就是统一天下了。但问题是,当时李渊已经称帝,不可能亲自率兵外出征战。而李渊本人又不可能允许下面的将军领兵。因为如果真的是某个将军,带兵扫平了天下,那接下来李渊就该把整个国家交给人家了。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让自己的亲儿子,去替自己打仗。

当时李渊一共只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以及小儿子李元吉。李建成当时已经获封太子,自然也不能出去带兵打仗。李元吉因为年龄太小,再加上之前也没怎么学过打仗,所以基本上只能干守家的工作。所以,外出打仗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李世民头上。

不过好在,李世民确实比较能打。此后四年时间里,李世民先后击败了北方的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割据势力。唐朝在北方所有大规模的战争,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等到李世民逐渐扫平了北方之后,身为皇帝的李渊,开始逐渐忌惮李世民,限制李世民的兵权。所以,唐朝统一南方的时候,基本上就没用李世民,而是派出了另外一位绝世名将李靖。李靖也是最顶尖的名将,丝毫不逊色于李世民。所以仅仅一年多以后,唐朝就基本平定了南方。

随着唐朝平定南方,整个中原基本上就再次被统一了。但到了这个时候,一个新的小问题就出现了:之前北方的硬仗,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打的。这样一来,势必导致太子李建成的威望不如李世民,储君地位不稳。

所以,此后的两年里,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党,开始积极争取太子之位。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也开始逐渐激化。最终,两年多以后,当双方彻底不死不休的时候,李世民终于下了死手,直接带人在皇宫外边的玄武门埋伏,干掉了自己的兄弟,然后逼迫李渊禅位给自己。

就这样,唐朝从李渊的时代,进入了李世民的时代。

虽然夺取皇位的手段不太正经,但是李世民做皇帝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李世民登基之后,唐朝开始迅速恢复国力,逐渐从隋末战乱当中恢复过来。与此同时,李世民还大力发展唐朝的军事力量,开始逐渐对外扩张。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此时的李世民,已经是皇帝了,无法再领兵作战。所以接下来,唐朝对外扩张的任务,就落到了另一位顶级战神李靖头上。此后十多年里,李靖先后率军,平定了北方的西突厥,以及西北的吐谷浑。李靖这两场战争,基本上保证了此后上百年的时间里,唐朝北方再也没有大的威胁。

打完这两场战争之后,唐朝就开始继续向东北的高句丽,以及西域的西突厥方向扩张。不过这两个势力,距离唐朝统治核心实在是太远。李世民在位的时候,试着打了一下高句丽。虽然击败了高句丽,却没能将其彻底灭国。所以在这之后,唐朝开始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一方面继续稳步提升自身国力,一方面常年袭扰这些政权,不断削弱他们。

如此,这个计划执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李世民身体开始每况愈下,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所以接下来的十年当中,唐朝对外扩张的脚步开始放缓。直到李治登基之后,李治通过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件事,彻底打压了老臣党,自己抓稳了大权之后,这才再次开始扩张。

而在李治在位时期,唐朝又出了一位超级猛人苏定方。在苏定方的带领下,唐朝先后灭掉了西突厥和高句丽,同时又在白江口之战当中碾压了日本。等到这些仗都打完之后,唐朝已经灭掉了周围所有能灭的势力。高原上的吐蕃,草原上的突厥和回纥等部落,也都纷纷对唐朝表示臣服,接受唐朝的羁縻统治。

所以,到了李治在位中期的时候,唐朝版图达到了极盛期。但同时,随着唐朝地盘越来越大,两个新的问题开始出现:因为唐朝地盘实在太大,唐朝需要在边境地区长时间驻军,原有的府兵制开始逐渐运转失灵。

所以,从李治在位后期开始,此后的几十年里,唐朝高层开始不断在旧有军制上进行改革。边境既然需要长时间驻军,那就派兵长时间驻守;边境运粮不方便,那就直接在边境屯田;唐朝人不愿意去边境当兵,那就直接招募边境胡人;后期战斗规模越来越大,那就直接让某个将军,全权负责一个区域的军队;为了方便这个将军打仗,又把财权和行政权,逐渐交给这个将军……

就这样,随着唐朝不断改革,经过几代人之后,节度使和藩镇开始出现了。

另一个问题是,随着唐朝逐渐崛起,高原上的吐蕃政权,也开始崛起。吐蕃崛起之后,唐朝虽然也曾尽力打压。但是后来,在大非川一战当中,唐朝因为内部斗争问题,导致一代名将薛仁贵,最终败给了吐蕃。自此之后,唐朝就再也无法压制吐蕃,吐蕃也逐渐成了唐朝的劲敌,开始和唐朝争夺西域的控制权。

当然,此时的唐朝,正处于极盛时期,对于这些外患还不太在乎。不过到了李治晚年的时候,随着武则天开始掌权,唐朝进入了长达三十年的高层内斗阶段。在接下来的三十年当中,唐朝历史的主线,就开始逐渐从对外扩张,变成了高层内斗。

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李治去世,武则天以太后的身份,辅佐自己的儿子李显登基。李显登基之后,武则天为了自己能够掌权,又发动政变废掉了李显,改立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李旦做皇帝。此后的几年里,李旦基本成了傀儡,武则天则是开始全面抓权。终于,到了公元690年的时候,武则天逼迫李旦禅位,自己登基做了一代女皇。

武则天在位15年,在此期间,唐朝基本停止对外扩张,边疆地区开始出现叛乱。不过好在,武则天手腕还是比较强的,最终还是将这些叛乱给镇压了下去。虽然地盘比李治在位时期有点缩水,但是整体还是基本保持了下来。

而到了武则天在位后期,武则天琢磨一下,觉得自己去世之后,还是传位给儿子比较合适,所以就把之前废掉了李显叫了回来。李显回来之后,武则天开始逐渐沉迷享乐,宠信男宠。最终,到了公元705年的时候,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几个大臣,直接发动政变,干掉了那几个男宠,并且逼迫武则天禅位给李显。这场政变,后世史称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之后,不到一年,武则天便病逝了。同时,李显顺利登基。但是李显登基之后,没过几年,就被自己的媳妇韦氏干掉了,然后韦皇后拥立了李显的小儿子,企图做第二个武则天。但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联合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再次发动政变,干掉了韦后。

再之后,李旦登基,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又开始内斗。为了平息儿子和妹妹的内斗,李旦不得不主动禅位,但是依然没有效果。最终,李隆基登基之后,抢先发动政变,干掉了太平公主。直到这个时候,李隆基全面掌权,这才彻底结束了唐朝数十年的高层内斗。

而随着李隆基彻底掌权,接下来,历史就进入了著名的‘开元盛世’。之前几十年当中,唐朝高层虽然一直内斗,但国家中下层其实没多大影响,百姓一直都生活得不错,国力也很强。所以,唐玄宗掌权之后,很快就开始带领唐朝继续发展,再次压服了周围的几个政权。就连高原上的吐蕃,也被唐玄宗彻底压制住了。

当然,在此期间,唐玄宗也再次面对了旧有兵制崩溃的问题。所以,唐玄宗不得不全面进行改革,在之前几任皇帝的改革之上,彻底完善了军镇和节度使的体制。同时,为了降低对国家财政的压迫,唐玄宗不得不猜测国内的军队,将精锐军队都部署到边境地区。

所以最终,到了唐玄宗在位中期的时候,唐朝就出现了国内空虚,精锐军队都在边境,被几个节度使全面控制的局面。

这种局面形成之后,接下来,安史之乱的发生,似乎就水到渠成了。公元755年,安禄山正式反叛。此后,叛军很快席卷北方。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四川,他的太子李亨,临危受命,开始组织军队反击。此后,李亨在麾下将领的推荐下,登基做了皇帝,这就是唐肃宗。至于唐玄宗,则是做了太上皇。

此后的八年当中,唐朝靠着雄厚的家底,最后还是艰难地将安史之乱镇压了下去。但同时,为了镇压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大量扶持地方节度使,同时对叛军那边的几个节度使进行招降,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治政策。

直到八年之后,安史之乱被彻底镇压。但这场叛乱,不但彻底让唐朝由盛转衰,同时也留下了藩镇割据这个巨大的隐患。另外,就在安史之乱被彻底镇压的同时,唐玄宗和唐肃宗这对父子,在同一年去世了。唐肃宗去世后,他的儿子李豫继承了皇位,史称唐代宗。

随着唐代宗登基,安史之乱也被彻底镇压,唐朝历史就此进入了中唐和晚唐阶段。也正是从唐代宗登基开始,后面的唐朝历史,很多人就不太熟悉了。

其实,唐代宗之后,接下来的中唐时期,可以用‘代德顺宪穆,敬文武宣懿’这十个字来概括。这十个字,是接下来十位唐朝皇帝的庙号。

中唐的历史,其实是这样的。

首先唐代宗时期,随着安史之乱被平定,唐代宗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废除藩镇,而是解决吐蕃和回纥的进攻,同时防止麾下重要将领叛乱。就这样,唐代宗在位期间,击退了外敌的进攻,同时平定了仆固怀恩的叛乱。客观来说,唐代宗所做的工作,已经很多了。至于藩镇的问题,在唐代宗在位的时候,还不是太突出,而且重要性也要相对靠后。

最关键的是,想要解决外敌,唐代宗还是得依靠下面的节度使们。

而唐代宗之后,接下来即位的唐德宗,则是第一次真正面对藩镇的问题。到了唐德宗时代,当年安史之乱起来的那一批节度使,基本上就都到了人生暮年,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位置能由自己的孩子世袭。对此,唐德宗自然是不可能允许,直接拒绝了。

但唐德宗这一拒绝,下面的节度使自然不干了。那些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可不是好惹的。尤其是几位幽州地区的节度使,他们原本都是安禄山那边的人,当年只不过是被唐朝拉拢所以才投降,后来也保持的高度自治。

所以,在这之后,这帮节度使直接开始造反了。这场叛乱,后世史称‘奉天之难’,虽然没有安史之乱那么有名,但对唐朝的冲击,其实并不次于安史之乱。最惨的时候,唐德宗甚至连长安都丢掉了。

不过好在,当时唐朝家底确实还比较厚,最终还是平定了这些叛乱。但藩镇尾大不掉的问题,反倒是更严重了。而且,唐德宗能够平定叛乱,主要也是因为他进一步承认了某些节度使的独立性。如此一来,经过唐德宗的平叛之后,几个最大的节度使虽然被打掉了,外部的吐蕃也被击退了,但是地方藩镇整体,却更加独立了。

而接下来,等到唐德宗去世之后,藩镇的影响力更是达到了顶点。唐德宗去世之后,新即位的唐顺宗,刚刚表现出想要削藩的意思,就遭到了宦官集团和地方节度使的联手抵制。最后没办法,唐顺宗仅仅在位两百天之后,就不得不禅位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唐宪宗。

唐宪宗虽然是幼年登基,但本人却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唐宪宗成年之后,很快就利用自己的手腕,彻底掌握了中央大权。而唐宪宗掌权之后,在解决地方藩镇之前,则是开始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之前三位唐朝皇帝,都没能解决地方藩镇的问题?反倒是越削越强,地方节度使越来越独立呢?

对此,唐宪宗得出的结论很简单:因为之前几位唐朝皇帝,在打藩镇的时候,都是扶持另外一批藩镇。这主要是因为,旧有的府兵制已经彻底垮了。在唐朝的现有制度下,之前几位唐朝皇帝不得不这样做。扶持一批藩镇,打倒了原有的藩镇,而被扶持起来的藩镇又会继续壮大,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

所以,得出这个结论之后,唐宪宗就想到了一个新的办法:既然扶持藩镇不行,那干脆就建立一支强大的中央军队。

正是基于这个思路,唐宪宗建立了一支强大的中央军队,神策军。靠着强大的中央军做支持,很快,唐宪宗就彻底打垮了下面几个最强的藩镇。见到唐朝中央这么强,其他藩镇也不得不彻底臣服。而唐宪宗也得以就此收回地方节度使手里的财权和人事权。

到了这一步,唐宪宗的削藩工作,其实已经进行了一大半。而到了这个时候,唐朝也出现了所谓的‘元和中兴’,地方节度使基本被打服,外部敌人也被彻底击退。

但是,再之后,当触及到藩镇根本的时候,唐宪宗发现,自己已经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当时的唐宪宗,有能力动下面的节度使,却没办法动那些藩镇老兵。因为如果大面积裁撤藩镇,势必会导致这些职业士兵失业。如果继续养着他们,唐朝的国家财政就会撑不住。而如果遣散他们,这些职业士兵就会开始捣乱,很容易把唐朝搞崩溃了。

说到底,唐宪宗没法解决藩镇问题的原因,在于他无法解决这些退伍老兵的再就业问题。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保持藩镇,但是中央用强大的中央军,以及财权和人事权,控制这些地方藩镇。

与此同时,在唐宪宗晚年的时候,还有一个新的问题开始出现:那支强大的神策军,到底该由谁来控制了。对此,唐宪宗连儿子都不敢信任,毕竟这种军队,如果交给他人的话,马上就改朝换代了。所以最终,唐宪宗就只能把神策军的指挥权,交给下面的宦官。

所以,从唐宪宗开始,接下来的唐朝,就呈现出了一个新的局面:中央和地方节度使相互平衡,而中央的宦官因为手握兵权,又可以操控甚至架空皇帝。就这样,唐朝中后期的宦官和藩镇问题,都彻底固化了。

而唐宪宗之后,接下来的唐穆宗,以及‘敬文武宣懿’这六位皇帝,主要工作基本上就是玩平衡了。如果能在宦官和藩镇之间,完好这个平衡,那就能成为一代明君,比如唐武宗和唐宣宗。而如果玩得不好的话,很容易就会造成皇帝被架空,甚至直接被宦官干掉的情况。但同时,宦官因为自身的特殊性,就算干掉了皇帝,也没法自立为帝,最多只能再拥立一个李家人而已,日后还是难免会被清算。

如此,在这种诡异的平衡下,唐朝又撑了近百年的时间。而到了唐懿宗在位后期的时候,一个新的情况开始出现了。这个新的情况,就是农民起义。

唐懿宗在位的时候,唐朝已经开国两百多年了,土地兼并问题极为严重。所以到了唐懿宗在位的时候,底层百姓没了活路,自然就只能开始农民起义了。随着农民起义爆发,农民军作为第四方势力,加入了唐朝权力的争夺。所以,之前维持了上百年的平衡,就被彻底打破了。

这个平衡被打破之后,首先,地方节度使彻底摆脱了中央的束缚,开始彻底独立,甚至比安史之乱那会儿,独立性还要更强。同时,宦官也彻底架空了皇帝,控制了唐朝中央。但是没过多久,黄巢起义就爆发了。此后黄巢直接杀到长安,彻底灭了唐朝的中央军。而唐朝中央军被灭了之后,宦官就没了生存的根基。所以到了唐朝末年的时候,宦官问题终于被解决了。

但是同时,唐朝中央也彻底垮了。所以唐懿宗之后,接下来的唐昭宗和唐哀帝,基本上就被彻底架空。尤其是唐哀帝,更是成了地方节度使朱温手里的傀儡。到了这个时候,唐朝已经再没有任何希望了。

所以,公元907年,在朱温的逼迫之下,唐哀帝被迫禅位。至此,已经存在了289年的唐朝,终于彻底结束了。但同时,因为朱温本人也没有统一天下,其他地方的节度使依然强大。所以唐朝灭亡之后,接下来的历史,并不是一个大一统朝代,而是一个更加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纵观唐朝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唐朝中后期之所以没有存在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唐朝前期太猛,知道的人太多。如果和其他朝代纵向对比,唐朝中后期其实只能算是很正常。比如汉朝、宋朝以及元朝中后期的历史,基本上也都是大家的历史盲区。

只不过,因为唐朝前期太过高光,大家习惯性会认为,唐朝一直是比较强的,所以容易忽略唐朝中后期而已。

这就是唐朝历史的真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李渊,隋朝,李世民,历史,唐朝,开国皇帝,后期,扩张,时候,消息资讯,李渊,李世民,唐宪宗,唐朝,藩镇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李渊,隋朝,李世民,历史,唐朝,开国皇帝,后期,扩张,时候,消息资讯,李渊,李世民,唐宪宗,唐朝,藩镇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李渊,隋朝,李世民,历史,唐朝,开国皇帝,后期,扩张,时候,消息资讯,李渊,李世民,唐宪宗,唐朝,藩镇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