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血缘和亲缘是我国长久以来的传统,宗法分封制正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为了维护统治,古代经常采取赐婚联姻等手段来保持王室血脉。到后面逐渐就发展为通过婚姻来换取双方的信任,知名的秦晋之好正是将婚姻在政治中的作用全部发挥的典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亲就逐渐成为一种朝代惯例。
和亲通常为王朝嫁女。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下,为了维持血脉的纯洁性,皇帝是不会允许异邦女子生下的孩子成为王位的继承人,也不允许参与朝政的臣子中有异域血脉。强调满汉一家亲的清朝正是如此,皇帝可以纳汉族血统的妃子,但皇后一定要是满族贵女。
汉族的臣子必须忠心耿耿且有能力才能获取重用,满族的臣子却因血统的关系而更易被信任。因此,和亲一般都是从皇帝或者朝中大臣的女儿中选择,从而希望对方的后代中能够有本民族的血脉,进而来加强不同血缘关系的亲近性,促进本王朝和其他民族的和平,谋求长久的统治。
当然,由于和亲双方的实力差距不同,每次和亲的目的也各有不同。总体来看,封建中原王朝的和亲,一般分为两种,
实力较弱时和亲以寻求休养生息的机会。王朝强盛时,其他民族请求和亲来获取支持,进而学习对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
正是基于这种目的,古代的和亲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从汉朝到清朝每个朝代都有和亲的事情发生。和亲归根到底是一段婚姻的进行,男女双方的家庭实力,家人态度,两人感情的状态以及自身的能力都是影响婚姻的重要因素。
在有记载的历史中,古代和亲后最为幸福的当属唐朝的两位公主: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
她们都是吐蕃仰慕唐朝文化而求娶,且出嫁时带去了众多物品。松赞干布十分宠爱文成公主,为其修建了布达拉宫,并用壁画记录了文成公主和亲的过程。在松赞干布去世之后,也避免了大多数远嫁公主再嫁的命运。
金城公主是在文成公主之后之后加入吐蕃的。金城公主远嫁时,带去了上万匹丝绸,还有众多书籍。不仅如此,她还致力于维护吐蕃和唐朝的和平,唐朝在西域所设立的安西都护与吐蕃产生纷争,并有小规模战斗发生,金城公主在其中周旋,促成双方之后的和平。
此外,解忧公主也是结局较好的公主。汉武帝时期,为了维护汉朝与乌孙的关系,派遣解忧公主前往和亲,解忧公主一生经历了三位丈夫。在乌孙遭遇匈奴的袭击,形势紧急时,解忧公主坚持乌孙与汉朝的联盟,并向汉朝寻求援兵。后汉宣帝派兵支援,匈奴由盛转衰,乌孙也成为了西域最强大的国家。汉朝国力的强盛和与乌孙的良好关系,使得解忧公主在晚年能够重回故土。
尽管部分和亲公主有比较好的结局,但这并不代表多数公主的命运,
大部分的公主都成了政治交往中的牺牲品。
通常来看,远嫁的公主都逃不过再嫁的命运,甚至会有四任丈夫,这对于在中原文化成长起来的公主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的。此外,不适应其他民族的习俗,思念故土,生活不幸福而抑郁而终。并且在踏上异乡之路的时候就注定了终身无法重回故土,中原王朝与和亲之地相距甚远,还有和亲之后身份的变化,只能在异域终老。还有部分公主命运更为悲惨,当和亲所在的民族与王朝发生斗争时,不幸沦为泄愤的工具,被嫁去的民族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