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彝是明朝建文年间的一个大忠臣,出生在浙江奉化城内,其原籍为福建莆田,和他的同胞兄一起在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进入朝廷当官。戴德彝当的是侍讲,而他的哥哥当的是明宏文馆纂修。
在戴德彝进入翰林院当官的时候,朱元璋特意下了一道诏谕,表示韩林虽然从事的是文学类的工作,但其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但凡有关国家的那种政治得失、民生利害的事情,你们这些在翰林做的,都应该秉笔直书,知无不言,像唐朝时期的陆贽、崔群、李绛等人在翰林的时候,他们就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戴德彝听在了心里,但其本人不久后就被调任为监察御史。到了建文年间又改为了改左拾遗,主要职务为负责纠正皇上所做出的政策决策失误。戴德彝在为官期间,一直都在尽忠职守,其努力和政绩获得了其他朝中大臣的认可。
这时的他在官场上可谓是如鱼得水,如日中天,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因为一场靖难之役的到来,让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在这场皇族内争中,其所支持的建文帝朱允炆输得很彻底,在朱棣攻破南京后,很多像他这般忠心耿耿地效忠朱允炆的人都惨遭屠戮,整个家族都为之遭殃。
首先朱棣继位之后,先行找来方孝孺,要他帮助自己起草继位诏书,结果方孝孺不仅不从,还用言语激怒朱棣,结果就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位被诛杀十族的人。
戴德彝和方孝孺是邻县的浙江同乡,在没当官的时候,就曾经宁海妙相寺讲学授徒,又共同拜在开国功臣宋濂门下,随后又一同在朝廷的翰林院里当官,如此一番交情,使得他们早就成了意气相投的莫逆之交。
所以在方孝孺死后,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人敢去处理,只有戴德彝敢去主动抱着方孝孺的尸体放声大哭起来,过后又通过绝食三天来向朱棣表示抗议。
朱棣闻讯后,派人过去劝导一番,希望他能够认清时务,臣事新朝。然而戴德彝非但不领情,反而写了一段尖刻的文字,去痛斥朱棣的窃国之举。
这下子彻底激怒的朱棣,下令用锯木头的锯子把他的身体给锯成两半。在锯杀的过程中,戴德彝依旧放声大骂朱棣,朱棣更加气愤,在其死后,又下令诛灭其九族,与方孝孺遭到同样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