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淝水之战,由此也为中国成语库贡献了两个典故,草木皆兵和风声鹤唳。然而当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是采取汉人的立场来看待这场战役,毕竟氐族,鲜卑族这些少数民族群体要么现在人很少了,要么已经汉化并入汉民族了,因此以汉民族政权东晋的角度审视这场战役固然不错,不过这样会少了历史多元性带来的些许乐趣了。因此这里不谈北府兵以及谢安谢玄,而是谈谈氐族的大英雄符坚以及发生在这位崇奉汉文化仁慈帝王身上的悲剧。
前秦政权在四世纪中叶建立,是在残忍血腥的后赵政权倒台后建立的。也许是吸取了后赵政权残忍对待汉人,结果最终羯族人也被汉人反戈相击最终彻底消失的教训,前秦政权对待各个民族均是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态度,尤其是第三位帝王符坚的时候。他在幽禁并杀死了年长自己三岁,嗜杀成性的堂兄符生后登上帝位,重用王猛等大臣,励精图治,开创了“关陇清晏,百姓丰乐”的盛世局面。然而人总有犯错的时候,符坚也是如此,他最终的失败正是缘于两个错误,而这两点在王猛临终时反复嘱咐符坚要警醒。其一不要进攻国运正盛的晋朝,其二对归降的部队不可重用尤其是各鲜卑。关于第二点其实我们可以联想到李自成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正是过于重用降将,由此看来历史却有一些相似之处,不过这里还是主要来讲符坚重用降将所带来的后果,以及此后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淝水战败后,前秦军队元气大伤,但基于雄厚的国力,仍旧可以东山再起,然而此时加之于前秦身上的却是祸起萧墙, 尤以慕容垂代表的慕容鲜卑和姚苌代表的羌族最为典型。
首先是姚苌,他本来作为败于前秦的俘虏难免一死,但最终符坚却保下了他,并对他委以重用。然而随着淝水之战前秦大败,姚苌也选择了背叛符坚,最终联合慕容鲜卑共同征讨符坚。最终缢杀符坚于陕西咸阳彬县的新平寺。由此姚苌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白眼狼了,姚苌杀符坚,不仅为自己的后代宗室被北伐的刘裕尽数屠戮埋下了祸根。同时此事也为后代大臣劝谏帝王对投降的宗室要斩草除根提供了口实,因为当初符坚正是对姚苌以及其背后的羌族部落手下留情才导致了自己的身亡国破。
说完了姚苌,再说慕容垂,他本来是前燕的宗室,但因为功勋卓著,受到了本朝权臣的排挤迫害,最终投奔到了符坚这里,被委以重用。然而此人却是煽动符坚进攻东晋的重要推手,基于其后来的反叛,基本可以看出他力劝苻坚进攻东晋是别有用心了。淝水战败后。慕容垂旋即联络各处被符坚委以重用的慕容宗室,完成复国,建立后燕。同姚苌建立的后秦的下场一样,具有白眼狼潜质的慕容鲜卑后来也是被尽数屠戮,后燕建国不久内忧外患不断,最终被同为慕容宗室的南燕取代,尔后遭逢刘裕的第一次北伐,南燕为东晋所灭,长相白皙的慕容宗室尽数被屠戮。由此这些原本可能无辜的慕容宗室算是偿还了祖上所犯下的债,虽然有些不合情理,但这就是历史的记忆。
后来的刘裕代晋建宋的时候,大肆屠戮司马宗室也是受到了符坚善待残留宗族,导致身亡国灭的影响。对于当时的汉人王朝而言,杀戮前朝宗室可以说是首例,王莽篡汉时并未屠戮刘姓宗族,曹丕篡汉,司马氏篡魏亦是如此。而到了刘裕这里,之后的帝王宗室再难见到能以身免的了。
这也难怪后来刘宋的末代皇帝刘准在面对咄咄逼人,有篡位之心的萧道成是会发出“愿生生世世永不生在帝王家”的感叹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终究是不可能再活下去的了。
仔细翻阅史书,自符坚之后,新王朝能保全旧王朝皇族宗室的事情可以说是极个别了,出现这种转变,符坚的“贡献”不可谓不大。或许后代的帝王或大臣在读《晋书》,读到符坚这里时,“使文渠候隙,狡寇伺间,步摇启其祸先,烧当乘其乱极,宗社迁于他族,身首罄于贼臣,贼戒将来,取笑天下,岂不哀哉!岂不谬哉!”也会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带着更为复杂的眼光去审视那些已经再无还手之力的羔羊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