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张献忠战死之后,他的部下和四个义子,结局如何?

张献忠战死之后,他的部下和四个义子,结局如何?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有四个义子,分别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其中,孙可望是四个义子中的老大。

张献忠在四川凤凰坡战死之后,他的四个义子,去向如何?都是什么结局呢?

张献忠死前,曾明确对部下及四个义子说过,我死之后,你们应该归顺明朝,不要降清,千万不要做不义的事。

有史料记载,张献忠的原话为:明朝三百年正统,天意必不绝亡,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

李定国等人坚决主张联合南明政权,一起抗清,然而,义子中的老大孙可望,则利欲熏心,主张拥兵单干,以达到自己称帝的目的。

因为遭到李定国等人的坚决反对,孙可望又改变了策略,名义上归顺南明,趁机挟持了南明永历皇帝,他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效仿曹操,然后再找机会称帝。

张献忠四个义子当中,李定国最为出色,军事能力最强,也最顾全大局,因李定国的能力很强,孙可望一直想压服李定国,然后树立老大的威望,而李定国则性格豪爽,遇到和孙可望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孙可望的意见不对时,总是据理力争,因此,孙可望和李定国二人经常不和。

四人并称为“四将军”,四人中,以孙可望为首,孙可望和艾能奇关系比较好,而刘文秀在中间,保持中立,相当于和事佬,李定国则不服孙可望。

为了打压李定国,孙可望谋划将李定国打一顿,以树立自己的老大权威。

有一次,在校场举行军事活动,孙可望还没到,李定国下令升起了帅旗,孙可望正苦于没有借口,便以此为理由,说李定国违反了军令,主帅还没到,为什么要擅自升帅旗?

然后,命令部下,当众要打李定国一百军棍,李定国当时就火了,说,我们四个人,都是兄弟,没有主帅,只是暂时尊你为主。那意思是说,你凭什么打我?

眼见闹翻了,有一个叫白文选的人,从旁边抱住了李定国,说,如果就此闹下去,起义军就会七零八散,分裂了,那时,别人趁虚而入,我们都会失败。

李定国为了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接受杖责,后来因为众人求情,只打了五十军棍。

打完之后,孙可望假惺惺地抱住李定国,哭着说,我是为了大义,希望兄弟你不要怪我,我们以后兄弟齐心协力。

然而,此事之后,李定国和孙可望的芥蒂越来越大,一直未能和解。

李定国为了维护起义军的团结,他默默忍受这一切,便请令去平定沙定洲。

当年五月,艾能奇在征讨东川时,在战斗中中了毒箭,很快死去,时间是1647年,他的部下被孙可望收编了。

刘文秀与孙可望等率大西军余部数万人,进军云贵,联和南明政权,一起抵抗清军,在清军进攻西南之前病死了,时间是1658年。

孙可望因与李定国不和,导致大西军内讧。

1657年,孙可望从贵州率兵进入云南,攻打李定国部,因他自己的部将倒戈,战败了。孙可望见大势已去,投降了清军,并引清兵攻打大西军。

1660年,孙可望在清军组织的一场狩猎中,被清军趁机射死了。

李定国忠于南明,在抗清斗争中表现非常出色,他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取得桂林、衡阳两次大胜,转战两广,血战磨盘山,誓死不降清军。

1661年,吴三桂率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几番威逼,次年,吴三桂将南明永历帝在昆明用弓弦缢杀,南明灭亡。

李定国听闻消息,悲痛欲绝,眼中流血,因悲痛得病,于1662年六月在勐腊病死,时年四十二岁。

李定国在临死前交代儿子,宁可死于野外,绝不能投降。

李定国军事指挥能力非常出色,在西南坚持抗清斗争十七年,影响巨大,激励了很多仁人志士。

可惜英雄英年早逝,壮志未酬,令后人感叹不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张献忠,能力,艾能奇,部下,孙可望,老大,清军,大西军,义子,李定国,故事传记,刘文秀,张献忠,艾能奇,孙可望,李定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张献忠,能力,艾能奇,部下,孙可望,老大,清军,大西军,义子,李定国,故事传记,刘文秀,张献忠,艾能奇,孙可望,李定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张献忠,能力,艾能奇,部下,孙可望,老大,清军,大西军,义子,李定国,故事传记,刘文秀,张献忠,艾能奇,孙可望,李定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