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元璋临终前,便已预感到孙子皇位难保,最后却无能为力

朱元璋临终前,便已预感到孙子皇位难保,最后却无能为力

自古以来,皇族之间为了争夺皇位,骨肉相残的例子比比皆是。最著名的要算唐太宗李世民那一遭了,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兄、灭弟、屠侄、逼父,终于争得皇位,代价不可谓不沉重。原因就在于李渊掌权期间,没能限制好秦王李世民,为李建成埋下祸根。有鉴于此,后世帝王往往会在生前会为继位者扫清障碍,但是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悲剧再度重演。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公元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享年71岁。然而仅仅不到一年,朱元璋尸骨未寒之际,燕王朱棣就起兵作乱,以靖难之名,率大军直逼南京城

。叔侄相残,战火肆虐,给刚刚安定的大明王朝造成了很大的灾难。1402年,朱棣攻进南京皇宫,随即宫中大火起,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朱棣随即登基,即明永乐帝。

事实上,这种结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朱元璋生前部署不周所致。朱元璋喜欢长子朱标,而朱标也确实有才能,他从小接触儒家经典,性格宽厚仁慈,同时也广泛涉猎诸子百家,深受元老大臣和朱元璋的器重,朱元璋有二十多个儿子,都对朱标服服帖帖,强如朱棣也不敢造次。朱标如能顺利登基,绝对是一位治世之君。只可惜世事无常,公元1392年,朱标病逝,朱元璋深受打击。

朱标的死给朱明王朝带来了一个致命的危机:“王储之争”。朱元璋生前将自己的儿子们(除朱标外)分封为各地藩王,为的是进一步的保障大明朝的安全。其中九大攘夷塞王实力强劲,而朱棣就是其中最强的。朱标死后,各个皇子明显变得更加活跃了,尤其是在军队中颇具威望的皇四子朱棣,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

其实诸多皇子当中,论文韬武略,论手段谋略,唯朱棣最像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却不喜欢朱棣,不过对他的能力还是十分认可的,所以也曾有意立朱棣为太子。根据《明史·刘三吾传》记载,朱元璋曾在左右摇摆之际,就立储之事问过刘三吾,当时刘三吾的回答是:“立燕王,置秦、晋王于何地?且皇长孙四海归心,皇上无忧矣!”

中国古代的继承制讲究立嫡立长,如果立四子朱棣,那么次子朱樉、三子朱棡怎么办?到时候难免引起动乱。按照刘三吾和朱元璋的想法,直接立朱允炆为太子可以避免纷争,反正皇位本来就该是他爹朱标的,所以叔叔们也没理由不服。朱元璋下定了决心,根据封建社会“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的原则,把皇位传给了朱标之子朱允炆。

朱元璋知道朱棣强势、有野心,自然也做了一番安排。由于朱棣镇守燕国,要时刻准备着北拒蒙古,所以不能从军事上削弱。于是朱元璋把秦王和晋王安排在了朱棣附近,三人可以相互牵制。如果朱棣敢起兵造反,晋王和秦王就可以钳制于他。

但是朱元璋万万想不到,自己还没死朱樉和朱棡却先死了。朱元璋数次想除掉朱棣来为未来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扫清障碍,最终还是因为父子之情没有下手。

朱元璋病重时,仍在为孙子的皇位操心,写下了一道遗诏:“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明史·卷三·本纪第三》)他对朱允炆是真的好,生怕自己死后,前来奔丧的儿子们乘机造反,干脆下令不许儿子们进京奔丧。甚至如此仍不放心,口传秘旨让四子朱棣回京。儿子们都不许进京,为何偏偏召见朱棣?有三个可能:

一、改立朱棣。这个可能性是最低的,他已经下诏传位朱允炆,不可能临死做出这么大的改变;

二、托孤朱棣。朱元璋或许不是个好兄弟,好领导,因为他屠杀功臣,但是朱元璋却颇为信任自己的儿子们,或许他根本就没想过儿子们会在自己死后造朱允炆的反。他打算将朱允炆托孤给他这个强势的叔叔朱棣,尽量避免时局动荡;

三、除掉朱棣。当然,不一定是杀,囚禁或者软禁也可,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朱元璋一生杀伐果决,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他什么事干不出来?反正自己要死了,干脆帮朱允炆除掉这个心头大患,一了百了,只可惜未能如愿。

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油尽灯枯之际,犹自喃喃而语:“燕王来否?”只可惜当时的朱允炆深恐皇位有失,不予回答。朱元璋没能如愿,心里却清楚得很,孙子这皇位怕是坐不稳了,卒。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朱元璋,李世民,皇位,朱标,秦王,儿子,朱允炆,大明,孙子,朱棣,消息资讯,刘三吾,朱元璋,朱标,朱允炆,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朱元璋,李世民,皇位,朱标,秦王,儿子,朱允炆,大明,孙子,朱棣,消息资讯,刘三吾,朱元璋,朱标,朱允炆,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朱元璋,李世民,皇位,朱标,秦王,儿子,朱允炆,大明,孙子,朱棣,消息资讯,刘三吾,朱元璋,朱标,朱允炆,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