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们想必对唐朝并不陌生,不论是历史书还是影视剧中,唐朝都占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朝时期,中原大统一,朝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而在这近三百年的时间内,从未出现一位暴君。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接踵而来,唐朝自然十分强盛。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更何况是如此繁荣大国的皇室。当利益冲突之时,自然阴暗面就出现了。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唐朝皇室的阴暗面自然也暴露于世了。
世人对唐朝一直充满好奇,于是开展了众多考古行动。民国时期,人们在西安成功挖掘出来唐朝贵族赵氏夫人的墓。
赵氏夫人终究只是达官显贵,所以古墓中没有挖掘出多少具有考古价值的陪葬品。
这时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石碑。考古人员仔细观察解读后除了显而易见的墓志铭外,还有几个小字: “以元和十五年少帝即位,二月五日改号为永新元年”。
这几个小字的意思是:在元和十五年的时候,唐穆宗李恒登基成为了新皇,从今天开始,年号改成永新元年。
不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对这段历史的记载,都将唐宪宗的死因指向了宦官。
唐宪宗暴毙之后,唐穆宗继位。正常的情况下唐穆宗应该削弱宦官权利并且找出凶手为父报仇,但是他却毫无作为。
究竟是因为唐穆宗给出条件和宦官合作还是唐穆宗皇权早已被架空,有心无力呢?
赵氏夫人墓志铭解开谜题
很明显,赵氏夫人的墓志铭揭露了真相,唐穆宗为了成为新皇,与宦官勾结共同杀害了唐宪宗。那么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赵氏夫人的墓志铭中明确写出:“二月五日,改号为永新”。后代史学家对此十分震惊,奈何他们怎么翻找唐朝的资料都没有发现唐穆宗在唐宪宗死后就直接变更年号的记载。
于是他们通过史书了解到唐穆宗在唐宪宗身亡后的第二年将年号更改为长庆。值得一提的是,唐宪宗死于二月四日。
赵氏夫人刚好在这个时期身染恶疾,永眠于世。家人在安葬赵夫人时便在墓志铭中记载了新皇更改年号之事。
此时唐穆宗觉得更改年号的安排不够妥当,于是撤回命令,并强迫史官暗改历史,试图掩盖事情真相。而史官所更改的内容就是唐穆宗想让后人所知道的内容。
由此可见,唐朝时人们对皇位的争夺已经不限于兄弟之间了。皇族子弟为了权利已经做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早已被立为储君的唐穆宗为何选择弑父夺权
唐宪宗本来生了二十个孩子,最初唐宪宗的长子平原王李宁被立为惠昭太子。但是在残酷的皇权争斗中不幸早夭。于是澧王和遂王开始争夺太子之位。
残酷争斗之后,还是遂王的唐穆宗在后宫干政的情况下成为了储君,储君的意思就是预备君王。
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当时的朝堂状况,就会发现唐宪宗并不希望唐穆宗登基,将太子之位给了唐穆宗仅仅是因为澧王出身。
虽然储君之位给了唐穆宗,但是朝堂内外重用的都是支持澧王的大臣。当时的澧王拥有称帝的所有条件,而唐穆宗只有所谓储君之位。
对于唐穆宗而言,澧王对他的登基之位造成了很大威胁。能在众多皇子中拿到储君之位的唐穆宗自然十分警觉。
当时的朝堂情况,即使唐穆宗有幸成为新帝也很难得到皇权,甚至极有可能成为傀儡皇帝,澧王为摄政王。
只要澧王有异心,朝堂内外的肱骨大臣们自然一边倒。那时的情况就不是唐穆宗轻易可以掌控的了。当时的皇子们对皇权的热衷已经是略显病态了。
唐穆宗花费这么大力气总算坐到了储君之位,自然不会甘心与九五至尊擦肩而过。
穆宗心狠手辣,没有选择做出功绩证明自己担得起这个储君之位,而是选择了杀害生父夺得皇权。实在令人觉得可怕。不仅如此,澧王也惨遭毒手,最终在元和十五年,被 右军中尉梁守谦杀害。
唐穆宗篡改历史,获得了皇权。并用塑造了忠良形象欺骗后人千百年。这几千年来都没有出现过任何有关唐穆宗弑父杀兄的记载。
后记
这种情况像极了唐朝建立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和已经坐上储君之位的息王李建成。当时的李建成战功赫赫,众望所归成为储君,但是因为太过松懈,最终被唐玄宗所杀。
唐穆宗虽为储君,贡献不如李建成。朝堂上势力不如李建成。加上活生生的例子摆在他眼前,做事毒辣的唐穆宗就选择了弑父杀兄的道路,再次上演了曾经手足相残,弑杀亲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