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秦王朝是中国“大一统”的开端,虽然只有短短十五年,但对整个中华文明及历史所起到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虽说历史有着很大的随机性,但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结果,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历史事件本身中所蕴含的必然性!
就如秦之所以能灭六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为什么不是其余的山东六国?这里面就蕴含着历史的随机性和必然性。说得明白点就是每一个随机的因素结合到一起就出现了必然的结果。
秦灭六国,既有秦国的发源和地理原因,也有秦国的文化和政治原因,更有大历史自身发展和其余六国的原因。我们今天不是要去探讨秦统一天下的原因,所以这个话题就不展开讲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西周是如何给了我们一片美丽的星辰大海。
我们一上来就叨叨个不停地说秦朝,之所以要这么啰嗦,那是因为虽然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统天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但这被统一的“天下”,其基础是在西周时期构筑起来的。
或许,会有小伙伴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因为谁都知道国家实力的强弱是可以直接决定疆域大小的,像汉、唐、宋的疆域就是随着国家实力的强弱而盈缩。而依着当时有着虎狼之称的秦国,就算没有七国的版图也能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确实,事实也证明,秦朝建立后进行的北伐匈奴,南征百越的战争,确实将秦国版图进一步扩大了。
所以说,这话没毛病。但这中间我们可能忽视了一个重点,那就是武力的征服并不代表就可以有稳固的统治。文化和民族的认同才是维系统治的根基。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疆域无论大小,但其中都有着这一条不能忽视且看不见的主线存在。这也是中华民族得以几千年有序传承,生生不息的根本。
这里说的民族和文化,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单一民族和文化概念,而是起自周朝的“华夏族”所衍生出的“华夏文明”,也就是后来我们的“中华文明”。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文明,中华民族才得以有了世代相传的生命力。
大家看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版图的盈缩,就能从中找到这根维系了中国数千年的命脉。无论中国如何分裂和动荡,若干年后总能又复归一统,如果没有这个命脉相联的区域,终究也是得而复失。
同时,这又是一个极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文明,历史上那些靠武力强盛一时的其他民族,但凡跨入这个文明的范围,最终都被同化入其中,成为其一分子。
就算一直顽固坚持自己蛮夷统治的蒙元,最终在行将就木之时,为挽救自己的政权也曾希望融入这个文明,只是为时已晚。这也是这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最终分崩离析的根由所在。
虽然在历史上军事强大的民族多次进入华夏文明的版图,但那些所谓的军事强大只是一种没有长远政治意图的弱肉强食的生存行为。一旦当他们真正试图在这个文明的范围内开始繁衍生息,长久生存下去,那他们只有被这个文明所同化,否则最终只能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刚提到蒙元,我们就多说几句这个在历史上有点尴尬的朝代。因为如果从严格意义上讲,蒙元不能完全和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所相提并论,但出于对法统的传承和延续,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还是承认了蒙元的历史地位。
“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指元世祖)於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分争。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雄于左右。朕屡命大将军与校尉奋勇威武,皆已勘定,民安田里。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词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
这段话的意思是,赵宋朝国运到头了,老天就命令一个“真人”在沙漠出生,入主中原做皇帝,这就是忽必烈,也就是说,蒙元继承的是赵宋的正统,朱明是继承的蒙元正统。这也就是向天下说明了,我是谁?从哪儿来?为什么我建立的王朝是唯一正统?
而这段话的深层含义就是,既然蒙元是继赵宋以后的正统王朝,那蒙古人也是我华夏的子民,曾经的蒙元版图即为我华夏之疆域。这就是从文化和民族上将其纳入了“华夏”这个概念。这并非是朱元璋为证明朱明王朝的正统性而进行的自我创造,这是在周朝就已经出现的理念,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而朱元璋之所以要承认这个他所轻视的朝代,就是为了证明朱明王朝的正统,而这所谓的正统,其实就是对“华夏文明”的传承。当初红巾军刘福通拥立着一个半大孩子打出“大宋”的旗号,原因也在这里。
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仅使之在几千年里得以生生不息,更是让其在吸收并同化其他外来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茁壮成长。
而她之所以会有如此不一样的特性,追溯其原因,我们或许可以在周朝的历史发展中找到原因。
在周以前,虽然有夏、商两朝,虽称之为朝代,但其实就是一个部落的联合体,由一个大部落带领着一群小部落。就像一个大哥罩着一群小弟,哪个小弟被欺负了,大哥就帮小弟找回场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那时候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人口不多,土地又很大,所以农耕和游牧民族杂居在一起。作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游牧部族劫掠农耕部族也就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谁让农耕部族是会储存粮食的“地主”呢,不抢你,抢谁?
这种现象就是后来进入西周,也没多大改变,所改变的就是以前是部族成为了现在的城邦国家,篱笆变成了夯土城墙,蛮族依然是蛮族,想劫掠的难度越来越大,一直到东周的春秋之后才逐步改变。蛮族要么被同化,要么被驱赶到边远苦寒之地。所以在商朝乃至更久远的时候,面对蛮族的劫掠,这种农耕部族之间联盟性质的互保也是时代的必然。
我们今天讲的西周,最早也是因为蛮族的原因投靠了当时的老大,被称为“天下共主”的殷商。那个时候,周只是殷商西部的一个落后的部族,地处边鄙,民性狂野刚果,文明程度落后于商。
但是,虽然商与周,地处黄河的东西两边,相隔千里,但周与商并非是不相闻的两个族群,他们的恩怨其实纠结了好几代。
最早时候,周文王的爷爷,古公亶父因戎狄威逼,率领族人由豳(bīn)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北),建立诸侯国,得到商朝承认。
后来到了他儿子季厉时候,励精图治,周部族开始崛起,随着越发强盛,西方的很多其他部族(诸侯)都归顺了他,商王不得不承认季历做西方霸主,号称西伯。
后来季厉的儿子文王姬昌也曾被纣王囚禁于羑里,这一系列动作无不表明周与商决斗是早晚的事。其后武王所谓的吊民伐罪,也是为了师出有名的一个手段。说句题外话,商周恩怨纠葛,无外乎都是为了各自利益的争斗,所以帝辛(纣王)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荒淫无道,也就值得商榷了。毕竟,殷商亡在西周手里,西周的历史总不会把商王写如何好看的。
周族是一个向往星辰大海的部族,心里总揣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美好梦想。我们个人如果要有这梦想那就是背起包包浪迹天涯。而如果一个政权有着想法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征伐!
周族的征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在文王时候,周族就绕过殷商,不断向东方和南方征伐,出武关,向江、汉,占领南阳、南郡一带,抵达淮河流域。
后来周昭王顺着这个路线渡汉水,跨长江三次南征,征服南夷、东夷二十六国,虽然昭王最后在征楚时死的不大好看(这次失败也成了西周衰落的转折点)但这些无不证明了西周历代君主对星辰大海的憧憬。
之后,武王在灭殷两年后驾崩,周公辅政,因“三监之乱”而起兵东征,灭三监和东方五十国,西周也从一个地处西方的“小邦周”成了东到大海,南抵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
武王灭殷,把黄河东、西两部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了一个更璨烂,更伟大的时代——西周。西周一直致力于不断东扩,对各重要地点进行武装移民和武装垦殖,周的疆域也随之越来越大。直到西周最后第二个王周宣王时,还是纵情奔跑在追逐星辰大海的漫漫征途之上。
西周,谁说我像殷商?你才像殷商!你全家都像殷商!
随着西周历代君主对东方的不断扩张,也为华夏族打下了一片从未有过的巨大疆土。也在这不断东扩之中,对这些新的疆域治理问题也成了需要同步解决的问题。
按照当时的方式,治理的最佳选择就是分封,也就是封建。说到这个封建,上一篇文章已经提到,在周以前的夏,商其实早就有了。只不过,那是的封建更像是后世的藩国朝贡。
比如某个部族在某个地方形成了势力,占领了一定的土地,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延续,不被周边的蛮族和其他部族欺负,就需要找个堂口,拜个大哥,主动交点保护费。这样就可以保证以后被其他部族或蛮族欺负时,大哥能罩着他,主持下公道。
这个大哥当然需要具备更强的实力,最好是最强的实力,所以就选出了一个最强的大哥,也就是那时候他们称为“”天下共主”的部族,先是夏,后来夏好日子过的太舒服,自己把身子给折腾垮了,最后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商坐上了“天下共主”这头把交椅。
为了更好管理和罩着这些小弟,商王就搞了个四方诸侯伯,就是东,西,南,北,四个方伯,这有点跟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下面的堂口,像韦小宝就是“青木堂”堂主。周文王就是当时的西伯,意思就是西方诸国的老大。
本来这个办法挺好,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方伯”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随着势力变强,他们这心里的小九九也就开始多了起来。而作为商王也不傻,面对这种情形,自然是不能由着他们积蓄力量来挑战自己的。
于是,先下手为强,对他们或杀或囚。但是不知道商王出于什么考虑,居然后来又把西伯侯姬昌又给放了,这就应了后人的话,“龙归大海,虎啸山林”,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本来姬昌的父亲季历就是因为被商王视为威胁而被骗过去杀害的,现在把季历的儿子关了那么多年居然还放回去,这是真把老虎当Hello Kitty了。
虽然这姬昌回去没多久就死了,但姬昌的儿子姬发在老爹还没下葬就发动灭殷之战。周商几代的恩怨也终于到了彻底了结的时候。接下来的剧情大家都知道,所以这里就不再复述了。
西周灭殷后,总结了殷商的教训,特别是在分封上进行了改进。之前说过商朝的诸侯国类似一个部落联盟,所以比较松散自由,殷商为了更好控制,而设立了四方的方伯。
这也就说从一开始,殷商和方伯之间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之后随着方伯势力进一步做大,在挑战和危险之中,双方最终只能刀兵相向,这就是周灭殷商。
西周建立后,对各诸侯国采取了相当多的措施进行严格限制,以防发展壮大。在血缘上,各诸侯国之主大都是周王室的兄弟,功臣和三皇五帝的后裔,与王室关系密切,这就是所谓的宗法制,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宗法体系约束诸侯国。
在礼法中也有明确规定,比如吃饭用的东西、歌舞表演的人数、出行时随从的依仗规格等都不能僭越,不能超过周天子的礼仪规格。同时,诸侯国的军队规格也有限制,如果超过,周天子知道后就会率领其他诸侯国前来讨伐,降官降爵或者直接处以死刑。
特别是在周公摄政七年中,在平定“三监之乱”后,依旧封商于“宋”,还兴灭国,继绝世,封夏之子孙于“杞”,舜之子孙于“陈”,在彰显文治武功的同时,将道德治理推到国家治理的重要位置,周礼也成了之后几千年道德准则的圭臬。
所以钱穆先生说,西周三百年的历史,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封建政体的创新。正是这有别于夏,商的封建政体,才最终为华夏民族的诞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条件。而周礼又为华夏文明埋下了第一块稳固的基石。
从此后,自西周起,中国、天下、海内就成了华夏九州的代名词。而这些词的背后无不透露着,华夏文明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从此后,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终于破土而出,开始茁壮成长,历经此后八百年的锤炼,又将到达一个更加辉煌耀眼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