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灭之后,有人殉葬,有人隐居,有人清廷任职;而顾炎武一骡驮运书册,一马骑行天下,漂泊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流浪二十余载,寻找天下一统的真谛,于是有了后来的《日知录.正始》中的“保国与保天下”之精彩论述!
有感于明朝政治太过腐败,党争严重,文人耽于享乐,以致于立国无望。同时担心满清入关会颠覆华夏文明,不知将来如何,顾炎武陷入了迷茫与担忧!但是他沒有消极避世,也沒有贪恋新朝权势,而是以天下仓生为己任,选择游历,寻找安天下的真理!
在顾炎武看来,亡国是指朝代更替,国家易姓;,亡天下则是几千年来华夏文明的灭失!
这篇文字的篇名叫做《正始》,缘由何在?正始是三国时魏帝曹芳继位初的年号,正始年间发生了震惊后世的高平陵事件。趁曹氏政权衰落,太尉司马诛杀了大将军曹爽,趁机夺取曹魏大权。司马懿不仅杀了曹爽全族,还杀了曹爽的亲信故旧全族。顾炎武认为这种行为失去了人间的道义公理,摒弃了伦理纲常,有亡天下的风险!
司马氏政权取代魏氏政权,魏国灭亡,谓之亡国!晋国始建,大肆杀戮,有亡天下之险!晋灭之后,各政权纷纷仿效司马氏,中国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局面,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顾炎武在《正始》篇,说的是魏晋事,实指清初事,表达了对清初扬州十日屠城的悲愤,也是给清朝统治者的警戒;顾炎武坚持反清复明之举,并非为恢复明朝的江山,而是想挽救华夏文明。好在满清政府在政治文化等很多方面推行汉化政策,华夏文明得以保存与延续!
如何保国与保天下?顾炎武言:“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保国这种事,由统治集团谋划就可以了!要想保天下,普通老百姓也有责任!统治者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天下人的利益,置天下道义于不顾,有道之国才可能有天下!
由顾炎武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其开始对君权有所质疑!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沒有意识到正是封建社会君主制这种高度集权制度阻碍了华夏文明的进步,把天下兴亡押在皇帝一个人的才能与品质上,是非常危险的!若皇帝不才,甚至昏庸无能,国家和天下都会很危险!改朝换代不是良方,反清复明不是良方,制度革新才是!
若是顾炎武能转世而生,会不会感慨自己奔波了二十多年,仍然没有解开保天下的谜题?
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经济哀退,是封建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当西方文明崛起,技术不断进步,政治制度不断革新,经济日益强盛之时,清朝所引领的华夏文明却处于衰落之中!不断的向西方列强割地赔款,仍然无法避免被屠戮被宰割的命运!
若是顾炎武在天有灵,面对此情此景,不知作何感想!
时至今日,顾炎武坚守华夏文明的礼仪与道义,仍然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