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同是明初时期的一个知名文臣,出生在婺源,从小就喜欢读书展现出比较聪明的一面,有一次,学士虞集见到他,不仅由衷地赞叹称:“你真是一个大才子!”说完便把自己弟弟的女儿嫁给他。
到了元至正年间,詹同通过举荐茂才,被任命为郴州学正,然而不久之后,红巾军便大起义了,为了躲避战乱,便跑到黄州去躲避一下,陈友谅得势之后,詹同过去投靠,担任其麾下的翰林学士。
朱元璋在鄱阳湖一战,击败陈友谅,覆灭其全部势力之后,詹同便顺势投降了朱元璋,被召为国子博士,他的名字“同”,还是老朱赏赐给他的。
当时很多功臣的子弟,都被朱元璋集中到内府教习,很多著名大儒都会跑去讲授一番,然而即便这样还会有很多学生无法融会贯通。而学识渊博的詹同自然也在这些大儒当中,他最为擅长的是《易》、《春秋》,所以这两经就属詹同讲得最好了,学生也容易听得进去。
不久之后,詹同便被晋升为考功郎中,负责起居注,建国后又被晋升为翰林直学士,升为侍读学士。
朱元璋有一次曾经对自己的侍臣说:“声色这种东西对人的危害比毒酒还要厉害。所以凡是开国之君都要努力给后世子孙做好榜样。”
借此,詹同赶紧以成汤不近声色,所以垂留风范于后世为例子进忠言,希望老朱能够学习一下成汤,不要太过于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
“帝尝与侍臣言:声色之害甚于鸩毒,创业之君,为子孙所承式,尤不可不谨。同因举成汤不迩声色,垂裕后昆以对。其因事纳忠如此。”《明史·列传二十四》
到了洪武四年的时候,詹同被晋封为吏部尚书,和学士乐韶凤一起制定解释祭奠先师的乐章。后来又任命詹同和宋濂为总裁官,吴伯宗等人为纂修官,一起编写《日历》,主要负责记载礼乐治道等东西。
《日历》成书之后,主要被放在了天府,普通人根本接受不了。詹同等人向朱元璋进谏表示,这样做根本不能发挥这部书的价值,应该仿照唐朝时期的《贞观政要》那般,分辑圣政,宣示天下,老朱同意了这个建议。但没过多久,詹同本人便去世了。
纵观詹同的一生,其所作所为大多是一五一十地按照朱元璋的旨意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能够长久地获得老朱的青睐和信任,直到其本人死去之后,依旧眷注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