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却是一个将首”。
这是袁崇焕很有名的一句话。它背后有个曲折的故事,还隐含着袁崇焕致命的缺陷。
01
袁崇焕本来是朝廷的一个小官员,受到帝师孙承宗的看重,被提拔为边阵将帅。
因为他的领兵打仗才能突出,崇祯把抗击清军的重任交付于他。袁崇焕的最高官职,一度为蓟辽总督,管理北方多个地区,权力极大。
这个总督职位,在明朝还是空前的,虽然后来出了个大于他的职位。可对臣子来说,这已经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记得《明朝那些事》中,把历史人物,分成了三类,一是关键人物,如张居正,没有张居正改革,可能万历朝就完全是另一种模样,历史也会改写。这样的人物,改变了历史轨道。
二是重要人物,如袁崇焕,戚继光,胡宗宪等。他们这类人,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没有它们,历史的车轮还要滚滚向前,只是他们做了一些很重要的贡献。
三是鸡肋人物,大凡留下姓名,没做什么成绩的,都属这类。史书中这一类人物数不胜数。
因此,袁崇焕虽然名声很大,可他没意识到,如果没有他,明朝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而当袁崇焕取得成绩后,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更确切地说,在袁崇焕的认识中,有一个置他于死地的观念,这个观念就是胆大妄为,不懂帝王心,不懂政治。
换个比较接地气的话来说,就是无自知之明。
02
在袁崇焕还是一个小参将时,发生了一件并不太大的事。在这件事里,袁崇焕的这个观念,已经显露苗头。
他的一个上级军官,因为犯了错,本来袁崇焕该请示他的领导孙承宗后,该做如何处理。
可他二话没说,居然把这个军官给斩杀了。当孙承宗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震怒。你这小子,杀人这么大的事,不提前招呼下,就把人给砍了。性质非常恶劣。
此时正当用人之际,这个军官算不上什么重要人物!袁崇焕因此逃过一劫。
基于先斩后奏,主动行使权力的痛快。之后,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袁崇焕犯下了弥天大错,杀了一个重量级大将——毛文龙。
毛文龙,一个有着大才的高级将领。
他带领一批明军,驻守着辽东的绿皮岛,牵制着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后金军。地位举足轻重。
毛文龙的杰出军事才能,有了他的牵制,皇太极才不敢轻举妄动。
毛文龙的重要,由此可窥一斑。
此时,他的职位为平辽总兵,和袁崇焕平级.甚至以他“岛主”的地位,还要高出袁崇焕一截。
实际上, 袁崇焕对毛文龙,早就看不顺眼。毛文龙在岛上一人独大,俨然有土皇帝的姿态。
有一次,袁崇焕邀请毛文龙共聚商议军饷,毛文龙不得不去,不去的话吃饭就成问题。
袁崇焕盛情款待了毛文龙,还邀请毛文龙观看射箭表演,后来俩人还一起登了山。
袁崇焕接着说几件毛文龙违法做的事,毛文龙与其争辩。袁崇焕厉声斥责毛文龙,下令将毛文龙的冠服去除并捆绑起来。
毛文龙表示不服,袁崇焕于是列数毛文龙的十二条罪状,拿出尚方宝剑,将毛文龙斩杀。
不久,斩杀毛文龙的事件,传到崇祯那里,他十分震怒。
袁崇焕也只和毛文龙一个级别,却自作主张,斩杀了一个国之大将。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这时崇祯没有下狠手处理袁崇焕,他觉着袁崇焕还有着用处。
这件事,已经埋下了袁崇焕覆灭的祸根。
袁崇焕虽然很牛,可他的短视、他的武断、他的不自知,已经把他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03
后来发生的那件事,彻底改变了崇祯的态度,也改写了袁崇焕的命运。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率领数十万大军,几番攻击下来,进逼帝都北京,这下让崇祯慌了神。
袁崇焕是边关大将,北方的防务,主要是他的工作。按说,他应该立马率领大军来抗击皇太极。
吊诡的是,袁崇焕带军来了,可他并没有回击。却先围着京城转了几圈。
只有他的老师,孙承宗明白他的用意,他要以京城为防御基地。可袁崇焕不懂,在京都中,坐着的是皇帝本人!
等到皇太极真正攻打京都时,他才下令出军!太晚了,一切都无法改变。此时,即使没有传言说他和皇太极勾结,他的悲惨命运,已经注定。
虽然经过几番征战,皇太极撤了兵,解了京都之围。过后,袁崇焕就被下了狱。
这是袁崇焕咎由自取。本来皇太极围逼京都,你的责任最大,来了不说态度积极备战,还要先观察敌情,以京都为防御策略。
这就是不懂政治的表现。不论你多猛,多有才能,皇帝的安稳第一位,而且皇帝也要看到你的态度。
最后,袁崇焕还是被崇祯下诏处斩。他临刑时,口占一绝: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即使,袁崇焕是一个忠心的人,可这几项缺陷:先斩后奏,擅用权力,无自知之明,不懂得政治。
几乎每一条,都将是致命的。
可能我们普通人,没有袁崇焕这样的机遇,也没有他那样杰出的才能。可自知之明,职场中做事的方式,对上级的态度,这些跟我们都息息相关。以积极的态度,也是容易做到的。
做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只有懂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明白自身斤两,该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这是一种智慧。
愿你我都能做到自知。 天下无万能的人,人贵有自知之明。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做事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