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在13世纪的崛起,既是奇迹,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北方游牧部落建立的辽金王朝一直向往中原,不断向南发展,在北方留下了缺口,这也给了蒙古部落的发展空间。因此,蒙古部落的崛起,不仅得益于成吉思汗,更得益于辽金的松散管理。
在历史上,除了成吉思汗之外,忽必烈在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在蒙古人眼中,无论是成吉思汗还是忽必烈,在苏联时期都很少被提及,主要是因为俄罗斯人不想看到被蒙古统治的历史。直到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蒙古才开始纪念成吉思汗,甚至修建了巨大的成吉思汗雕像。蒙古在纪念成吉思汗的时候,很少纪念忽必烈。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重汉轻蒙
1215年,忽必烈诞生于草原。他是成吉思汗小儿子拖雷的第四子。此时成吉思汗已经54岁了。忽必烈十七岁时,托雷莫名其妙地死了。如果按照这个人生轨迹,忽必烈充其量也就是依附于大汗的贵族。但是忽必烈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母亲,婆罗和特妮。
托雷死后,索鲁和铁尼对子女的教育十分严格,与窝阔台等托雷的兄弟关系很好。她严格要求托雷的儿子们要恭恭敬敬,不能争强好胜。正是由于索鲁和特尼的学历和低调,托雷部才能够顺利的遇到窝阔台汗和归玉汗。
归玉大汗突然去世,术赤一系拔都按照蒙古传统举行了“库里勒台”。由于术赤系、敖阔台系、察合台系的矛盾,拔都推举蒙哥为新的大汗。由于鱼雷系统的命运发生了变化。随即忽必烈也得到了蒙哥的指挥,开始南下。
1258年,蒙古、忽必烈、乌梁哈三军分兵,开始征伐南宋。但1259年,蒙哥病逝于四川钓鱼山脚下。蒙哥的死,让蒙古又发生了变化。此时,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按照蒙古族传统“幼子守家”,继承了汗位。
阿里不克靠着库里勒台得到了拔都及其侄子海都的支持。
但忽必烈也在1260年掌握了忽里列台,继位称帝,建立了元朝,打败了弟弟阿里不哥。
忽必烈建立元朝,致力于汉化。他认为,蒙古帝国必须用汉制才能延续下去。忽必烈的不断汉化势必触及蒙古保守派的反对,而忽必烈毫不犹豫的汉化又会加剧对蒙古保守势力的打击。又重用汉官,实行汉制。
因此,在蒙古人的眼中,忽必烈是一个失去了蒙古传统的汉奸。有学者认为,有些人一提到忽必烈,情绪就特别复杂。南重北轻
1260年,忽必烈与宋朝暂时休战后,北上与弟弟争夺皇位。攻下和林后,终于在1264年投降了弟弟。
忽必烈之所以敢北上争夺皇位,是因为他的力量来自中原,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在中原。平原保证了忽必烈的皇位争夺。
忽必烈除掉阿里不克兄弟身边反对他的人,却对侄子海都手下留情,致使海都此后30年不断骚扰元朝。
忽必烈争夺皇位后,并没有留在和林,而是继续回到他心目中的都城上都。于是新一轮对宋朝的征伐开始了。忽必烈征服南宋时,改变了以往蒙古人屠城的战术,重用了汉族官员和将领。他通过招降,取得了宋朝的一些城池,促进了汉蒙和解,和睦相处。
忽必烈的政策赢得了汉人的信任,也为他打下了征服南宋的基础。
有人认为,元朝灭南宋用了很长时间。事实上,忽必烈还在一步步削弱南宋的实力。1276年,南宋小皇帝投降元朝。虽然此后还有一些残余势力,但元朝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对宋朝的征服。
忽必烈灭南宋后,他的注意力也转到了中原南方,忽必烈根据汉朝官员的建议,在元朝的治理上采取仁政,兴修水利,元代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
元朝盛年大量储存粮食,年景不好时,可以开仓放粮。不仅如此,忽必烈还保护汉族官僚地主的利益,印制了大量书籍,鼓励百姓科学制作。
天文学在元代迅速发展。在文化领域,歌剧达到了历史高度,印刷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大量书籍得以复制。
蒙古老贵族对忽必烈重南轻北的做法十分不满,但元朝的统治中心必须在中原和南方,不可能选择荒凉的北方草原。现在有人否认元朝的统治,但这一段历史却已经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不要以为蒙古一旦独立,他们就否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作为中国人,我们的祖先哪一位不是元朝统治下的?谁要分裂这段历史,谁的用心险恶。
重礼轻武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两次征讨日本都失败了,还修建了很多宫殿。
此时元军在忽必烈之后很少打大仗,这也降低了元军的战斗力。作为蒙古帝国的通称汗,忽必烈无权限制其亲属建立王朝,如旭烈兀建立的伊尔汗王朝、术赤一系的金帐汗国、伊察哈台汗国,甚至海都的统治是独立的。
忽必烈的纵容使元朝名义上有令,实际上对蒙古汗国失去了影响力。结果,元朝末年,面对起义势力,没有一个汗国前来相助。这也是蒙古与忽必烈分裂帝国的分歧点。但是,蒙古帝国太大了,用忽必烈的管理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如果管理层与管理层发生矛盾、打架,则得不偿失。但蒙古人不这么看。
忽必烈死后,没有一个蒙古统治者达到统治的顶峰。元朝末年,在与朱元璋等叛军的对峙中,也失去了当年的凶悍。
结语
虽然蒙古对成吉思汗的尊重程度高于忽必烈,但在苏联解体后,蒙古也意识到否认忽必烈也会分裂历史。最让蒙古人沮丧的是,真正的外蒙成吉思汗黄金世家已经不在了。如果否认,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但当蒙古从台湾找到中国元代史料时,他们不得不面对历史,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参考资料:《宋史》、《元史》、《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