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李自成在襄阳称王,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称王后,自襄阳起兵,率领十八万农民军一路高歌猛进,直驱北京,推翻明王朝,逼得崇祯自缢于眉山。
攻克北京后,驻守大明边疆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成为了明朝最后的支柱。可山海关位于边疆,北有虎视眈眈的满清政权,南有刚刚占领北京的闯王,吴三桂陷入了两难的死地。
得知清军进兵消息的李自成并没有急于派遣大军前往山海关,他认为吴三桂作为抗清多年的明将,不可能降于曾经的死敌。李自成正是想利用清军的这次进攻,成功把吴三桂拉拢到自己这一边。
李自成一边向山海关快书劝降信,一边给仍住在北京的吴三桂家属送去大量的金银财宝,并嘱咐手下好生保护吴三桂家中的资产,不得有半点闪失。看到李自成如此示好的行为,吴三桂陷入了犹豫。如今大明国运已是行将就木,继续为明朝效力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恰逢此时李自成主动交好,有了李自成这面后盾,清廷也不敢大肆进攻山海关,于是吴三桂便答应了李自成劝降的请求。劝降吴三桂成功后,李自成认为大顺一统天下已成定局,派遣一个普通将领唐通前往山海关,完成驻扎交接。
就在这时,李自成的亲信刘宗敏恃才自傲,仗着自己连年征战的军功,不顾李自成的命令,私自搜刮了吴三桂北京的府邸,甚至带走了吴府中的妻妾。北京发生如此变故,吴三桂闻讯大惊。一怒之下,他决定返回山海关,与李自成一战到底。
此时还不知道北京变化的唐通,被吴三桂夜中偷袭营地,唐通部队死伤殆尽。夜里被火光惊醒的唐通,只穿着一身衣服,灰溜溜地逃回北京。
劝降失败,李自成自然不能放过打下山海关的机会,立刻在朝堂中提出派兵围剿吴三桂,为唐通部的兄弟们报仇雪恨。他还派密使书信写给清廷,希望自己在山海关作战的时候,清兵不要阻挠自己。此次面对大清的眼中刺,双方共同的敌人吴三桂,多尔衮满心欢喜地答应了下来李自成的请求。
不过,李自成低估了多尔衮的野心。多尔衮得知李自成出兵后,火速传令让清军停止前进,准备看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大戏。
最先接近山海关的是李自成的农民军,决定了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首先派出一个阻击小分队绕到吴三桂的后方,以防止吴三桂逃跑和多尔衮南下。但让李自成苦恼的是,不知道该派谁去执行这样重要任务。谁都不愿意承担如此重要的军事活动,失败之后的责任。焦急时刻,唐通主动出列,希望能为闯王分忧。李自成满心欢喜地答应了唐通的请求,分给了他一批人马。
第二天,李自成便亲自统领大军,兵临城下,利用各种工程器械,直攻城门。经验丰富的吴三桂大开城门让关宁铁骑出城御敌。吴三桂身先士卒,带领骑兵们一次次地向李自成的前线发起了冲击。几次冲锋下来,农民军没有什么伤亡,反而是吴三桂的部队伤亡惨重,就连吴三桂本人身上都被砍出多处伤口。无奈之下,吴三桂带领着残兵剩将,被迫返回关内。
李自成见吴三桂入关后,立即命令大军攻城,同时派出其他农民军向山海关其他战略要地发起进攻。山海关的城墙已然是摇摇欲坠了。就在山海关危急存亡之际,多尔衮派出信使与吴三桂交涉,如若吴三桂肯投降于清廷,满人会帮助守下山海关,同时日后封吴三桂为王,保留山海关兵权。面临着城破人亡的险境,吴三桂无奈地答应了多尔衮的劝降。
得到投降书的多尔衮火速派遣大军侧面夹击李自成,大肆进攻李自成的部队。在连续围城多日,李自成部队本就又累又乏,面对修整齐整的清军,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李自成万幸坐镇后方,得以骑着快马,于各亲信一同逃回京城。至此,这场大战以李自成溃逃为结局,拉下了帷幕。
沉寂的山海关,在数日战争的喧嚣落寞后,留下来的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共计有二十余万士兵阵亡,李自成方十五员大将当场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