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长安,因其继续作为王朝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其文化的发展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使长安文化成为唐文化的典型代表。
首先,唐代统治者十分注重城市建设的文化定位,尤其是一个能够代表当时社会发展最高水平的国都,长安城的建立、规划和发展始终贯彻了其文化追求。
唐长安城位于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川一带平原地带,这里三面临水,南浸终南子午谷,北踞渭水,东临灞水,东西17公里、南北40公里的开阔平原以龙首塬作为自然分界线,形成东南高、西北低和北部平展、南部起伏的地势。
其周围的龙首塬、青龙塬、少陵塬及曲江洼地的地貌,也就形成了其四周的天然界限。其间六条高岗此起彼伏,自东南向西北延伸,“八水”环绕城外,“五渠”流经城内。
城中有南北大街十一条、东西大街十四条。交错的大街,将全城分为两市一百零八坊。里坊的布局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均匀分布,呈棋盘式。
“皇城之东尽东郭,东西三坊;皇城之西尽西郭,东西三坊。南北街一十四坊,象一年并闰。每坊皆开四门,中有十字街,四出趣门。
皇城之南,东西四坊以象四时,南北九坊,取《周礼》王城九逵之制。其九坊,但开东西二门,中有横街而已。盖以在宫城正南,不欲开北街泄气以冲城阙。碁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比也。”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更用“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来描绘这种独特的里坊布局格式。整个城市布局严谨规整,街衢宽阔修直、博大开阔。
殿堂高大简洁、气势恢弘,楼阁鳞次栉比、变化无穷。其城市建筑呈现出的整齐划一、秩序均衡的壮观风貌,鲜明的反映着长安文化的大气与厚重。
其次,唐代长安文化大气包举,呈现出多元开放的特点。
以其高度繁荣、成熟而具备融合力的政治文化为例,一方面,这种先进的政治文化极具影响力,它吸引中国乃至世界的注意力,成为这个时期向往和模仿的政治文化模式;
另一方面,这种开放的文化体系又不断同化外来文化品类,丰富自我文化内容,从而将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文化要素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
如唐代长安,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的构成即打破了清一色的贵族化、本土化传统,不仅吸收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优秀士人参与政权管理,甚至还委任一些异族人士充当重要的官员。
在长安的中央政府里,有来自当时各少数民族,如契丹、回鹘、吐蕃等族人员充当唐朝廷的文武官员,也有亚洲其他国家,如大食、波斯、突厥、安国、康国、天竺、高丽、新罗、百济、日本等各国人士接受唐朝的职事。
这些外国人充当唐政府官员,一方面接受了唐代长安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将自己本国的文化传入长安,形成文化的多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