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一年之内,从推翻明王朝到兵败身死,可谓是应了那句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至于他的失败,大多认为是由于农民军的蜕变所致,以至于有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把这当作了一个历史教训。
事实上李自成的失败绝非主流认为的蜕变一说,从大顺军占领北京,到山海关之败,不过一月有余,何曾有蜕变如此之快的事情。山海关之败,是李自成没能对于时局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和判断,以至于在满清和吴三桂的联合进攻下失败,完全是一场他没有想到的失败。
在他向北京进发时,关外的满清一直在关注着时局的变化。起初满清是希望和农民军一起进攻明王朝,他们派出使者前去见李自成,只是由于李自成进军的速度太快未能见到,但接见使者的农民军将领严词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在满清得知李自成已逼近北京,明王朝即将灭亡时,他们立刻起倾国之兵,纠集十几万八旗兵向关内进发,企图分上一杯羹。而吴三桂的降清,只是加快了这个进程罢了。
至于李自成在华北不敌对手,原因就是他树敌过多。他不仅面临着与满清作战,在南方还留有相当的军队对付南明势力和张献忠。山海关之战,大顺军六万人基本上已经击败了吴三桂的五万关宁军。但清军的突然加入战团,才使得李自成败走。但为何局部的失利却造成了李自成的一路溃败?原因就是大顺军在北京附近没有一定的预备部队,山海关失利后,没有力量组织有效的防御和反攻,在满清的进攻下只得一路败退回陕西。树敌过多,导致力量分散,这是其在军事上失利的重要原因。
这些只是在战术上的失误,李自成失败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战略上的失误。首先它沿袭了历史上一些王朝的战略,定下了先取关中为根本,再进取天下的战略。可这时的关中,虽然仍然是形胜之地,但在经济上早已衰落,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强大的帝国。如何解决政权对于经济上的需求,在李自成占据关中后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屯田受制于关中的地理环境,大顺军在这之后只得依然沿袭追赃助饷的手段,这样一是不能根本改变流寇作战的习气,再就是激化了和地主官僚的矛盾,为最终的失利埋下了隐患。
而且,李自成在对于夺取天下的战略方向上也是有问题的,现在来看他进攻的方向选择南方似乎更好一些。江南富庶,而明王朝势力也薄弱。一旦攻取江南,不但可以解决大顺政权经济上的问题,还能使北方的明王朝丧失继续作战的能力。剪其羽翼,再捣腹心,这无疑是最为稳妥的。他贸然进攻北京,虽然能够打倒明王朝,但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更严重的后果是导致了残明势力和满清的勾结。
在政治上李自成同样犯下了错误。在向北京进发的途中,李自成还是打着与明王朝讲和的旗号,只要求明王朝对其封王割地,表示自己还是大明的臣子。但崇祯皇帝坚决不妥协,虽然最后他国破身亡,但也给李自成留下了一个难以解决的政治遗产,那就是与李自成合作的前明官员面临着道德上的难题。而满清的入关也就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那就是为明王朝复仇,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迷惑了不少人,这也是李自成失败的一个原因。如果李自成稍微有些政治头脑,打下北京后立崇祯之子为帝,是不是可以化解这个问题?局势稳定后,禅让这个历史传统还是可以继续的。
在政策上的坚持,同样是李自成在政治上的失误。自从有了天下的观念后,李自成就提出了“不纳粮”的口号,也是在坚定实施着这个政策。前面说过,虽然他最后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力图解决粮饷的问题。但关中的衰落使得这个计划难以实施,于是只得继续“追赃助饷”。这个政策最大的受害者无疑就是那些各地地方势力实际的控制者。李自成不蜕变,继续拿他们开刀,只能是把他们推向满清。想当初我党革命期间,根据形势的变化,也曾有过“三三制”和“减租减息”的政策。而李自成的不知变通,使得满清轻易得获得了地方势力的支持,顺利地站住了脚。
李自成的失败,大抵就在于这几个原因。绝不是什么急速腐化蜕变,相反他们在一直坚定地执行打击官僚地主的政策。总的来说,军事上是战略方向有问题,政治上是没能解决好前明统治阶层的问题,将可能的合作者变成了对手,这些都是李自成失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