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朝科考血案:考官公正耿直,为何引来朱元璋凌迟处死?

明朝科考血案:考官公正耿直,为何引来朱元璋凌迟处死?

图:网络/侵删

洪武三十年(1397)三月,刚刚结束殿试的第七天,明太祖朱元璋收到礼部上呈的一份奏折:刘三吾徇私舞弊,私其乡!举报人为此次落榜的北方士子。他们认为,主考官刘三吾在监考过程中藏有私心,致使今年科考录取的51人全是南方人。

为表公正,朱元璋要侍读张信、右赞善王俊华等十二人组成调查小组,对此次科考答卷进行复核,得到的结果是:录取的51名进士全部真才实学,没有弄虚作假。

二十天后朱元璋下令,把调查小组及考官等十名成员凌迟处死,其中包括上一届状元张信、考官王府纪善白信蹈、今科状元陈䢿、今科探花刘仕谔等等;84岁的主考官刘三吾因年事过高,免去一死,发配西北……

朱元璋为何要怒斩两任状元郎?这件事在后世又形成了怎样的影响?

01

作为此次科举的主考官兼同为南方人的刘三吾,被认定为最大嫌疑人。在遭受落选的北方士子举证后,就连朝中群臣也开始把矛头指向刘三吾。只不过,刘三吾真的可能“私其乡”吗?

先来说说刘三吾!

刘三吾是一个跨越了元明两朝的大儒,不仅学识渊博,为人还中正耿直。

《明史》记载,刘三吾的女婿,户部尚书赵勉因贪赃枉法,被判处死刑,刘三吾不仅没有依仗自己的身份地位向朝廷求情,还以“教诲有失”之过,主动引咎辞职。

另外,懿文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曾在东阁门召集群臣,商议谁为下一任太子?面对这位阴晴不定的老皇帝,众臣纷纷沉默不语,只有刘三吾敢于进言:“世俗皆以嫡子嫡孙继承大统,视为礼法。”是以,才有了皇太孙朱允炆。

再来看看明朝的科考制度,那是出了名的严苛。

会试时,每位考生都需要经过搜身,才能进入考试院;进入以后,考生只能待在自己的独立单间里活动,不能交头接耳,更不能传小纸条,如被发现,轻则罚钱,重则坐牢。

考官改卷时,考生个人信息会被密封,为避免考官认出考生笔迹,还会提前临摹再移交考官评分。如果考官协助考生舞弊,比如割卷(就是把好的考生的答卷换成差的考生的名字),一经查实,涉事当事人都会被发配充军。

作为朝廷重臣的刘三吾,不可能不清楚科考的严明制度,在经历了“郭桓案”“蓝玉案”后,深知朱元璋雷霆手段的刘三吾又怎敢挑战皇威、以身试法?

可如果不是刘三吾“私其乡”,又怎会出现如此偏颇的结果呢?

正当朱元璋苦于找人调查此案,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

此人正是洪武二十七年(1394)的状元郎,张信。虽说他官拜侍读,却一直得不到重用,起因是几年前因杜甫的一首无题诗惹恼了朱元璋。张信正想借此机会,挽回帝心。

为此,以张信为首的十二人调查小组成立了,其中还包括了今科三甲:状元陈䢿、榜眼尹昌隆和探花刘仕谔。

一行人经过数日的复核,得出的结论是:此次录取考生没有任何问题。为了表明北方士子确实“能力不佳”,张信还上呈了几份“尚可”的答卷,可依旧能从中看出它们语言不通、用词不当等低级问题。

照常说,这个案件本该了结了,然而心生不忿的北方士子却认为,同是南方人的张信是受到刘三吾的指使,把“最不好的”答卷呈了上去。

面对舆论一边倒的情形,阴晴不定的朱元璋直接下诏,把调查小组里包含张信在内的十名成员处以极刑,剩下两人,侍讲戴彝和榜眼尹昌得以幸免,因为他们在复核的时候,列出的榜单上有北方士子的名字。

至于刘三吾,因其年事过高,朱元璋只把他发配西北,没要了他的命。

同年六月,朝廷重开会试,由朱元璋亲自阅卷。这一次,一共录取了61名进士,全部是北方人。鉴于这种特殊的录取结果,历史把这一次事件称为“南北榜案”。

02

这个案件整体看起来性质并不严重,为何朱元璋要大刀阔斧、以“斩立决”去处理此次案件的人员呢?

其实早在第一次放榜时,朱元璋已经深感不妙,这主要跟当下的时局有关。

自唐朝的安史之乱起,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发生了转移,由原本的北方逐步转移到南方。而随后的五代十国,频繁的战乱致使北方才子式微,相对平静的南方则开始呈现生机。到了北宋末期,南方一度取代北方,成为经济中心。然而在元朝,其科考制度一度让这种“南北文化差距”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

据《元史·选举志》记载,蒙古人在科举录取方面显得十分“公平”,按蒙古、色目、汉人、南人等四类平均分配名额。比如朝堂录取一百人,四个地方平均分,每个地方录取二十五人,既不偏颇任何一方,也不会造成相互埋怨。这,似乎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案。

而这种貌似“公平”的录取方式,恰恰是朱元璋忧虑所在。

明朝建立已有三十年,可残存的元朝势力依旧盘踞在北方活动,再加上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致使北方官员遭受严重责罚,引起了北方官员的不满,同时也打击了北方士子参加科举的积极性。

如果继续放任事态不管,届时被有心人加以利用,联合北方的残元势力卷土重来,这势必会引起朝堂动荡。

在此前举办的五次科考当中,虽说状元均为南方人,可到底还是有北方人进入了录取榜单。然而洪武三十年(1397)录取的51人,清一色为南方人,这一数据直接引起了北方士子的愤懑:“都是同一份试题,怎么就相差那么远?难道我们北方士子真的不如南方士子吗?”

对此,朱元璋深知定要做出些改革,才能避免南北文化差距越拉越大。所以在第一次榜单出来之时,朱元璋曾召见刘三吾,问他是否觉得此次录取名单有何不妥?

可耿直的刘三吾没能明白皇帝老儿的心思,直言道:“我批卷只以文章优劣定名次,而不是看哪家公子、又或者什么地方的人来定名次的。”

面对“胸无城府”的刘三吾,朱元璋无奈把目光投向了自荐席位的张信,谁曾想,张信同样不谙帝心,选择实话实说。

为了稳固皇权,以及挽救这种即将失衡的南北局面,朱元璋用最简单、粗暴而又血腥的方式安抚了北方士子。

中正耿直的刘三吾因其正直,遭贬西北;秉公办案的张信因其公正,丢了性命。这不得不让人感慨:圣心难测!

03

南北榜案后,朱元璋有意纠正这种南北方文化失衡的局面,然而没等他出台相关政策,人就病逝了。而在接下来的建文和永乐年间,时局也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来看一组数据:

朱元璋洪武年间,开科六次(含南北榜),录取进士867人,其中南方籍620人,占比71.5%;

朱允炆建文年间,开科一次,录取进士106人,其中南方籍89人,占比84%;

朱棣永乐年间,开科八次,录取进士1819人,其中南方籍1519人,占比83%。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第四任皇帝,明仁宗朱高炽登基。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时任大学士杨士奇提出:分南北两个区域分别取士,并建议按“南六北四”的比例进行录取。

杨士奇还提出,长期以往的落败使得北方士子失去了上进心,对官场和读书都显得意兴阑珊。此举不仅能告诉他们读书有用,还可以用来激励他们重拾信心。

对于杨士奇此番提议,明仁宗深以为然,可惜的是没等改革落地,朱高炽便猝死了。直到两年后,明宣宗朱瞻基才把此举付诸实施。

之后的明代宗朱祁钰在景泰五年(1454)更是把南北卷制度详细划分为南、北、中卷制度,甚至对其所属的地区进行了详细划分,这种制度也一直延续到清朝。

康熙五十一年(1712),南北卷制度被废除,分省录取制开始实行。

纵观全局,这一次的“南北榜案”完全是由朱元璋一手促成的冤错案,结果以十条性命、57年的洗涤得以告终,然而它对后世的分卷考试有着重要启迪作用。

回看近百年的历史,我国在1952年实行了全国统一高考,然后经历了暂停和恢复,在几十年的探索和改革中,才形成了如今从“选分”到“选人”的重大变革。与当年相比,这何尝不是一种时代的轮回呢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刘三吾,复核,案件,考生,朱元璋,血案,张信,耿直,答卷,科考,消息资讯,刘三吾,朱元璋,北方士子,张信,私其乡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刘三吾,复核,案件,考生,朱元璋,血案,张信,耿直,答卷,科考,消息资讯,刘三吾,朱元璋,北方士子,张信,私其乡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刘三吾,复核,案件,考生,朱元璋,血案,张信,耿直,答卷,科考,消息资讯,刘三吾,朱元璋,北方士子,张信,私其乡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