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的一天,在南宋的都城临安城,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们庆祝新皇登基。在皇宫大内大庆殿正举行声势浩大的禅让典礼仪式。
这个位于临安城南,凤凰山东麓的皇宫大内里,大庆殿前百官林立,举手相庆,皇宫内莺歌燕舞,鼓乐喧天。南宋开创者宋高宗,当了三十六年的皇帝,对内政外交心力交瘁,以“勤倦”,想多休息为由,把皇位禅让给养子赵昚。赵昚继位,是为宋孝宗。
后人根据《咸淳临安志》还原的南宋皇城图
历代皇家宫殿都是坐北朝南,而南宋一朝却特立独行,一改常态,坐南朝北。有意思的是临安城在南宋152年历史里一直称为行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面南朝北,回望中原,南宋君臣一直都有收复北宋失地的心结。
禅让典礼还未结束,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突降大雨。顿时,皇宫一片骚乱,孝宗怕太上皇赵构被雨淋受凉,仓促间命人找到一顶轿子,搀扶着高宗钻进小轿,宦官小厮抬起小轿,火速飞奔德寿宫。此时德寿宫刚刚建成,位于皇宫大内以北,凤凰山的最高处,它是孝宗为高宗建造的养老之所。
孝宗时年刚满三十七岁,正值壮年,他担心高宗年事已高,怕雨淋着,在小轿旁,双手搀扶着轿子,不顾自己被风吹雨打,一路小跑,跟着轿子。
高宗从轿子探出头,对孝宗劝说:“大哥,雨下大了,快回去吧!”宋朝给自己的儿子称呼哥。
雨越下越大,孝宗典礼上皇帝的新装--明黄色龙袍都淋湿了,
展脚幞头也多次被风吹掉。
不到一刻的时间就到了德寿宫的大殿门前,轿子停了下来,高宗从轿子走出来,却发现孝宗仍然跟在旁边,皇冠早已掉了,光着头,气喘吁吁,满头只冒汗。沾满泥巴的袍子正在不断地滴水,脚上的鞋子不知道什么时间丢了,光着双脚在泥泞中瑟瑟发抖。
原来从皇宫南门丽正门去德寿宫需要绕皇宫一大圈,中间还有山路,由于下雨,道路泥泞不堪。所以孝宗身上,脚上都沾满了泥巴。
孝宗从侍从手里拿过雨伞,连忙遮住高宗的身上。
高宗没有想到孝宗一路还不辞辛苦地跟着。他眼睛湿润了,紧紧地握住孝宗的手,满意地说:“朕没有选错接班人,社稷得人矣!。”
宋朝百官图
中国历代皇帝都是世袭制,一般都是皇位做到老。而高宗禅位时年龄六十六了,身体非常硬朗,退休后在太上皇的位子上又坐了二十五年。是什么让他匆匆退位呢?一切还得从三十多年前的靖康之耻说起。
二
北宋自从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便吸取前朝治国经验教训,采取安内虚外,抑制武官专权,以文治天下,致使和北方外族对抗中屡屡败北。加之北宋面对的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等政权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强大。澶渊之盟,用金钱买和平,让北宋享受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发展。
可是来自白山黑水的女真人逐渐强大起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灭了辽国,接着就攻打北宋。面对虎狼之师,北宋服软,称臣纳贡,也喂不饱饥饿的狼群。
北宋上百年的和平,军队少有前线战斗经验,加之当时宋徽宗昏庸无能,一个怀揣艺术梦想的书画皇帝,天天想着如何创作艺术,没有用心治理国家,以致奸臣当道,政治恶化,人们生灵涂炭,农民起义不断。
宋徽宗《听琴图》
靖康元年(1126年)春,金兵包围开封,下令宋朝的亲王、宰相前去军中议和。当时宋徽宗早已禅位于宋钦宗,徽宗子嗣众多,都不愿意去,只有赵构主动请缨,去金营谈判,如入狼群,生死难料,所以人人都为他暗捏一把汗。
有史记载,徽宗一生三十多个儿子,赵构作为九子,并且是庶出,地位并不显赫。他和张邦昌一同去金营谈判。金人责备他们时,张邦昌恐惧,伏地痛苦,而赵构竟然镇定自若,毫不畏惧。于是金人对他身份怀疑,要求更换五皇子肃王赵枢。赵枢到来,赵构得以回朝。当年冬天金兵再次南侵,他奉命求和,幸得在河北磁县被老臣宗泽劝留,得以幸免。
靖康二年(1127)五月,金兵破开封,俘虏徽、钦二帝北去,史称“靖康之变”。赵构为徽宗仅留的血脉,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
靖康之耻
面对时局,赵构打了两手牌,一面命令张俊、刘光第、韩世忠、吴阶、岳飞等主战派抵抗金兵,一面命令秦桧、万俟卨
、汤思退等主和派前往金营求和。
当金兵血气正旺,贪得无厌,还不满足时,就得南侵,追得高宗到处乱跑。高宗慌不择路,甚至乘船躲在海上漂泊多时。这时候就不断下诏各地主战派前来勤王,抗金,英勇杀敌。
在南宋初期抗金战争中涌现了好多英雄。张俊、刘光第、韩世忠、岳飞等被称为中兴四将。像岳飞就是非常典型的能征惯战的将领。”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为了抵抗金兵的侵略,收复失地,他招兵买马,建立岳家军,并多次击溃金兵。对此金兵无奈地感慨:“捍山易,捍岳家军难”!
金兵发现吞并南宋犹如蛇吞象,不得不放缓脚步。这正中赵构下怀。赵构立马启用投降派,前去议和。甚至不惜杀掉功臣,赔款割地,纳贡称臣。
只要他的皇位不受威胁,能让他保住一亩三分地,其他都的都可以妥协。
试想,如果岳飞抗金成功,迎回徽钦二圣,那当赵构又如何处置?还有赵构的皇位吗?
况且南宋初创,连年兵燹,百姓不能安定生产,朝廷还得负担很大的战争消耗,辽饷和练饷,苛捐杂税,会把百姓逼上梁山,农民起义就会此起彼伏,他的统治就会大打折扣。
前线将领拥兵自重,像岳家军等只听岳飞,不知道有朝廷,安史之乱就会爆发,五代十国再次重演。所以赵构心里跟明镜似的,为了权力,哪怕杀掉大将,对金委曲求全,奴颜婢膝,在所不惜。
岳飞墓
于是在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赵构解除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将领的军权,重用秦桧,签订合约,向金主称臣,割让唐、邓、商、秦等四州之地,西以大散关,东以淮河为界;纳二十五万两白银,二十五万匹绢。和议后立刻杀害岳飞,迎回徽宗尸骨,皇帝亲生母亲韦太后。
屈辱的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仅仅维持了二十年的和平。南宋得到短暂喘息的机会,大力发展经济,推行纸币,鼓励生产,由于大陆上丝绸之路被西辽和西夏所阻断,加上指南针在海上运用,不得不发展海洋贸易。
但是按照和议规定,宋朝必须任用秦桧为宰相,而且秦桧提议”南人自南,北人自北“的策略,正中高宗下怀,秦桧为相,独揽朝政,广树党羽,朝政日益腐败。秦桧死后,万俟卨
、汤思退之流把持朝政,继续维持求和现状。南宋君臣上下陶醉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有诗为证: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三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金海陵王完颜亮
大举南侵,赵构又想再次逃离临安府。
海陵王完颜亮在金朝一百二十年的历史上是个很有能力的皇帝,在十个金代帝王中也算个奇葩。他好色但才华横溢,好杀但很有治国才干。他曾经发下宏愿:
“吾有三志,国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二也;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
所以他迁都中都后统一中国,亲帅十万大军,声言要灭掉南宋。
面对危机,孝宗主动请缨,协同高宗维持朝纲,部署抗金准备。可惜南宋中兴四将老的老,死的死,朝廷面临无将可用的尴尬局面,以致完颜亮一路势如破竹,渡过淮南,一直打到长江北岸,幸亏这时北方义军兴起,反对金朝,而且帝国内部出现分裂,完颜雍在辽阳继位,是为金世宗。
金国内院起火,海陵王猝不及防,安内必先攘外,先把南宋灭了回头再收拾完颜雍。由于金兵不识水战,在长江岸边一介书生
虞允文,扭转了战局,拯救了南宋,在采石矶大败金兵。海陵王闻之恼羞成性,他本来暴虐无常,对部下很苛刻,众怒难犯,最终被部下所杀。
宋高宗终于等到了时机,有了议和的筹码,他一点都不想再打下去,于是遣使贺金世宗完颜雍
即位,准备再次对金议和。
金国政策的反复无常,狠狠地敲了高宗一竹竿。世事变迁,使得高宗对朝政渐生厌倦。于是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六个年头,把皇位禅让给养子赵昚。
赵构手诏
四
本来宋高宗有一个儿子,可惜在一次政变中不幸被吓死。后来高宗在一次逃亡途中,造成不育。纵然后宫佳丽无数,可是没有一个开花结果的。
于是高宗不得不养子来充后嗣。
而当时宋太宗后裔还有好多,为什么偏偏选择宋太祖后人呢?
宋哲宗孟皇后在南宋初创期间功劳很大,作为赵构伯母的孟太后在朝中举足轻重。一天晚上孟太后梦见宋太祖给她一个圭,她把这个梦悄悄地告诉了赵构,赵构闻之如梦初醒。此时右仆射范宗仪也跪请:“太祖当有天下”。
高宗深感道:“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大难,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告慰在天之灵!”
于是下旨选太祖之后。两宋三百二十年,十八个皇帝,宋太宗和宋太宗后代哥俩各占一半。
当即从宋太祖七世孙中选了两个孩子,赵伯琮和赵伯玖,赵伯琮就是后来的宋孝宗。宋太祖有两子,赵德昭和赵德芳。此时已经一百多年了,其后人大都沦落民间,在宋朝皇室人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自食其力。像赵伯玖父辈通过贡举,才是八品的武官,已经和平民百姓差不多了。
两个孩子年纪差不多,刚刚六岁,虎头虎脑的。只是赵伯琮纤瘦,不耐看;而赵伯玖胖乎乎的,方圆脸庞,比较可爱,颇有帝王之像。高宗和韦太后见到他俩,商议打算辞退赵伯琮,留下赵伯玖。
这时突然从韦太后怀里窜出一只狸猫,正好跑到赵伯玖身旁,赵伯玖用脚狠狠地踢了一下。
高宗心理咯噔一下,小小年纪,没有仁爱之心,怎么能做帝王呢,于是取消辞退赵伯琮的打算,先留下进一步察看教育。
高宗让两个孩子与吴皇后、潘贤妃、张贤妃等见面,先让他们认养母。
韦太后和吴皇后看好胖孩子赵伯玖,而潘贤妃正为儿子夭折而悲伤,唯有张贤妃亲热的招呼赵伯琮。
这样吴皇后抚养赵伯玖,张贤妃抚养赵伯琮。
高宗安排儒生教育他俩,先让他们抄写《孝经》二十遍。
赵伯琮书写很认真,抄写了三十遍,而赵伯玖一遍都没抄写完。
后来他俩都长大成人,高宗每个人送了十个美女,这些都是从江南选的绝色少女,十天以后,只有赵伯琮的完璧如初。
宋孝宗
两人秉性不同,赵伯琮拥有仁爱、刻苦、不好色等优点,更适合做帝王,所以在绍兴十五年(1145年),
加赵伯玖为检校少保,进封恩平郡王,出就外第。宫中留下赵伯琮,赐名赵瑗,封建国公。宰相秦桧和赵瑗不合,韦太后也不太喜欢他,直绍兴三十年(1160年)二月二十四日,赵瑗才被立为皇子
,改名
赵玮
,登基后改名为赵昚。二十七日,被授为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
,进封为建王。
这时韦太后和秦桧都相继去世,可惜养母张贤妃也已经去世,没能等到养子登基的那一天。
五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禅让大礼如期举行,只是天公不作美,突降大雨,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宋孝宗赵昚时年已三十七岁,奋发有为,想一心改变朝政阴沉的局面,继位后立即启用主战派,打算收复旧山河,并为岳飞平反,改年号隆兴,并于隆兴元年(1163年)五月,
任命主战派张浚为枢密使
,都督江淮军马,总共八万军力。宋孝宗
为防止反对派干预,径自绕过三省与枢密院
,直接向张浚和诸将下达了北伐的诏令。隆兴北伐正式开始。
隆兴北伐
北伐一开始进展很顺利,连攻克几个县城,可惜后来由于将帅李显忠和绍宏渊为了争功不配合,主帅张浚志大才疏,协调军队不力,致使宋军全线崩溃,在符离战败。金兵迅速反击,所得土地都又失去。令人扼腕。
恰逢金朝在位的是金世宗完颜雍,史称尧舜的君主,很会治理国家,打仗也有一套。宋孝宗生逢对手,假如宋孝宗再早些年北伐,或许能够成功。
四十三年后一个春天,即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大诗人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他已经是六十六岁满鬓苍苍的老人了。
当时韩侂胄
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兼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登北固亭,他眺望北国,遥想自己戎马一生,历尽坎坷,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千古词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就是写的这次隆兴北伐。
辛弃疾
符离之败,在德寿宫悠闲的太上皇赵构面对时局也坐不住了,他对宋孝宗说,“朕有岳飞等将领,尚且不能成功,何况当今!”是啊,小编想反唇相讥,可惜即便有岳飞,你却错失良机!
宋孝宗无奈,只好与金国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不过这次宋金两国皇帝改称臣为称侄,
并将“绍兴和议”商议的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
隆兴和议维持了四十多年,宋孝宗只能在内政上发展经济,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当时社会富足,人们安居乐业,呈现政治向上,经济繁荣,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史称“乾淳之治”。
后世称其为“卓然为南渡诸帝之首”。
高宗退位后当了二十五年的太上皇,每天孝宗都坚持自己步行去德寿宫请安,即便下雨,也风雨无阻。太上皇去世后孝宗还打算守孝三年。
历史上帝王庙号为孝的只有晋孝宗司马聃、宋孝宗赵昚、明孝宗朱祐樘。
晋孝宗司马聃两岁继位,在位十八年里几乎是其母
褚蒜子垂帘听政,桓温等权臣掌权,晋孝宗几乎没有什么作为。明朝在明孝宗时期,政治清明,称为弘治中兴。
宋孝宗幼年进宫,继位后奋发有为,非常有进取心,发动隆兴北伐,只是时机不成熟,将相不协调,加之北国贤君金世宗完颜雍在位,符离之败,让南宋又一次错失收复失地的机会。宋孝宗在南宋九个帝王中算是最有为的了,宋孝宗的“孝”这个庙号当之无愧!
元朝 脱脱 《宋史》《金史》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