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张光晟:作为唐朝大将,却两次叛主,临终前造一六字成语留名于世

张光晟:作为唐朝大将,却两次叛主,临终前造一六字成语留名于世

在唐朝,有很多极具争议的名人,众人熟悉的有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的奸相李林甫等等,有人说武则天是一代明君,她的统治给唐朝带来了喘息的机会,也有人说她是导致唐朝灭国的重要原因,武则天本人也留下无字碑,让自己的对错,给后人评说。

李林甫剧照

李林甫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旧唐书》中,一开始评价”林甫性沉密,城府深阻”,后来也说他“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处,皆有恒度”。

和这些名人同样褒贬不一的还有我们今天的主角,两次叛主的大将,张光晟。

两次拯救上司

张光晟是唐代中期名将,具体出生年月不详。

唐天宝十五年,潼关守将哥舒翰,在玄宗陛下的命令下,硬着头皮出关应战,却中了叛军的埋伏,被杀得干干净净。包括哥舒翰在内,大部分都成了叛军的阶下囚,而剩下的,也不过八千多人。

这场战役中第一个冲在最前面的步兵统领王思礼,被一箭射伤,在战场上没有支援,也只有被俘虏或者被杀死的命运,就在王思礼仰天长啸等待死亡的时候,张光晟出现了,他表示愿意代替王思礼战死沙场,让王思礼骑着自己没有受伤的好马离开。

王思礼先是一怔,然后感激张光晟,说来日一定要还张光晟一个人情,张光晟却摇了摇头,拒绝了王思礼的好意。并没有告诉王思礼自己的名字。

本来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可是万万没想到,张光晟居然在这场战争中活下来了。

三年后,玄宗被赶下台,安禄山被杀,安史之乱结束,原本潼关战败的王思礼,如今已经是河东节度使。

而张光晟此时在代州刺史辛云京手下求生,正好听说辛云京因为管理不当,王思礼打算罢免他的官职。

张光晟发觉机会来了,主动找到了王思礼,王思礼看见自己的救命恩人来给辛云京求情,于是送了张光晟一个面子,放过了辛云京。

而张光晟也因此升官发财,王思礼不仅给了张光晟官职,还给了他田地金银,并且和张光晟成为了好兄弟。

可惜好景不长,王思礼很快去世了,但好在新上任的河东节度使正是昔日有过恩情的辛云京。辛云京对张光晟也是相当的好。

就这样张光晟度过了安稳幸福的前半生。

平定西北边境

大历十三年,唐朝末年危机重重,少数民族看见大唐大势已去,纷纷摩拳擦掌,都想来分一杯羹,其中一个叫回纥的少数民族侵犯的最厉害,于是皇帝派张光晟奔赴前线,抵御外敌。

十三年一月,回纥攻击太原等地,打响了阳曲之役,结果我方败了,死了一千多名将领。二月,张光晟在阳武山谷与回纥交手,这回,回纥败北。接着张光晟乘胜追击,越打越猛烈,一路胜利,班师回朝。

这一场大获全胜,让唐王朝在疲于应付的情况下,找回了一些颜面。张光晟从此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升官加职为单于、御史中丞、振武军的统领。

并且代宗陛下对他另有重托:“北疆已经混乱了很长一段时间了,需要好好想想对策,安定北方。”张光晟点头应下,果然没有辜负代宗的期望,将北疆成功收复。

这也让张光晟名声更旺,本来这样下去到老,告老回乡,安享晚年,这一辈子也就功德圆满了,可惜张光晟这个人,可能是因为赫赫战功便自鸣得意,又或者是本身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偏偏要往泥潭里走。

擅作主张大开杀戒

“人性凶忍,善骑射,贪婪尤甚,以寇抄为生”这是一段史料中对回纥人的描写。是否是真的有待考证,但可以看出,当时的大唐王朝对回纥的痛恨。

张光晟本人对回纥也是有一肚子怨气,特别是他在目睹了回纥人烧杀抢夺,掳掠中原女子的恶劣行为后,滋生出了消灭回纥的想法,并且上报皇帝,自信满满能够消灭回纥。

因为张光晟发现,回纥与“九姓胡”之间的矛盾不小,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可以借刀杀人,可是当朝天子拒绝了张光晟的请求,因为当时回纥的高层领导已经有对唐朝示好的倾向,很有可能达成和解,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绝对不能生事。

但是张光晟已经杀红了眼,他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回纥不可能会同意和谈,于是他擅作主张,设宴请回纥人吃饭,《旧唐书张光晟传》记载这是张光晟摆的“鸿门宴”。

并且在宴会的进行大屠杀,”死者千余人,唯留二胡归国复命。遂部其妇人,给粮还京,收其金帛,赏赉军士。“

这一做法彻底激怒了回纥,纷纷向当朝天子德宗要个说法,德宗也无奈,呵斥了张光晟,降他为太子的侍郎,并将他的爵位改为侍郎。

破坏两个国家的和平,本来应该处死的,德念在张光晟往日的功绩,也只是降级处理,已经仁至义尽了。

可是在张光晟的眼中,他为国家效力,却被贬为失职,这让他很是愤怒。

两次叛变

公元783年,中原出现了泾元之乱,官兵因种种问题而怨声载道,在京城内抢劫、围剿朝廷,最后皇帝不堪重压,逃出京城。

张光晟本该护着皇帝离开,可是途中他看见有当皇帝能力的朱泚,悄悄往皇城里跑,张光晟害怕他篡位,于是上前劝说,可不想,朱泚害怕张光晟告密,硬是威胁张光晟,让他留下来辅佐自己,张光晟无奈便答应下来。

这便是张光晟第一次叛变。

但张光晟只是假意归顺朱泚,等待唐朝大军杀回,他又立马背叛朱泚,回归大唐,里应外合,杀了个朱泚措手不及。

这便是张光晟的第二次叛变,这看起来虽然是两次叛变,但其实是张光晟忠诚庚庚的象征。

临终前,张光晟留下一句遗言:“一不做,二不休”。这就是“一不做,二不休”的由来,告诫后人,凡事不做不做,一旦做了,决不罢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成语,李林甫,辛云京,大将,唐朝,王思礼,皇帝,张光晟,武则天,消息资讯,李林甫,辛云京,王思礼,张光晟,武则天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成语,李林甫,辛云京,大将,唐朝,王思礼,皇帝,张光晟,武则天,消息资讯,李林甫,辛云京,王思礼,张光晟,武则天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成语,李林甫,辛云京,大将,唐朝,王思礼,皇帝,张光晟,武则天,消息资讯,李林甫,辛云京,王思礼,张光晟,武则天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