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父亲是武士彠,而武士彠乃是大唐开国“元谋功臣”之一,后来被封为应国公,先后担任过豫州、利州等地都督,最高官至工部尚书,毫不夸张地说,武士彠乃是隋唐时期最成功的商人,他从一个商人的身份不断投资,每一步都走得很正确,最终进入仕途,让武家成为大唐勋贵。
那么武士彠本来的身份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了武家,并不是武则天当了皇后才崛起的,武家早就是大唐的名门望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武则天和母亲、姐姐在家族中受尽了白眼,因为她的母亲杨氏是武士彠的继室,而且杨氏的肚皮不争气,一个儿子都没生出来,只生了三个女儿。
武士彠原配妻子是“相里氏”,他与相里氏生下了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但相里氏在武士彠担任工部尚书的时候去世了,李渊秉承着厚待忠臣,关心下属感情生活的理念,积极给武士彠张罗二婚。
而刚好弘农杨氏就有这么一个女子符合条件,这个女子乃是隋朝观德王杨雄的侄女,论身份也配得上武士彠,她就是武则天的生母,后来的荣国夫人杨氏。
因为是李渊安排的婚姻,所以武士彠肯定得听从,但武士彠和杨氏到底有没有感情,那就不好说了,武士彠和杨氏结婚后,只剩下三个女儿,大女儿武顺,后来嫁给了贺兰师的儿子贺兰越石,二女儿武曌(武则天)最有出息,三女儿武氏名字不详,嫁给了郭氏之后就早逝了。
如果武士彠一直活着,那么有他在,妻女的生活肯定是不差的,但在贞观九年时,武士彠听闻老领导李渊驾崩,悲伤成疾,在不久后跟撒手人寰,武士彠的死可以说是有情有义了,但留下妻女们却是惨了,因为武士彠的女儿跟儿子们的年龄差距太大了,家里的两个儿子,很明显就看不起继室杨氏和女儿。
在武元庆、武元爽的眼中,武家本就是名门望族、与之相比,一个弘农杨氏的女子算不得什么富贵门阀,最重要的是,当武士彠去世后,整个家庭地位最高的就是继承人武元庆、武元爽,因此当杨氏带着女儿们回到家以后,兄弟二人就开始针对她们了。
在史书《旧唐书》里,关于武元庆、武元爽对待继母的态度,就有这么一句记载:
士矱卒后,兄子惟良、怀运及元爽等遇杨氏失礼。
“遇杨氏失礼”,这句话反映出的意思有很多层,失礼具体是什么行为,很难说得明白,因为隋唐时期的贵族作风奔放,一些宋代以后才强调的繁文缛节,在唐代那都不算事,所以相对来说,唐朝的“礼”宽容度还是很高的,但即便如此,武家兄弟都失礼了,那想必是很过分的事情。
除此之外,欺负杨氏的人不仅仅是武士彠的两个儿子,还有武士彠兄长的两个儿子武惟良、武怀运。
如果是继子欺负继母,那就完全可以当作是家庭内部矛盾看待,这种事情虽然不道德,却还是可以理解,但如果是侄儿欺负婶婶,这便不能让人原谅了,因为侄儿没有为婶子养老送终的义务,他们没有义务还敢作威作福,这就是没有道理。
而武士彠的侄子之所以敢如此猖狂,也是因为武士彠的兄弟们,也纷纷都有一定的功绩,比如武士棱,就被赐爵“宣城县公”,再比如武士逸,被赐予“安陆县公”,所以武士彠的侄子们即便不靠武士彠,本身都是有身份地位的,如此一来,杨氏在整个武氏家族里,就是谁都能侮辱的对象了。
杨氏的待遇都尚且如此,杨氏的三个女儿又能有什么好的待遇,这种屈辱的岁月在武则天十二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所以在武则天眼中,她对两个亲哥哥,两个堂兄根本没有什么亲情可言,有的只是仇恨,或许对武元庆、武元爽还有点理解,但对于武惟良、武怀运,武则天是恨之入骨。
为了让女儿们尽快脱离苦海,杨氏也是想尽了办法把她们安排嫁出去。
其实嫁女儿这事,就算杨氏不积极,武元庆、武元爽肯定都会上心的,因为女眷本来就是联姻工具,只要婚姻安排得好,对家族就是莫大的好处,只不过杨氏的想法不一样,于是杨氏安排了一位“亲戚”将武则天送到更好的地方,这个亲戚就是原来齐王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杨氏。
在玄武门之变后,齐王妃被李世民纳入后宫,成为了李世民的妃子,而齐王妃为了保证生存,只能讨好李世民,并且在后宫里争宠,但齐王妃自己争宠始终是心有余力不足,所以她也希望能继续讨李世民的欢心。
讨李世民欢心,一是自己亲身上阵,二是给李世民介绍年轻貌美的妃嫔,刚刚好,武则天的母亲就有这个需求,齐王妃一不做二不休,便向李世民推荐武士彠的女儿,把这个十四岁的女子说得天花乱坠,李世民听了不禁心动,便在洛阳行宫的时候,将武则天召入宫中。
十一月,丙午,还洛阳宫。故荆州都督武士彟女,年十四,上闻其美,召入后宫,为才人。——《资治通鉴》
武则天知道自己被李世民“翻牌子”了,既有开心也有难过,开心是因为自己的命运改变了,也脱离了武家这个让她厌恶的地方,难过则是因为母亲还要在这个家庭里受尽委屈,于是她在离别前和母亲相拥而泣,杨氏告诉武则天,侍奉天子是好事,不要不开心,也是这场离别,改变了武则天的人生。
其实关于武则天的权力思维、坚韧内心到底是何时养成的,很多人都认为是武则天在武家时期受尽了委屈锻炼得到的,正所谓有恨才有动力,一个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崛起,所有的辉煌,几乎都是由不堪入目的过去推动的。
进了李世民的后宫之后,武则天被册封为“才人”,赐号“媚娘”,而媚娘是当时上流社会对美丽女子的一种爱称,所以“武媚娘”不是一个名字,只是武则天的代称。
才人虽好,位列五品,但地位还是不够高,因为武则天平时负责的工作,就是给李世民暖床整理被子,毕竟武则天的年龄还是太小了,李世民也对武则天做不了什么别的事情。
所以武则天在后宫里的地位不上不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也是在李世民驾崩之前,已经二十几岁的武则天和经常侍奉李世民的太子李治摩擦出爱情的火花,严格来说,这不是什么美好的爱情故事,而是武则天的人生一博。
唐初规定,先帝无子妃嫔,在先帝崩后都要进入道观出家当尼姑,一是为了先帝和皇家日夜祈祷,二是斩断凡根,脱去红尘。
说白了,就是不允许到外面招蜂引蝶,好好给先帝守寡。
可武则天能接受这种命运吗,一旦进了道观,她这一生就毁了,母亲还等着她救出来,所以武则天冒天下之大不韪,和李治开展地下不伦之恋,而李治被武则天迷得丢了魂,两人经常在道观中眉来眼去,李治的原配皇后的王氏看不下去了,才提出让李治把武则天收入后宫。
也是入了李治的后宫开始,武则天的命运改变了,她先是怀孕,给李治生下儿子,而后竭力表现自己的政治才能,在后宫里和王皇后斗,在朝堂上和长孙无忌、褚遂良斗。
不得不说,武则天真的是一个被环境逼出来的人,她在没有什么背景的情况下直接和权臣斗、皇后斗,最终夺得皇后之位,所以后来她能架空李治,这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公元655年,武则天和李治正式宣告“废王立武”成功,虽然这表面上只是换皇后的争执,但在本质上,却是李治和相权的争斗,所以武则天获得相应的回报,也远远不止皇后之位,还有李治“委托”给她的大部分实权。
先帝才人,终成皇后,这里面的励志和传奇故事就不说了,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首先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家人地位,比如她的母亲杨氏,比如她的姐姐武顺。
武则天先后给自己的母亲册封“代国夫人”、“荣国夫人”、“卫国夫人”,这让杨氏在武家特别长脸,杨氏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而与武则天一起被从小薄待的姐姐武顺就被册封为“韩国夫人”。
但同样的,武家人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即便武则天很讨厌自己的哥哥以及堂兄,但有些仇不好立即报,甚至都不能透露得太明显,因为武则天成熟了,她知道一些过去的事情终究是过去了,她现在是皇后,需要“外戚”,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除掉自己的家人、族人,那么未来倒霉的就是她。
但武则天没想到的是,她的哥哥们,居然觉得武则天的“贡献”不大。
荣升皇帝岳母的杨氏曾在家宴中开诚布公地问过这几个曾经羞辱她的继子、侄子们,问问他们现在承受武则天的恩惠,有什么想说的。
比如武元庆,他就当了宗正少卿,武元爽当了少府少监,武惟良担任了司卫少卿,武怀运担任淄州刺史,总的来说,这四人组都因为武则天晋升皇后从而受到厚待。
及是,元庆为宗正少卿,元爽少府少监,惟良司卫少卿,怀运淄州刺史。
可他们给予杨氏的回答却是雷得杨氏哑口无言,因为他们说,其实咱们武家就是开国勋贵,现在他们有官做,那也是皇帝念及武家的付出,跟武则天当皇后没有关系。
更离谱的是,他们还要“踩”一下武则天,说因为武则天当了皇后,他们成了外戚,而外戚不是什么好身份,所以他们不觉得有什么光荣的,反而还要担忧,说白了,就觉得羞耻、耻辱。
它日,夫人置酒,酣,谓惟良曰:“若等记畴日事乎?今谓何?”对曰:“幸以功臣子位朝廷,晚缘戚属进,忧而不荣也。”
其实武家几兄弟确实不会被武则天除掉,但那是在说这番“忘恩负义”的话之前,这番“雷人”言论说完后,没人能容忍武家兄弟的存在,轻则贬官,重则流放都是正常的,从这里也看得出来,武家兄弟对杨氏和武则天母女的轻视到了何种地步,武则天都是皇后了,他们都还敢这样说话,武则天还没进宫时,受到的委屈不言而喻。
既然兄长们都赶着送死,武则天也不辜负他们了,于是先从自己的亲哥哥入手。
由是,惟良为始州刺史,元庆,龙州。元爽,濠州,俄坐事死振州。元庆至州,忧死。
首先,武则天安排了武惟良、武元庆、武元爽先后调岗,特别是武元爽,武则天先是把他安排到了濠州,后来又因为武元爽被人举报有罪,再次被贬到了振州,年纪大了的武元爽禁不住折腾,死在了任上。
另一个亲兄长武元庆则是被安排到至州,武元庆是自己活活把自己给“吓死”的,史书说忧虑而死。
炮制完了两个亲哥,就开始要对付堂哥了。
在对付堂哥的时候,武则天还使了一招“一箭双雕”,顺势将自己的外甥女“魏国夫人”贺兰氏一同除掉,因为贺兰氏经常勾引李治,这个行为让武则天十分不满,杀意四起,此时的武则天已然暴走了,亲兄长都撂倒了,外甥女和堂兄又算什么。
于是在李治泰山封禅的时候,武惟良、武怀运赶回来一起参加这个大典,而在宴席的时候,武则天下毒把外甥女毒死了,顺势嫁祸给两个堂兄,特别是那个口出狂言的武惟良,武则天把他定为了罪首,要说最恨,武则天一定最记得这个武惟良。
就这样,武惟良与武怀运就领了盒饭。
后内忌甚,会封泰山,惟良、怀运以岳牧来集,从还京师,后毒杀魏国,归罪惟良等,尽杀之。
所以严格来说,武则天除掉几位兄长,这件事情本身是无可厚非的,虽然武则天为了当女帝,一辈子杀的人不少,说她是一个暴君都不为过,但在兄长的问题上,武则天真的是吃亏受尽委屈的那个人,甚至可以说,武则天的性格大变,和这些亲人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武则天对兄长虽然残忍,但对于侄子确实尽到了姑母的责任,后来一度想要传位给武家人,只不过被狄仁杰打住罢了,其实武则天在对一切冷漠的背后,依旧还有她内心里保持最后一丝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