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在封建社会历史当中,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一言堂。
下至黎民百姓,上到王公贵胄,但凡只要皇帝对其产生了杀意,那么那个人也就命不久矣了。
当然,皇帝为了照顾自己的声名,也不能乱杀无辜,还要做到奖惩分明。
对于
有罪大臣要处死,而有功的大臣则要有所奖赏。
若要论起对于大臣们最大的奖赏,那就莫过于一块免死金牌了,毕竟还有什么能够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的呢?
免死金牌虽说是可以“免死”,但是拥有它的人却没有几个能够得到善终。
在古代就曾有一位将军,他被誉为是古代警惕性最好的将军,因为皇帝刚赐给他免死铁卷,他就立马发生了叛变。
这位将军就是唐朝时期的李怀光。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01 虎父无犬子
李怀光本是柔然人,姓茹。
他的父亲乃是朔方将领,因战功显赫而被皇帝赐予了
国姓“李”,因此他也才有了李姓。
虎父无犬子,李怀光便是如此。
他自小跟随父亲在军营中长大,因此也练就了一身不错的武艺,长大后的李怀光毅然从军,也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
他军纪严明,纵使是自己的亲属犯了军法,他也定然严惩不贷,而郭子仪也因此相中了他对他提拔有加。
此后,唐德宗即位,郭子仪被罢免了官职,而原先郭子仪所掌握的权利,则就落到了李怀光的手中。
自此,李怀光大权在握,在仕途上更进了一层阶梯。
随着李怀光的高升,他也进入了唐德宗的眼帘。
彼时唐朝军中能征善战之人稀少,而西面的吐蕃又屡屡进犯,唐德宗便派遣李怀光率领众军,驻守边疆抵御吐蕃。
李怀光也没有辜负唐德宗的期望,在他驻守期间,唐朝军队作战骁勇,让吐蕃军队损失惨重,再无反唐之心。
李怀光的屡立战功也让他受到了唐德宗的嘉奖,一时间李怀光风头无两,在唐朝声名大振。
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响亮,他本人逐渐地开始目中无人起来,也渐渐地得罪了朝中许多的大臣。
泾原兵变后,李怀光更加的盲目自大,致使许多人都对他敬而远之,这也为他日后的起兵失败,埋下了伏笔。
02 护驾有功,被赏赐免死铁卷
唐德宗在位的第三年,成德等四镇节度使发动反唐兵变。
一时间,唐朝各地节度使纷纷响应,起兵反唐,天下陷入了战乱。
此时的唐德宗早已六神无主,再加上手中无人可用,只好率领亲信以及少数军队退守奉天。
虽然唐德宗率领的军队成功守住了奉天城,但是城外早已被各路节度使
的叛军围得水泄不通。
纵使叛军攻不进去,唐德宗军队的兵马粮草得不到补给,城破人亡也是早晚的事。
在唐德宗感叹命运不公之时,李怀光
率领大军突然而至。
虽然连日来的赶路让他所率领的军队人困马乏,但是在李怀光的指挥之下,军队的战力仍然有所保障。
没多久,叛军们很快就被打得丢盔弃甲,而唐德宗也因此安然无恙。
此次护驾有功,李怀光再次得到了唐德宗的嘉奖,成为了整个唐朝炙手可热的人物。
本就居功自傲的他,有了这次的“大功”,则更显得目中无人。
无论是皇亲贵胄还是当朝宰相,只要是惹怒了李怀光,他便非打即骂,更是仗着自己是皇帝的恩人胡作非为,直言让皇帝处死那些得罪过他的朝臣。
开始时,唐德宗念在李怀光有大功在身,对他百般忍让,可唐德宗一次次地忍让,换来的却是李怀光的得寸进尺。
面对着肆无忌惮的李怀光,唐朝官员们人人自危。
明面上各个对李怀光避而远之,但是私下里却是频繁地上奏折,要求对李怀光进行整治。
百官们都认为,如果再继续放任李怀光,那么他甚至有可能仗着自己手中的重兵,发起谋反。
唐德宗对于官员们的建议深以为然,毕竟当时的唐朝,已经没有哪位将军能够遏制住李怀光的军队了。
可是李怀光毕竟有大功在身,而且他又没有犯下什么重大的过错,如果此时唐德宗将李怀光问斩,那么他无疑将会背负上昏君的骂名。
思索良久后,唐德宗决定试探一下李怀光对他的忠心,于是便命人赐给了李怀光一块“免死铁卷”。
令唐德宗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一次上次,让本无反意的李怀光起兵造反。
03 赏赐竟是谋反的借口
李怀光接到唐德宗给予的赏赐之后极为震怒,并且还将免死铁卷扔在地上叫骂道“免死金牌,都是赏赐给那些有罪之人保命的,我守卫边疆,更是救皇上于危难,我何罪之有?既然皇帝已经不信任我了,那我就直接反了算了。”
于是,在刚刚接到赏赐后不久,这位警惕的将军就立即纠集部下造反。
开始时李怀光的军队战力强盛,鲜有敌手,但是后来随着那些看不惯李怀光的朝臣们纷纷动用自己的能力瓦解李怀光的士兵。
此外,再加上唐德宗的早有准备,致使李怀光反叛不久就被诛灭。
单单从唐德宗的赏赐,就能看出皇上要对自己下手,李怀光的警惕性不得不说是很高的。
可他忽略了一点,历朝历代功高盖主、恃才自傲的大臣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