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能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开创明朝,仅靠他一人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明朝开国功臣中仅有少数人能够有所善终,朱文正很不幸站在了多数人的队列中。以少胜多为朱元璋奠定帝业,出任大都督总揽军权,叔侄猜忌导致猛将蒙尘,朱文正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绝路的呢?
一、气度非凡,委以重任
“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朱元璋的父母、兄弟先后去世,为了苟活,朱元璋不得与尚在的亲人们被迫分开,各自逃生。然而等到朱元璋已经小有所成时,再得到只有与亲人们阴阳相隔的噩耗,也是因为这段经历,让朱元璋格外珍重仅存的亲人们,侄子朱文正就是其中之一。
大嫂带着朱文正来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还未出生,朱元璋和妻子马氏将朱文正视为己出。事实证明,夫妻俩养孩子是有一手的,朱元璋草创期间,朱文正不仅在战场上勇武过人,还沉稳善谋,哪怕屡建奇功也不敢贪功倨傲,而是劝叔父说:“叔父成大业,何患不富贵。爵赏不私亲,何以服众?”
至正十六年(1356),攻下集庆路是朱元璋飞黄腾达的重要转折点,朱元璋的身份地位直接从受人打压的将领拔高到了枢密院同佥,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军事机构副领导人,此后更是被封为吴国公。作为朱家的“嫡长孙”,也是除了朱元璋这一脉之外唯一活下来的男丁,朱文正在此时大放异彩,被朱元璋封为同佥一职,以示器重和厚望。
二、四面环敌,名动天下
但朱元璋的处境并未因为封王而有所好转,在他的身边不仅有元军,还有张士诚、陈友谅这两大劲敌。不只有朱元璋想要开创帝业盛世,陈友谅也是野心勃勃,两人当上邻居后屡次有摩擦,陈友谅甚至扬言要与张士诚合作共同灭了朱元璋。
当然了,要是朱元璋是个软柿子的话,他就不会成为日后的明朝开国皇帝。在与刘基合谋一番后,朱元璋派部将康茂才向陈友谅诈降,自恃兵力强大的陈友谅没有多想,结果被朱元璋设伏大败,连丢大片领地。由于张士诚的突然进犯,使得朱元璋损失了一鼓作气灭掉陈友谅的大好机会,这就是群敌环视的弊端。
张士诚的突然介入以及后来投靠元朝都让朱元璋颇为头疼,就在他跟张士诚打得有来有回时,陈友谅又卷土重来,六十万军卒势如洪水猛兽,一眼望不到边的巨舰更是令人胆寒,而与之相对的朱文正兵不过十万,还被下了“死守”的命令,能依靠的只有坚城和自己。
洪都之战,陈友谅倾尽家底,朱文正又何尝不是以命搏命,双方鏖战近三个月,血流成河。自始至终,朱文正都清晰地认识到叔父朱元璋不仅还在和张士诚作战,还得积蓄实力才能和陈友谅对上,他要做的是死死守住洪都城,甚至尽可能削弱陈友谅的实力。这一战,朱文正打出了自己的威名,也为朱元璋建立帝业奠定了基础。
三、叔侄猜忌,郁郁而终
洪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被誉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因此受到朱元璋的重视。在朱文正镇守洪都之前,洪都因为守将叛乱丢过一次,为了守住这个军事重镇,朱元璋以侄儿为大都督,并在陈友谅来犯时命朱文正死守洪都,且短时间内没有援军。
“以洪都重镇,屏翰西南,非骨肉重臣莫能守”,朱文正的任务很重,他不仅要面对七倍于己的敌人保住要地,还得做好全军的思想工作,可能包括朱文正自己在内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成了“弃子”,所以朱文正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有向张士诚写投降信的动机。
侄儿认为叔父为了帝业抛弃了自己,叔父发现了侄儿背叛自己的证据,在不明真相的猜忌下,朱文正一改常态,为自己有功无赏感到愤怒,朱元璋则怒火中烧,遣使责骂后又亲自来抓侄儿回京,并将其软禁。由此可见,哪怕再亲密、再信任的关系,一旦牵扯到了权欲,结局都很难看。
在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后,本应继续为大明朝的建设再创辉煌的朱文正死了,他不是马革裹尸死在战场,而是在被唯一的长辈亲手囚禁后郁郁而终。对于朱文正的死,朱元璋的心底想必是遗憾和悔恨吧,他没有放过侄儿,却许诺侄儿的后代世代为王,靖江王爵共传十四代,也算是大明朝的独一份恩宠吧。
洪都保卫战之前,朱文正已经是大都督了,可谓是朱元璋之下而万人之上,一战成名后,朱文正封无可封,如果此时的他放下兵权,安静等待一个闲散王爵的封号,或许不会英年早逝,但他肯定是不甘心的。然而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看,此时的他自己都还尚未称王,肯定不对侄儿有进一步的封赏,此后朱文正写“投降信”、居功自傲的表现,让朱元璋怀疑长子朱标不能在自己去世后压制住朱文正,于是不惜杀掉侄儿以除后患。若不是帝王家的无情,朱元璋也不会痛下杀手,朱文正的错也并非无可挽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