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北宋为何把都城设在河南开封?

北宋为何把都城设在河南开封?

北宋一朝,都城为现在的河南开封,而对于这个选址,有不少人均认为“十分糟糕”,是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说开封地处平原,除黄河外无险可守,一旦被敌军突破防线,就会出大问题。

那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事实上还真有一定道理。

但问题是,既然我们现代人都看到了这一点,难道古人就看不明白吗?实际上并非如此,早在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之后,就明确指出,开封作为永久性都城,并不是太合适。

而他的观点,与上述说法类似,同样也是认为开封无险可守。

并且,当时的赵匡胤认为,作为永久性都城,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得“据山河之胜”,大致意思就是利用地势,“以安天下”。

所以在当时,赵匡胤已经有了迁都的想法,甚至一度要在洛阳和长安之间,挑选一个出来作为新的都城。

但我们都知道,一直到北宋灭亡,都城始终都在开封。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在开国之初就已经有了迁都的想法,为何最终却没迁成呢?另外,在赵匡胤之后的北宋皇帝,又是为何非得把开封当做都城所在而不挪窝儿呢?

就这几个问题,我们一一进行分析。

先说赵匡胤为何会放弃迁都。

赵匡胤放弃迁都,可以总结为不得天时,不得地利,也不得人和。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黄袍加身,随即返回开封(当时叫东京开封府),经过一系列操作,最终登基称帝。

登基之初,自然是先以后周的国都东京开封府为大宋国都。

但在登基不久,赵匡胤就提出,开封作为永久性国都不合适,因此,就有了迁都的想法,而他当时的先具体思路,就是往西。

“吾将西迁者无它也,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赵匡胤

往西去哪里呢?结合赵匡胤“据山河之胜”的标准,那最好的选择,自然是有邙山及八关为屏障洛阳,以及据关中“形胜之地”的长安。

长安自不必说,汉、唐一直在这里定都,且就地形来说,是最符合赵匡胤要求的,而洛阳所说在地形上稍微次点,但也算是有险可以。

所以,赵匡胤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

甚至,赵匡胤还在开宝九年(公元756年)一度率众臣“西幸”,目的就是考察,到底是迁都到哪里好?并且为此还特意召开了会议,让大臣进行探讨。

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赵匡胤会执着于迁都呢?

当然,赵匡胤想迁都的第一个动机,就是前文提到的他想找一个能“据山河之胜”的地方当做国都,毕竟开封的地势也确实是无险可守。

而除了这个动机之外,个人认为,赵匡胤执着于迁都,还有另一重意思。

北宋立国后,赵匡胤的弟弟晋王赵光义,权势在不断的扩大,尤其是在开宝六年时,随着赵匡胤的心腹赵普被罢相,赵光义便成了北宋朝堂上地位和话语权仅次于宋太祖赵匡胤的人。

但久而久之,赵匡胤的权力,必然会受到赵光义的挤压,而对于这一点,相信赵匡胤心里是一清二楚。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匡胤就想到了迁都。

之所以会想到这个办法,是因为当时赵光义的主要势力,集中开都城开封,并且他本人也一直担任着开封尹的职务,因此就开封城内而言,赵光义的追随者颇多,故而地位极为崇高。

高到什么程度呢?当时京师开封的民众就常说,“好一条软绣天街”(暗指赵光义排场之大)。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赵匡胤来讲,他必然不愿意看到弟弟的权力超越自己,更不愿自己的权力被弟弟挤压。

但是若是直接对弟弟动手,赵匡胤没有必胜的信心。

要知道,赵光义当年可是亲身参与了陈桥兵变,他知道皇位是怎么来的,所以,一旦赵匡胤强行对弟弟动手,那赵光义再来新版的“黄袍加身”,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就得想个不显山不露水的稳妥法子。

而迁都,则是一个好办法,为什么呢?不管是迁都到哪里,那么就意味着,可以“另起炉灶”,同时也可以借迁都来洗刷内外人事,重新建立和培养自己的势力。

因此,找一个险要的地方当新的国都,是老赵想迁都的一个原因,而另一方面,则是想摆脱弟弟赵光义,重新把权力完全抓在自己手中。

不过可惜的是,老赵的想法和计划并没有成功。

在召集群臣商议迁都之事后,赵匡胤首先提出的第一个方案,是把国都迁至洛阳,但刚抛出方案,就遭到了大臣的强烈反对。

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是时任起居郎的李符,他向赵匡胤上书,提出所谓的“迁都八难”,逐一对迁都洛阳的方案进行了反驳。

“京邑凋敝,一难也,宫阙不完,二难也,郊庙未修,三难也,百官不备,四难也,几内民困,五难也,军食不充,六难也,壁垒未设,七难也,千乘万骑,盛暑而行,八难也”---李符

这所谓的八难,意思很好理解,也非常实际,总之就是,李符把迁都洛阳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想到了。

而从他的话中,其实也透露出一个意思,就是迁都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是搁到现代,我们搬个家都极为费劲,何况是在交通不算太便利,运输不算太通畅的当时呢。

所以,李符之言,也并没有夸大其词,说的也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但对于李符的劝谏,老赵并没有听进去,当时他人在洛阳,甚至还想直接住下来,以表示自己非得迁都的坚定态度。

看到老赵如此坚定,大臣们也不敢说什么,而在这个时候,赵光义上场了。

史料记载,他“叩头切谏”,意思就是磕着头强烈劝谏,希望哥哥不要迁都洛阳,而老赵就说,不迁洛阳可以,等以后再稳定些,那就“当迁长安”。

好嘛,不让你迁洛阳,是想在开封呆着不动,结果你又整出一个长安,因此,赵光义当时就询问哥哥赵大,为啥非得想迁都。

当然,老赵肯定不会说,这都是为了防着弟弟你啊,所以,他就回答,是想找一个地势险要,有险可以的地方当国都,以保长治久安。

而在老赵说完后,赵光义说了一句“诛心”之语,当即就整的老赵无话可说。

“在德不在险。”---赵光义

啥意思呢?就是说,你想要长治久安,不在于国都的地势险要与否,而是在于德行,进一步讲,没有德行,你就是把国都放在更险要的地方,那也是白搭。

说完,赵大无言以对。

而看到包括赵光义以及众大臣都如此强烈反对,因此,赵匡胤也知道,强行迁都在当时来说未必是件好事,所以,他就不得不暂时打消了迁都这个想法。

但是,只是暂时,他内心深处,依然希望有机会能迁都别处,离开开封。

不过,天不遂人愿,老赵没能等来这个机会,因为在这次召开关于迁都事宜会议的之后,也就是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离奇去世,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老赵只能抱憾终身,放弃了他的迁都想法。

如果,老赵还能再活几年,同时利用这段时间,把受到五代战火摧残的洛阳或者长安进行修缮,并把相关的后勤工作安排到位,另外进一步的收拢权力,那么,他说不定还真能在有生之年,完成心中的这个迁都愿望。

但可惜的是,这些他都来不及去做,所以这也是为何说他在迁都这个事情上,不得天时、地利以及人和的原因。

再说赵匡胤之后的北宋皇帝,为何非得在开封挪窝儿。

前文提到,赵匡胤是因为不得天时、地利以及人和,所以被迫把开封当国都,而在他死后,剩余的北宋皇帝,又没有想过迁都至别处呢?

答案是没有,一直到靖康之变发生,北宋的皇帝都没有想过搬家这事。

赵光义自不必说,他本身就反对迁都,所以在他这一任,肯定不可能迁都,而剩余的北宋其他皇帝,同样也没有想过。

这问题就来了,开封的地势我们已经做出介绍,除有黄河这个一个天险外,算是无险可守,就算赵光义是因为自己的势力问题不想迁都,为何其他的北宋皇帝也不想呢?

而延伸出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开封究竟有什么好处,以至于北宋一朝,没人想挪窝儿呢?

要知道,自打靖康之变发生后,一直到现在,对于北宋定都开封而质疑的声音就不绝于耳,甚至在南宋时期,就有人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反思。

比如在南宋初期,就有一个叫做郑樵的史学家,由于他经历过靖康之变,因此对于这场祸乱,他的认知更为深刻。

他就提出,靖康之难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宋“因循前人,不易开故”,意思就是非得继续使用后周的国都开封当都城,以至于无险可依,这才让金兵轻易南下。

还有,明清时期,也有学者认为,河南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就是“四战之地”,所以定都在河南,尤其是开封,自然“岌岌可危”,乃是取“必亡之势”。

更有甚者,还拿出北宋和金举例,直接了当的指明,说打天下必须把开封握在手里,但坐天下,就千万不能当都城,而北宋和金的灭亡,就是把都城定在开封的原因。

到了近代,这种说法,同样大为盛行,总之就是,大部分说法,都把北宋亡国归结于定都在开封这个因素上。

严格来讲,这些个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但过于片面。

开封作为国都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我们一直说的无险可依,但是,其也不是没有一点优势。

首先就是“利战”。

北宋与汉、唐不一样,汉唐时期,北方尤其是河北,均握在自己手里,整体国家的边境,要往北去的多。

但经历了五代十国,尤其是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拱手让出后,到了北宋时期,河北大部分地区,都归辽国管辖。

这么一来,北宋北部的边境线,就必须往南压。

如果在汉唐时期,北方可以凭借天险或者要塞,分兵把守以据外族入侵,但在北宋,天险没了,要塞在别人手里,你让他怎么拒敌于门外?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以人为险。

也就是说,北宋必须在北边建立一个以大量人为基础的防线,以拒入侵,而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把国都定的离防线太远,势必就造成朝廷中枢对于前线不能第一时间把控。

要知道,宋朝“抑武”的方针,是立国之初就定下的,而作为北宋的皇帝,放心把大量的兵力以及指挥权,完全交给前线的大将吗?

当然不放心,所以,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国都的位置,定的离前线更近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快速获取前方信息,传达作战指示。

而开封,刚好符合这个要求,既不算离前线过近,也不算太远,真有什么事,朝廷也能迅速反应。

更重要的是,对于前方的状况,朝廷能了如指掌。

而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开封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利养”。

什么叫“利养”呢?北宋时期的开封,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漕运的方便,当时开封有四河可以漕运:即汴河、黄河、惠民河、广济河。

其中,尤其是汴河,在当时可以称作是南北水运交通干线,是南北交通大动脉一样的存在。

而漕运方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能保障快速的运输,而快速的运输就能保障有充足的粮食,而有了充足的粮食,才能够维持庞大的军队。

而能维持庞大的军队会干什么?自然是保卫国家边疆了。

另外,漕运的方便,同样也有利于民间商贾的交流,别的不说,《清明上河图》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上面堪称当时国际大都市的繁华汴京,就是最好的证明。

既利战,又利养,这就是北宋皇帝为何非得把开封定为国都,而不愿意挪窝的根本原因。

不过话说回来,北宋的皇帝,也不是不知道开封无险可依的弊端,他们也不傻,所以终北宋一朝,几个皇帝没事就加固开封,最终修成了坚城一座,加上在开封以及周边囤集了大量军队,目的就是想通过人为的加持,让开封抹去地势上的短板。

所以这么看来的话,北宋皇帝不愿意挪窝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不断加固的开封城,以及大量的军队把守有很大的信心而致。

而最后一个问题,既然开封是坚城一座,也有大量军队护卫,为何靖康之变还会发生呢?

实际上,有一个历史小常识,北宋靖康年的开封城,并不是被金兵攻破的,而是从内部被打破的。

金兵围攻开封,前后有两次,第一次,是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完颜宗望渡过黄河后,围住了开封城。

但结果,因汴京守御使李纲抵抗得力,完颜宗望而未能破城,期间,种师道还率领十万西军赶到了开封城。

不得已之下,完颜宗望撤军。

但在完颜宗望撤军之际,因朝中投降派占据上风,导致种师道和李纲的“武力护送”金军离开,顺便“痛打落水狗”的计划破产。

甚至,就连种师道之后为了补救,提出的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之计,也在投降派的干扰下失败。

最终,种师道郁郁而终,李纲则被外调。

到了金兵第二次围困开封,宋钦宗干脆不启用主战派李纲,而是把战、守、和的权力,均授予宰相何栗。

而何栗一边暗中向完颜宗翰求和,一边又把希望寄托在妖人郭京身上,迷信所谓的六甲神兵,就连当时的宋钦宗也信了这一套,居然安排郭京守城对阵金兵。

结果可想而知,郭京眼看失败,当即逃走,一同守城的张叔夜虽说死战,但奈何大势已去,最终,开封外城被金兵攻破。

到了外城被破后,宋钦宗慌了。

最终,在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的故意“戏弄”下(即不立刻攻下开封,而是佯攻恫吓),同时释放出想要议和退兵的信号,果然,慌成一团的宋钦宗上当了。

他放弃了坚守抵抗,也放弃了继续等待援军,而是主动出城向金兵摇尾乞怜,这么一来,主动权便全部落在了金兵的手中。

而掌握了主动权,金兵自然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因此,开封城便不攻自破。

说白了,靖康之难的发生,不是说城池不坚固,也不是说其位置不险要,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人身上。

按照当时宋钦宗以及他爹宋徽宗的德行,别说是把北宋的都城定在有险可依的长安或者洛阳,就是定在珠穆朗玛峰上,照样也是白搭,该破城还得破。

最后就是总结。

归根结底,北宋把都城定在开封,主要是因为结合北宋需要面对的局势,开封“利战”和“利养”的优点,能满足要求,至于说北宋亡国是因为都城位置选的不对,这种说法过于片面,都城在哪里只是外在因素,更多的因素还是人,人不行,怎么都不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都城,洛阳,赵匡胤,赵光义,问题,河南,开封,国都,弟弟,迁都,故事传记,老赵,赵匡胤,赵光义,开封,北宋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都城,洛阳,赵匡胤,赵光义,问题,河南,开封,国都,弟弟,迁都,故事传记,老赵,赵匡胤,赵光义,开封,北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都城,洛阳,赵匡胤,赵光义,问题,河南,开封,国都,弟弟,迁都,故事传记,老赵,赵匡胤,赵光义,开封,北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