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代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到底是干嘛的?哪一个势力最厉害?

明代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到底是干嘛的?哪一个势力最厉害?

明代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到底是干嘛的?哪一个势力最厉害?

首先,在介绍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三方势力并不是同一时间出现的。

锦衣卫是最早出现的,头牌老大,其次是东厂,最后才是西厂。

虽然我国现代电影质量参差不齐,但有一些电影还是可以反映历史时间的。

最出名的当属《龙门飞甲》这部电影,就可以反映东厂和西厂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话,下面我们开始为大家介绍详细的三者。

锦衣卫的出现很早,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牵制百官,让自己实现大权独揽,所以大量启用锦衣卫。

“拱卫司”就是锦衣卫的前身,同样也是明太祖的手笔。

后来“拱卫司”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可以掌管“仪鸾司”,还全权负责皇帝的仪仗和侍卫,并改称为“亲军都尉府”。

锦衣卫则正式出现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几乎是由“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合并而来。

PS:当时“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还存在,只不过里边的人才都被抽调到了“锦衣卫”。

从本质上讲,锦衣卫就是皇帝的内事近卫,负责守卫皇帝的安全,但因为“皇家”实在范围太大了,所以锦衣卫的势力范围也逐渐增大,并最终发扬光大。

当明太祖权力欲望膨胀之后,锦衣卫的本质也就发生了改变:

由一个只对皇权负责的“侍卫机构”,变成了监察天下的“军事部门”。

锦衣卫的首领是“锦衣卫指挥使”,他们都是由皇帝最信任的亲信担任,并且不对百官负责,只对皇帝一个人负责,因为他们的权力来自于皇帝。

这个时候的锦衣卫不仅是“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的军事机构,更是有着下级部门(镇抚司)的独立机构。

早期的锦衣卫在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保卫皇室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万历时期的朝鲜战争中,锦衣卫也发挥了很特别的功效,特别是在搜集情报上。

但就是这么重要的锦衣卫的发展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朱元璋在位二十年(公元1387年),因为太子朱标宅心仁厚,而锦衣卫行事又过于血腥,所以明太祖听取朱标的意见,废除了锦衣卫,并将锦衣卫的刑具等全部烧毁。

但明成祖朱棣时期,由于他本身是“篡夺”皇位,所以为了进一步控制朝臣,朱棣不仅恢复了锦衣卫的身份与地位,还将他们进一步发扬光大。

这时的北镇抚司除了“审理案件”之外,其余的所有权力都由锦衣卫接手。

锦衣卫作为三个机构中成立最早的机构,同时也是存续时间最长的机构。

1661年,南明爆发咒水之难,永历帝时期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和掌卫事任子信因此被杀,存在两百九十余年的锦衣卫制度就这么“逃离”了历史的舞台。

而且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清军入关之后也曾短暂恢复过锦衣卫制度,但由于他们并不能掌握大明锦衣卫制度的精髓,所以清朝锦衣卫只存在了短短十个月的时间。

PS:虽然由于《绣春刀》的热播让大家都知道了飞鱼服的存在,但其实锦衣卫在不同时期、不同官职,一共有三种服饰,它们分别是:飞鱼服、莽服、斗牛服。

东厂这个名称其实不怎么严谨,它的全称是“东缉事厂”。

东厂最早设立于明成祖朱棣在位的第十八年(公元1420年)。

相对于锦衣卫来说,东厂的首领都是由皇帝最信任的太监担任的,因此也成了继锦衣卫之后,皇帝最信任的机构。

东缉事厂权力范围更大,几乎相当于:特务机构、秘密警察管理机关以及特别监察大队的总和。

不仅如此,作为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国家特务情报机构,东缉事厂的“手”最远的时候甚至能够延伸到朝鲜半岛。

而且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虽然锦衣卫和东缉事厂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机构,但东缉事厂的权力是在锦衣卫之上的。

PS:因为相比于普通人,没有办法“制造后代”的太监才是皇帝更愿意相信的存在。

而且不仅如此,明太祖之所以能够“谋逆”上位,太监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朱棣投桃报李,给了太监很高的地位与权力。

东厂掌印太监(也被尊称为“厂公”、“督主”等)一般是东厂的首领,他在宦官中的地位排第二名,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

据《明史·明成祖实录》记载,明初时期,东厂只负责“抓人”和“缉事”,根本没有审问犯人的权力。

审问“犯罪嫌疑人”的是锦衣卫的下属机构“北镇抚司”,但到了明末,由于历代皇帝对太监的信任,太监的权力逐渐失控,并出现了自己掌控的监狱。

明代后期,宦官权势滔天,不仅可以派人旁听锦衣卫审问罪人,更可以在朝廷的各个机构都设立监督人员,全面监视官僚的行动。

与宦官权势滔天的情况相对应,朝廷百官的情况就有些苦不堪言了。

第三、西厂

关于“西厂”,它的轨迹几乎可以用这么几个字来形容“出道即巅峰,却又昙花一现”。

西厂的存在在大明历史上非常曲折,但每一次出现都会搅动天下局势,让天下出现一场血雨腥风。

明宪宗成化年间,西厂短暂出现了五个月,但在这五个月里,西厂的权势超过了东厂。

或许由于西厂太监行事过于“夸张”,所以明宪宗不得不把西厂撤销,但只隔了仅仅一个月,西厂就再度开始了“昙花一现”。

明武宗继位之后,出现了一个权势滔天的大太监——刘瑾。

他的出现让宦官势力有了再度复苏的苗头,也让西厂有了光复的希望。

可惜刘瑾并没有“快活”多久,他倒台之后,西厂再次被明武宗撤销。

综上所述,这三者其实都是专属于皇帝的部下,他们的出现也是因为皇权独尊的产物。

锦衣卫主外,西厂和东厂主内,双方本来没有什么区别,也互不相属。

但由于东厂和西厂更接近皇帝,“天子脚下多近臣”,所以他们的地位也就相应高一点。

说白了,就是给皇帝几分面子。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明史》《明朝那些时候》《南明》《清史稿》《大明历》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时间,权力,时期,势力,历史,机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锦衣卫,明太祖,西厂,东缉事厂,锦衣卫,东厂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时间,权力,时期,势力,历史,机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锦衣卫,明太祖,西厂,东缉事厂,锦衣卫,东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时间,权力,时期,势力,历史,机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锦衣卫,明太祖,西厂,东缉事厂,锦衣卫,东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