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天下长河:隋唐大运河如何做到?很少大修,也可全线通航600年

天下长河:隋唐大运河如何做到?很少大修,也可全线通航600年

上篇文章,我们说到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虽然通航600年,但是从元朝到明清时期,几乎年年都在修,而且花费钱粮无算。

今天我们就说说贯通南北的另一条大运河——隋唐大运河:

从隋唐统一帝国建立以后,我国运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全国的地位日益重要,最终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

但中国的政治中心始终在黄河流域,而边防重镇又往往在北边。因而加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成为每个政权的当务之急。

水运是最廉价的运输方法,于是在黄淮海平原上修凿纵贯南北大运河成为本时期运河发展的重要特点。

本时期的运河往往是在统一政权条件下开凿的,因此都经过统一的规划,精心的设计,运河的路线、渠道的宽窄深浅都有一定的标准。

在平原上的布局是比较合理的。

由于运河的路线都有明确的要求,因此不能完全利用天然河流,人工开凿的部分较上一时期为多,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有较大的发展。

1、精妙的通济渠

隋文帝统一南北后,建都大兴城(即长安),为了关东地区的粮食和物资输往京师,需要有水运航路。西汉武帝所开关中漕渠,至东汉已经淤废,不得不利用渭水通运。

然而“渭水多沙,流有深浅,漕者苦之”。

于是在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自大兴城西引渭水,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日广通渠。“转运通利,关内赖之”。

广通渠是在汉代关中漕渠基础上开凿的,它的完成又将运河系统的西端延伸到了关中平原。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营建东都(今洛阳市)。将政治中心从大兴(今西安市)迁到洛阳。于是修凿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成为当时的首要任务。

同年即开通济渠,自洛阳城西苑引谷、洛水,绕洛阳城,东流至偃师入洛。这是通济渠的西段,解决了洛阳城下至黄河的水运路线。

再自板渚(今河南荥阳县西北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东流,至浚仪(今开封市)别古汴水而出,折而东南流经今杞县、睢县、宁陵至商丘东南行蕲水河道,又经夏邑、永城、安徽宿县、灵璧、泗县、江苏泗洪至盱眙县对岸入淮,全长600公里,是通济渠东段。

这东西两段连接起来沟通洛阳和江淮之间的通济渠,是隋炀帝所开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段。

隋代以前中原地区通往东南地区的水运通道都,是利用沟通河、泗的古汴水。

隋炀帝时为什么不利用古汴水,而要另开一条通济渠呢?

其原因有二:

一是古汴水先至徐州入泗,再由泗入淮,航线迂曲,所渭“汴水迂曲,迥复稍难”。

而通济渠下游利用蕲水河道直接入淮,航线顺直。

二是今徐州以下的泗水河道经过丘陵地带有徐州洪、吕梁洪之险。

徐州洪在今徐州市区,吕梁洪在今铜山县上洪村、下洪村之间,古时河中有巨石耸立,“悬涛崩漭,实为泗险”,给漕船带来极大危险。

所以隋炀帝时避开古汴水,另辟通济渠新道。

2、隋唐大运河的贯通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为了用兵辽东,在黄河北岸开凿了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据《大业杂记》记载,是“引沁水入河,于沁水东北开渠,合渠水至于涿郡”。

实际上即疏浚沁水下达的河道,再在沁水下游东北岸开渠,引沁水东北流会清淇水入白沟,循白沟故道顺流而下至天津,折入㶟水(今永定河前身),再溯流而上至北边军事重镇涿郡的治所蓟县(今北京城区西南部)。

在通济渠以南江淮间的古邗沟道上,隋文帝时也有修凿。

开皇七年(公元587年)为了伐陈的军事需要,开凿江淮之间的山阳渎,它的流经路线与古邗沟不同,是流经今江淮间运河以东的山阳河,经宜陵、樊川至高邮县境,再北入射阳湖故道。

炀帝大业元年“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自长安至江都,置离宫四十余所”。

这条邗沟经过整治,基本上恢复了东汉末年建安旧道。

大业六年(610年)又开江南河,自京口(今镇江)至余杭(今杭州)800余里。

于是,至大业六年,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今杭州市),总长2000公里左右的南北大运河全线畅通。

炀帝在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坐龙船从江都(今扬州市)北上,经邗沟入淮,逾淮入通济渠,渡黄河入永济渠,直达涿郡行宫。

自大业七年至十年,屡征天下兵集于涿郡,百万大军的粮秣军需,都由南北大运河(后世称隋唐大运河)运到涿郡,实为黄淮海平原水运史上的壮举。

3、唐代对大运河的修补

唐代在隋代南北大运河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一是对关中平原上的运河大有改建和扩展。

唐初武德年间在渭水北岸,筑五节堰,引陇水(今汧河)以通漕,主要是运输陇山木材。后废。在此基础上,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在长安西北、渭河北岸,引渭水向西延伸至宝鸡一带接陇水,名昇原渠,以运陇右木材。

而隋代所开的广通渠,至隋末已经淤废,唐高宗时关中漕运仍利用渭水。

到了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根据隋代关中漕渠的遗迹,在渭水南面开凿了一条漕渠,东流横截灞、浐二水,东流至华阴永丰仓附近与渭水会合;又将漕渠水引入长安城内、望春楼下开凿广运潭,以展览江南各地运来的物资。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时“岁漕山东粟四百万石”至京师,可见当时漕渠的通畅。

在黄淮海平原上运河的规模依隋之旧,并无多大扩建,只是在维护和疏浚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对维持隋代南北大运河的继续通航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武则天时代曾企图恢复古代济水的漕运,在开封县北开湛渠,分汴水注白沟,“以通曹、兖租赋”,这条白沟疑即古代济水故道,但不久即告淤废。直到五代末年又开五丈河才重新恢复古济水的故道。

通济渠唐宋时亦称汴河,是唐宋王朝的生命线。

唐代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河北地区又长期为藩镇所割据,租赋不入中央。唐王朝的经济来源全依靠东南地区,江淮流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政府的“赋取所资,漕挽所出,军国大计,仰于江淮”。汴河成为沟通唐王朝政治中心与东南地区经济重心之间的大动脉。

在唐代对永济渠、江淮间运河和江南运河在增加水源与整修河道方面都有过改建。

唐代后期中原长期陷于战乱,汴河得不到及时的疏浚,逐渐淤废。到了唐末下游淤塞不堪,水流不畅,“自埇桥(按在今宿县南汴河上)以东,汇为汙泽”。直至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多次疏浚汴河,才得以恢复通航。

4、北宋以开封为中心的大运河

北宋政权建立后,黄淮海平原上运河的布局有了新的变化。

北宋建都开封,史称汴京。为了防止重蹈唐末以来地方势力割据的覆辙,采取了“强干弱枝”的政策,在首都建立了庞大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和驻扎大量的军队,这就必须从各地输送大批的粮食和物资以供应京城的日常需要。

所以北宋建国之初就大力发展以汴京为中心的水运交通。

汴河在唐末以后,下游已渐淤废。五代后周显德年间曾几次疏浚河道,修筑堤防,自汴口至淮,舟楫始通。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导索水,会旃然与须水合入于汴”,这是加强汴河水源的工程。

汴河水源主要来自黄河,然而自9世纪以来河患加剧,水源不稳定,所以将郑州以西旃然、索、须等水(今郑州市西注入汴河的支流)导入,以为补给。同年又开闵河,自新郑导洧、潩二水为源,开渠经新郑、尉氏,入开封城与蔡河相接,作为蔡河的上源。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改称闵河为惠民河,东南段称蔡河。后因惠民河与蔡河实为一条河流的两个河段,故有时称惠民河也包括蔡河河段。

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在济水故道上开凿过五丈河,河道自开封城西分汴水东北流,经东明、定陶,至巨野西北60里的济州合蔡镇注入梁山泊,出梁山泊沿着北清河,“以通青、郓之漕”。

北宋建隆二年二月也疏浚了五丈河,以通东方之漕。同年三月因五丈河以汴河为源,泥沙淤淀,不利行舟,遂自荥阳县境内凿渠引京、索二水,东流过中牟县,凡百余里,名金水河,至开封城西架槽横截汴河,并设斗门,引入城濠,汇入五丈河。开宝六年改名广济河。

上述四条运河经宋初疏浚和开凿后,形成了以东京开封府为中心的水运交通网。

《宋史·河渠志》载,汴都“有惠民、金水、五丈、汴水等四渠,派引脉分,咸会天邑,赡给公私,所以无匮乏”。史称漕运四渠。

其中以汴河最为重要,所谓“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5、宋代对大运河的扩建

两宋时期在淮河以南诸运河有所改建和扩建。

淮南的淮扬运河在宋代又称楚州运河、扬州运河,原先漕船由运河北端的末口入淮、西趋泗州的汴口,需要上溯大约有30里淮河的一段河弯,因在山阳县(今淮安)北,故称山阳湾。

这段河湾“水势湍悍,运舟多罹覆溺”。

北宋雍熙年间(公元984~987年),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开了一条名为沙河的运河,自末口至淮阴县磨盘口入淮,长40里,并置堰蓄水通航,避开30里湍急的山阳湾。

然而,从磨盘口至泗州南岸的盱眙县还有100里左右的淮河,仍有风浪之险。

于是庆历年间(1041~1048年)在淮河南岸又开凿了一条从磨盘口至洪泽镇(今已沦人湖中)入淮的人工运河,名新河,不久淤废。熙宁四年(1071年)重加疏浚,次年竣工,恢复航行。元丰六年(1083年)又从盱眙龟山引淮水开渠,在南岸与淮河并行东流,至洪泽镇与新河相接,名龟山运河,全长57里。

此后漕船通过沙河、新河、龟山运河,即可与淮北的汴口相接,大大缩短了在淮河中的航程。

自宋代起,江淮运河大部分河段开始筑堤。原来在江淮之间的运河两岸存在着一系列湖泊,宋以前运河贯湖而过,湖河不分。但邵伯以北地势西高东低,夏秋季节,高宝诸湖承天长以东各河洪水,泛滥东溢;冬春枯水季节又因水量不足而断航。

为防止水流下泄,危及湖东农田及提高航道水位,保证枯水期航运,唐代李吉甫曾筑平津堰;宋景德中,李溥任制置江淮等路发运使,因高邮新开湖水散漫,多风涛,便下令回空的漕船在还过泗州时,装载石块输入新开湖中,积为长堤。

天圣中,张纶“又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旁锢钜石为䃮,以泄横流”,至此,江淮运河的西堤大部分完成。

南宋时,高邮、楚州之间已是“陂湖渺漫,茭葑弥满”。淮东提举陈损之于绍熙五年(1194年)建言:

兴筑自扬州江都县至楚州淮阴县的运河堤三百六十里,“堤岸傍开一新河,以通舟船,仍存旧堤,以捍风浪”。

从此江淮运河始与运西诸湖分隔,位置也较古邗沟稍有东移,这条运道大致上就是今天的里运河。

南宋时建都临安,淛西运河(即江南运河)和临安运河(即浙东运河)的地位更为重要,其云:

“国家驻跸钱塘,纲运粮饷,仰给诸道,所系不轻。水运之程,自大江而下至镇江则入闸,经行运河,如覆平地,川、广巨舰,直抵都城,盖甚便也。”

浙东运河在上虞、余姚境内多次疏浚,“通便纲运,民旅皆利”。

6、隋唐大运河为何可以使用600年?

隋唐宋时代形成的南北大运河,在我国运河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东部平原上运河的开发已达到地理条件上的极限。但是当时的运河网络并非全线同时可以通航的。

例如,曹操为了征伐乌桓军事行动而开凿的泉州渠、新河,事后不久即告淤废。

因为以后西晋末年十六国时前燕慕容皝帅军征辽东,走今盘锦湾海滨“践冰而进,可见当时泉州渠已废弃,北魏郦道元《水经·鲍丘水注》也说:泉州渠“今无水”。

其他淮河南北的一些运河,大都为一时军事需要疏通运行,事后大多自然淤废。

而隋唐时代的南北大运河却在这六百多年内,始终同时可以连贯通航的。

从隋文帝杨坚开广通渠开始,到炀帝大业年间南北大运河全线完成,前后只用了二十多年时间,而且都经过精心设计、规划的,所以经唐宋两代沿用不废,历时600余年。

可见工程设计完全符合自然水系条件。

与魏晋时期不同,本期运河均由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开凿,并在事后有定期的维护,如筑堤、植树固堤、定期疏浚等制度、措施,为元明清时代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维护提供了借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水运,路线,隋唐大运河,长河,大业,大修,全线,河道,沁水,涿郡,故事传记,汴河,运河,通济渠,大运河,渭水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水运,路线,隋唐大运河,长河,大业,大修,全线,河道,沁水,涿郡,故事传记,汴河,运河,通济渠,大运河,渭水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水运,路线,隋唐大运河,长河,大业,大修,全线,河道,沁水,涿郡,故事传记,汴河,运河,通济渠,大运河,渭水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