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24年,是唐穆宗长庆四年。
这一年,唐朝著名诗人,也是我们的老朋友刘禹锡又被调官儿了。
这次,是从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改成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从重庆到了安徽,毕竟离中原还是近了一点。
但对刘禹锡来说,他心中能够施展拳脚的地方,就只有一处:
长安。
没去到长安,哪里都是他乡。
带着这种想法以及对朝廷快要“倒闭”的忧虑,他顺长江而下的路途中写下了很多咏史怀古的诗篇。就包括这一首名垂千古的《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在哪儿?
在今天的湖北省黄石市,山体突出到长江之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也是从重庆到安徽的必经之景。
之所以选择西塞山怀古,也是因为这里让他想到了魏晋三国时期的一段战争。
我们先来读诗,诗读过,再聊这里面的史实和典故。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唐代〕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从诗的第一句能看出来,刘禹锡面对西塞山,是怀想起了当初三国末期,西晋派当时的益州刺史王濬从成都出发,沿江而下灭掉孙吴的那一场战争。
两个关键的地点,是益州和金陵,也就是今天的成都和南京,其间必经之路,便是这座长在江中的西塞山。
也因此,刘禹锡看到这座地标性质的西塞山,自然就联想到了曾经发生在长江上的战事。由此又想到了如今朝廷的堕落以及自己的处境,千万感慨之下,写下了这首《西塞山怀古》,怀的不仅是古,更是自己的生平。
开篇两句点题“怀古”,写明史事。
王濬建造的大船从益州出发,金陵上空自古吹嘘的帝王之气,也就黯然失去了风采。
据史料,王濬当时建造的楼船,其上以木头筑起城楼,每船能够容纳两千多人。它的巨大尺寸和宏观模样也就可以想见。
在如今进攻之下,早已腐败的孙吴当然抵挡不住,那所谓的王气在其大军之下,也不过是个笑话。
第二句仍然写历史,不过剪切的很好。刘禹锡并不写西晋灭吴的具体过程,而是选择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点。
第一,是东吴末帝孙皓布置在江中的铁链与铁锥。还记得我初中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这种防御措施是很有些魔幻感觉的。一个堂堂大国,怎么能够指望“死物”来为自己防守呢?
后来,当然也不出所料。王濬用火很轻松的破掉了铁链,一路沿江而下,直取都城。这也引出了刘禹锡剪裁的第二点:孙吴投降。
一只白旗,晃晃悠悠在石头城里面升起,宣告着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结束。很有画面感,也很让人感慨。
后面半首诗,刘禹锡从怀古转向现实。
首先是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人活着,总是免不了缅怀历史。可历史毕竟已经逝去,唯有青山绿水,万古长存,成为人们纪念历史的依靠。
这里的“伤往事”,对应前面怀古的主题,而“山形依旧枕寒流”,则是说亘古不变的西塞山,仍然突出在长江之中,漠然看着这红尘里的变幻莫测。
最后两句呢,则是自己与历史的对比。
自己,是四海为家。西塞山,则是芦荻萧萧。
刘禹锡因为变法失败被贬官,在四处漂泊,一待就是23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连白居易都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
而曾经的金陵呢,恐怕比自己还要可怜。破旧的前朝营垒,野蛮生长的野草野花,历史的尘埃将前朝的繁华奢侈完全掩盖。
剩下留给后人的,唯有一座山,一条江。
还有那抹不去的哀思,那不被后人记得的历史教训。
这首诗很厉害的一个点,在于对孙吴的批判上面。
点出了孙吴政权安于“王气”的不作为;点出了孙吴防御措施的可笑;点出了孙吴急于投降的可悲。
说到底,还是在影射当代,希望唐朝的君主能够吸取孙吴之教训,奋发图强,中兴唐朝。
可惜,历史没有如他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