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唐朝最悲剧的诗人,我想孟浩然应该榜上有名。
这位老大哥啊,以诗名闻天下,他是唐朝山水田园派的扛把子,和王维并称“王孟”,他是诗仙李白的偶像,李白为其作诗多首,还直接以诗表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然而就这样一个大诗人,在仕途上却一言难尽,要问为什么,用现在话来讲,就是情商离线,得罪了顶头上司。
一生失意之诗
彼时,孟浩然经历了第一次进京赶考,以失败告终,悲愤之余,还有一肚子牢骚,就写下了一首诗: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是孟浩然的名篇,有人评价说这是孟浩然“一生失意之诗,千古得意之作”。为什么这样说呢?
据《唐才子传》记载,大致就是说,已经入朝为官的王维,邀请孟浩然到办公室聊聊天,正巧玄宗皇帝视察,你一介布衣不能冲撞龙颜啊,孟浩然就躲到床底下去了。但是王维心中也忐忑,这要不说实情,万一被皇帝知道了,那不是欺君之罪吗?
于是他就老实交代了孟浩然在床底下的事。
玄宗说:这多大点事儿呢,孟浩然的大名我也听过,你出来给我吟两句诗,如果真如传闻中那么好,你的工作我来安排。
于是孟浩然就吟了这首《岁暮归南山》。
皇帝听到“不才明主弃”当时就急了,说你好家伙,你自己考试考不上,又不找门路,现在当不上官,倒来埋怨我抛弃了你。我问你:朕是那种不识良才的昏君吗?
越说越气,玄宗也傲娇了一把,指着孟浩然鼻子:你不是要“南山归敝庐”吗,行,那你归敝庐去,至于当官儿嘛,嘿嘿,当你先人板板!
王维听完扶额流汗,心想: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哦豁。
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面试,孟浩然玩脱了。
古代读书人,讲的就是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就是个学而优则仕,孟浩然倒好,修身齐家做到了,学而优做到了,治国平天下、入仕这条路,算是走到头了。
所以说,这是孟浩然的“一生失意之诗”。
千古得意之作
自然是说这是一首千古名篇,也确实如此,到现在1000多年过去了,我们还能读到这首诗,而且将其视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好已经无需多言。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北阙代指朝廷。孟浩然第一次到长安参加考试,不是落榜了吗?心灰意冷发牢骚可以理解,但孟浩然这简直是赌咒发誓了:我孟浩然发誓,就算死都不会再参加科举了,我今天就去山中当个隐士。
当然,“真香定律”这种事儿,又有谁能逃得过呢?得罪皇帝这回,是他第二次到长安准备参加考试。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我可能是真的没啥才能吧,所以英明的皇帝看不上我,可能是因为我体弱多病吧,朋友们也都疏远了我。
这一联说实话有点过了,不怪皇帝生气。而且假如我是王维,我堂堂朝廷命官,不顾旁人闲话,让你一介布衣到我办公室喝茶,还有机会把你引荐给皇帝,你自己把握不住机会,反过来说我疏远了你。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一联诗得罪了两个人,一个自己的顶头上司,一个愿意帮扶自己的朋友,咱就是说孟浩然这情商吧,可能真的有点不在线了。
当然,这只是玩笑说法,孟浩然写这诗,是一种自嘲,只是有点不合时宜。
最后两联就是纯粹的牢骚了,我已经老啦,感受不到春天般的温暖啦,每天夜里独自在床上辗转难眠,透过窗户看到轻松明月,哦不,看到的是空虚寂寞。
仔细品味的话,这就是一首牢骚诗,假如你正巧考场、职场失意了,读这首诗可能会升起一些同病相怜的感慨吧。但真要说这首诗有多好,也不尽然。(个人体会,不杠)
诗好不好,要看时代,还要看跟谁比。
孟浩然生活在由初唐到盛唐的转折点,格律诗虽然经历了四杰等人的铺垫,但李白杜甫还没有登场,格律诗的发展还需要点时间。此时孟浩然这首五言律诗《岁暮归南山》,已经算得上是时代的佼佼者了。
所以说,这是孟浩然的“千古得意之作”,跟同时代的王维相比,能打得有来有回,但如果要把杜甫这种bug放在一起比较,就差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