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期的诗坛上,虽然没有了盛唐时期的那种鼎盛恢弘、全面繁荣的气象,但是依然有许多优秀的诗人,而令狐楚就是中唐时期诗坛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的骈体文和诗文尤为出色,被公认为当时“文坛三绝”之一。
令狐楚的先祖令狐德棻是初唐著名学者,在文史方面就有颇高的建树。
令狐德棻在唐高宗时期任弘文馆学士,晚年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著述上,但凡国家有修撰史书之类的文化工作,他都无不参与,令狐氏也成为唐朝的功臣之家。
令狐楚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仕宦之家、书香门第。
令狐楚少年时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他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时人评价其诗“宏毅阔远”,尤其擅长于绝句。
由于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令狐楚更是被称为“一代文宗”。
令狐楚在中唐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同样表现出杰出的处理和应变能力,曾累官至宰相,唐代诗人温庭筠有《戏令狐相》诗:“自从元相(丞相,指令狐楚)登庸后,天下诸胡尽带铃。”
令狐楚少而好学,进士及第
令狐楚祖籍甘肃敦煌,766年出生于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父亲在太原府担任功曹,幼年时期的令狐楚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从小聪颖异常,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五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文章。
年少的令狐楚好学,这与他的家庭教育,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因为他的家庭就是典型的书香门第,文学素养是一脉相承的。
元代文学家辛文房在《唐才子传·卷五》中也有相同的记载:“
楚(令狐楚),字壳士,敦煌人也。五岁能文章。贞元七年尹枢榜进士及第。
”
唐德宗李适贞元七年(791年)冬天,26岁的令狐楚考中了进士,进入大唐公务员的序列,他在进士科策第中的诗作就是这首《
青云干吕
》:
郁郁复纷纷,青霄干吕云。
色令天下见,候向管中分。
远覆无人境,遥彰有德君。
瑞容惊不散,冥感信稀闻。
湛露羞依草,南风耻带薰。
恭惟汉武帝,馀烈尚氛氲。
“干吕”是入吕的意思。古代称
律为阳,吕为阴,所以“干吕”即是阴气调和的意思,也寓指太平盛世。
《海内十洲记·聚窟洲》:“臣国去此三十万里,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者,中国时有好道之君。”
这是一首应制诗,
诗题“青云干吕”本身就是带有吉祥的寓意和征兆,诗中也体现了令狐楚少年时的意气奋发,年少有为的豪情壮志,以及报效国家的一腔热忱。
学而优则仕是学子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终极梦想,从令狐楚的《青云干吕》诗中能看出来
他对于美好未来的期盼和一腔报国热血,以及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和平以及盛世的渴望。
进士及第后,令狐楚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宏文馆校书郎,在唐代属于正九品上的官职。校书郎是管理国家藏书,从事图书校刊、订正书籍讹误的官职。
校书郎官阶虽然不高,但是要有专业的知识,尤其是要博览群书,知识储备量要大。
令狐楚在这方面无疑是专业对口,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一工作中
。
有情有义,德才兼备
令狐楚在少年时,王拱就很赏识他的才华,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及第后,王拱第一时间就向令狐楚发出了邀请,此时王拱已任桂林观察使,他希望令狐楚能到自己的府中任职。
王拱担心令狐楚不来,直接向德宗皇帝写了奏折,在皇帝跟前要人,令狐楚有感于王拱的深情厚爱,遂辞掉了校书郎的工作,远赴桂林。
长安到桂林,一路两三千里的路程,这位白衣少年舍弃了温暖舒适的家园,也舍弃了长安城里尊荣的工作,千里迢迢来到桂林。
令狐楚是有情有义的少年郎,他在王拱的幕府中工作了一年,一年中他对工作兢兢业业,没有参加过宴游活动。
当令狐楚收到家书,闻知父亲生病,他辞别了王拱,回到了家乡并州(今山西太原),探望生病的父亲,已尽人子孝道。
令狐楚有情有义,而且是青年才俊,得到了当地官员的青睐
。令狐楚在家期间,先后有李说、严绶、郑儋三位节度使镇守太原,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征辟令狐楚,让他在幕府中工作。令狐楚凭借着什么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呢?原因就是他在品质与才学两方面都很出色。
这样德才兼备且有能力的人,是他们都想得到的人才,节度使都想自己的幕府中多一些有识之士,成为自己有力的帮手。令狐楚在仕途上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路由掌书记做到了节度判官。
为长官们起草文件,代写奏章之类的工作自然而就就落到了令狐楚的身上,令狐楚才思敏捷,写起文件、奏章来轻而易举,而且辞藻别具一格,文笔清新俊丽。
令狐楚在桂林和太原一干就是好几年,他逐渐崭露头角,以诗文著称,这也引起了唐德宗的高度关注,随后皇帝一道圣旨调任令狐楚到长安工作,他的能力和才华需要到更大的平台去展现。
在长安仕途上,由于他出色的表现,而升迁为正四品礼部侍郎(
仪曹郎
),并以诗文著称于世,真正实现了他“青云干吕”的梦想,是实现了他“文雄于边”到“文雄于国”的华丽转变。
令狐楚从年轻时在基层边关任职到晚年从政的历程,可以从他的组诗《少年行四首》中看出来,通过这四首组诗中可以了解一下令狐楚的心路历程和任职的生活轨迹,其实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少年行
组诗《少年行》共四首,是诗人回忆自己青年时期在边州的生活,以及晚年生活的状况与心境。
少年行(一)
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
如今年事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
《少年行》第一首前两句是诗人的回忆。诗人怀着留恋的心情描述了自己青年时期在边塞的生活。边塞生活确实让诗人深深怀念,“放狂”二字写出了他对这种生活的评价,也流露出对这种惬意生活的欣赏之情。
因为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已步入暮年,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是一种怀旧,越是暮年,越是怀念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所以这首诗给人一种感情饱满充沛的感觉。
诗的后两句是真的情景再现,诗句描述了诗人此时此刻的现状和心理,虽然现在已进入暮年“年老无筋力”了,但诗人仍然“犹倚营门数雁行”,仍然想把高空飞行的大雁射下来。
这样的心理描写何尝不是三国时期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尝不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呢,诗人不服老的精神跃然纸上,这两句将诗人的心理描写地淋漓尽致,具体而真实。
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以简洁接近于口语的诗句写出了自己青年时期及现在的生活情形,全诗最后一句含蓄深刻,令人回味。
第二首诗先写作者自己的身世和武艺,后写作者驰骋边塞的马上生活。
少年行(二)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在这首诗的第一句中,诗人开门见山,道出自己的出生地。七个字就有四个字是地名,但在诗句的布局上却又十分巧妙,诗人又把词组“本住”一分为二,让这两个字与地名互相配搭,诗人遣词造句的功夫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句写诗人为博取功名而要苦练一身的武艺,需要纵马驰骋,需要箭法娴熟,从诗句中也能看出来令狐楚是文武双全之人,真可谓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种写法含蓄而委婉,显得非常低调。
后两句描写了自己青年时在秋原纵马驰骋、弯弓射猎的边塞生活。“飞鞚秋原”是有一定难度的事情,在诗人口中成为“等闲”事,说明这种生活是边州的日常,又点出诗人豪迈的气概。
尤其是最后一句中的“独”字与“试”字,风趣的用词中表现出诗人卓尔不凡与气派宏大,确实是“文雄于边”。作名词用的“声”字指明诗人射出的箭是响羽箭,又使这首诗增添了声乐与动感。
诗歌从多个方面塑造了诗人的青年时期形象。个性突出,语言简洁不失优美,也准确地点明了主题“少年行”。
第三首诗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一片爱国热情,抒发了诗人以身报国、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少年行(三)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前两句浓墨重彩地渲染了诗人青年时期出征的豪迈气概,从第二首《少年行》诗中我们知道令狐楚不光诗文出彩,弓马也很娴熟。
“弓背霞明剑照霜”意思是弓箭在霞光中闪耀着光芒,宝剑照耀着寒霜,从诗人随身配备的武器反映出作者平时勤于操练,而不是久疏战阵。
第二句中的“秋风”二字点明了出征的时间节令,“走马”二字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在凛冽的秋风之中,诗人随出征的队伍离开咸阳,奔赴疆场,为国效力。
一二句侧重于描写作者和出征将士的飒爽英姿,又突出表现了诗人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诗的后两句抒发了将士们的决心,此次出征的目的就是为了收复自安史之乱后已沦于敌手的河湟之地,将士们为收复失地而出征,是正义之师、是正义之战。
激越昂扬的诗句将作者和将士们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表达地淋漓尽致,“不拟回头望故乡”,就写出了将士们为正义而战的决心,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后两句诗人抓住了对国土丧失的痛惜,洋溢着挚诚的爱国热情,语言简炼、生动、节奏感强又是本诗的一大亮点。
这首诗的层次分明,情景交融,通过前两句的渲染突出了诗人的英雄形象和报效国家的热情
。
从《少年行》第三首中我们又得知了白衣少年令狐楚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四首诗写作者年老时饮酒的场景,抒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少年行(四)
霜满中庭月过楼,金尊玉柱对清秋。
当年称意须为乐,不到天明未肯休。
第四首诗看似与前三首无关,实际上,这一首与前三首是不可分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一首诗是作者年老时饮酒回忆过往之作。
首句先点明环境,这是一个深秋有霜的清晨,天色微明,月亮已经过了小楼。首句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烘托了全诗的意境。
然后写诗人倚靠着小楼中的柱子,手捧酒杯观赏庭院中的深秋景色,照应前两句,只有深秋才会有霜降。后两句借景述怀,过去的称心如意和快乐早就过去。
前两句描写诗人青春年华已经一去不返了;后两句抒发诗人的暮年情怀,那令人难忘的军旅生涯只能停留在美好的回忆中了。
此刻的诗人只能饮酒,只能“金尊玉柱对清秋”,只能将一生的豪情融入到一杯酒中,所以饮酒到天明也不罢休了。《少年行》前三首和最后一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组诗从几个方面写出了一位有志少年的经历,暮年的令狐楚何尝不具备一颗年轻的心!
仕途并非一帆风顺
元和十五年(820年),令狐楚担任山陵使期间,因亲吏赃污事受到牵连,被贬衡州刺史。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刚刚被召回京师任户部尚书,回到长安不足半年的令狐楚又改任东都(洛阳)留守。
唐代官员以京官为重,东都留守是闲职,远离长安使令狐楚心情怏怏不快,他作下《赴东都别牡丹》一诗。诗作借花开之际表达离别,以细腻的描写表达诗人依依不舍之情,道出了何时才能再回长安的无限感慨:
赴东都别牡丹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诗作是以牡丹为题的离别诗。首句“十年不见小庭花”点明诗作的创作时间背景,以不见家中牡丹花诉说十年离家终于归来。随后说到在牡丹临开之际自己又不得不离开家园,“临到”二字表露出诗人的遗憾之情。
诗人时年已经64岁,十年没有回到京城长安,而归京不足一年,牡丹将要开花之际就要再次离别,隐隐中包含诗人的留恋:哪怕多留几日看到牡丹开花也行呀。其实表达了诗人的依依不舍和对家园的留恋。
全诗以牡丹为题而展开,讲述了一个离家十年刚刚回来却又不得不离开的故事。写作手法含蓄委婉,用笔精炼。
“上马出门回首望”一句中,三个动词的连续使用,一气呵成,连贯动作看似平淡无常,实则是精心提炼,让人读出字里行间的不舍之情、离别之意。
诗人用简单质朴的文字表达出离别时深深的不舍与眷恋,暮年的令狐楚依然要重复青年时壮志凌云的“少年行”。
对青年的提携
令狐楚是当时政坛和文坛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的骈文与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在当时被公认为三绝。
由于令狐楚的声望和影响力,以及他的骈体文风格和写作技巧,因而吸引了一大批的青年学子模仿他的风格,而令狐楚对青年后辈则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和提携。
这其中就有后来享誉诗坛的李商隐,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令狐楚的提携和培养,才成就了李商隐的诗名,也帮助李商隐进入了仕途。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李商隐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幼年的李商隐只得和母亲回到河南故乡,而此时令狐楚正好镇守河阳,他施行善政,体察民情,颇有政绩,而作为一方父母官,发现和提拔人才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李商隐在河阳期间坚持学习,而且他有文学方面的天赋,很小的时候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
在河阳李商隐也崭露头角,这自然引起了令狐楚的关注,他随机将李商隐来到了自己身边,对这位青年才俊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当然也包括文学方面的指导,从此李商隐就一直跟随在令狐楚的身边。
从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令狐楚聘用他作幕僚,到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令狐楚去世,他们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亲密的关系。
令狐楚在病危之际召唤李商隐来到身边,要求他代为撰写遗表,由此也能看出来令狐楚对这位他一手提携栽培的青年后生的信任和重视。
结语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71岁的令狐楚在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上致仕,837年他在山南西道节度使镇上(今陕西汉中市东)去世。
他自称为"
白云孺子
",初入仕途就千里迢迢奔赴桂林的白衣少年,一生奔波在路上的白衣少年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站。
纵观令狐楚一生的诗作《少年行》,就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令狐楚一生著述颇丰,有《漆奁集》 130卷、《梁苑文类》 3卷、《表奏集》10卷,但均散佚。
清朝初年编修的《全唐诗》辑录了50余首令狐楚的诗歌,我们通过结合史料鉴赏诗歌的方法去窥知这位白衣孺子的生活点滴,也是一件快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