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9年,面对强劲对手陈友谅的大军逼近,朱元璋的一位谋士对他说:应该把主张投降和逃跑的人杀掉。这个谋士为什么会这么说?
元朝末年,反元朝的几股势力各自为政,明争暗斗,其中陈友谅和张士诚最为突出;此时的朱元璋还不被其他人所注意。
朱元璋想趁此机会再等鹬蚌相争,朱元璋对自己、陈友谅和张士诚有过认真地分析。
朱元璋认为自己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他会根据各方的势力做出对比,提前布局,他占据长江下游,而他的最大弱点就是水军。
陈友谅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指挥官;他的每一次战役都是随性而为,即兴发挥,这种人很难对付;而且他占据长江上游的湖北江西,兵力最多,训练有素,水军成为他最有力的后盾,在朱元璋认为陈友谅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对手。
而张士诚只靠贩卖私盐起家,肚量小,胆子小,他只会顾及自己的利益,不会管别人。张士诚占据江浙一带,为稳固地位,他对老百姓减免税负,深得民心。
朱元璋还分析,陈友亮和张士诚,他说如果陈友亮有事,张士诚绝对会两眼旁观;但是如果张士诚有事陈友亮一定会拔刀相助。朱元璋的分析确实如此。
所以朱元璋一直在犹豫怎样应对陈友谅,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必须想个万全之策;结果还没想出办法,却发生了一件让朱元璋大为恼火的事。
朱元璋的手下大将常遇春攻克了陈友亮占据的池州,朱元璋只得提前面对付陈友谅。
得知池州失守,陈友谅大惊,计划要夺回来。
而朱元璋通过安排在陈友谅身边的内应知道了陈友谅的计划,提前设伏,导致陈友谅的3000人马落到了徐达和常遇春手里。
杀心比较重的常遇春没有上报朱元璋,就杀掉了已经投降的陈友谅的大部分士兵,只留下几人放走,让这几个人把发生的事告诉陈友谅。
陈友谅大怒,聚集人马,准备攻打朱元璋的老巢应天。
出战之前,陈友谅通知了张士诚,让他带兵夹击,一起拿下朱元璋。
陈友谅带领他的王牌舰队,轻松拿下离太平最近的军事要地:采石;太平是应天最后的屏障采石失守,朱元璋急忙召集他的谋士进行商议,一群谋士主张投降或者逃跑;听着这群平时骄傲自满的谋士的话,朱元璋很恼火。
这时新来的谋士刘基站出来,环视一周,一改往日的懦弱、谦和的态度,对朱元璋说:“应该把主张投降或者逃跑的人杀掉,现在的陈友谅很骄傲,有句话叫骄兵必败,好好筹谋,一定能打败陈友谅。”
朱元璋一怔,刘基自从来到朱元璋手下,众谋士很看不起这个沉默寡言的人,对刘基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一听刘基的话,众人看向朱元璋。
而此时的朱元璋知道和陈友谅的对决,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这一仗,不管谁胜谁败,都必须有个了断。
于是朱元璋开始策划,他认为应该避短扬长。
陈友谅擅长的是水中作战,而朱元璋擅长的是陆地作战。所以为了取胜,必须把陈友谅引到岸上来。
朱元璋聚集大家的意见后,找来了和他一起浴血奋战的各部将领,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陈友谅的水军要打到应天有两个方法,一是从长江进入淮河直抵应天,二是经龙湾直抵应天。
而陈友谅的水军一定会选择利于水军的路线从淮河直抵应天,只是这条路线中间只有一座木桥阻挡,走水路对朱元璋很不利。
于是朱元璋让人把木桥换成了石桥,阻挡陈友谅的舰队。这样陈友谅只得改道,走龙湾,可以利用海水潮汐,陈友谅必须上岸。
另一路从陆地攻打应天,必经龙湾,想办法把陈友谅引到龙湾,龙湾有一片开阔地,到时候让龙湾的守将假装败敌,诱敌上岸。陆地作战,是朱元璋部队的强项。
结果确实如此,陈友谅的舰队被阻挡后,正在商议,传令兵来报,他的弟弟陈友仁带领一万大军大败龙湾驻军后已在龙湾登陆。
闻听此言,陈友谅掉转航头,直奔龙湾而来,此时的龙湾一片风平浪静。
观察许久的陈友谅见没有异常,于是指挥士兵上岸,准备攻打应天。
然而,这一切早被躲在远处狮子山上的朱元璋看得清清楚楚;当陈友谅的大军全部进入埋伏圈后,战鼓声声,几路人马合力厮杀,惊天动地,最终陈友谅兵败,逃回了江州。
而答应陈友谅的张士诚,确实如朱元璋所分析的那样,带了少部分兵力只在战役边缘地带看了一下热闹便打道回府了。
这一战,朱元璋并不想和陈友谅正面冲突,如果不是常遇春提前拿下池州并大开杀戒,这一仗不会提前,谋士刘基的坚持也给了朱元璋一定的信心,最终在各路将士齐心合力下,大举获胜。
这一战,也是朱元璋称帝以来和陈友谅最大规模的一次正面战役,如果水战,朱元璋不是陈友谅的对手,陈友谅之所以战败,在于他太骄傲,太自信。
素材来源于《明朝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