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天的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奋进激昂。图为在广西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无人驾驶车辆在转运集装箱。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近期,河南省尉氏县多家企业开足马力加紧生产,赶制订单,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图为尉氏县一家纺织企业车间里工人在生产线忙碌。 新华社发(李新义 摄)
根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2022年海南省营商环境全国排名前移4位。市场主体增速连续34个月保持全国第一。图为在海南省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待居民办理业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国拥有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内的1.7亿户经营主体。作为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各类经济主体遵循市场规律、熟悉市场运作,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之年,如何坚定信心,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好局起好步?代表委员认为,要加快经济恢复、实现今年发展目标,当务之急是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汇聚奋进中国的强大能量。
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
民营企业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可以用“56789”这组数字来概括: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
“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鼓励大家‘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再到‘两高’报告重点阐述要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快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都释放出了明确信号。”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百斯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强众认为。
截至2022年底,上海每千人企业数量增加到111.1户,全国排名第一。
“上海这几年的营商环境的确在持续向好。”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林凯文告诉记者,比如借助“一网通办”,大幅提升办事效率;再比如,检察院、法院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成立工作小组,与工商联对接工作;尤其是上海要求各部门领导每年进行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深入企业一线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了良性互动的政商关系。
“这十年来,正因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地位作用明显提高,民营企业才能不断做大做强。”王强众告诉记者,疫情三年,虽然企业遭受了冲击,国际订单下降,经营遇到一些挑战,但政府一系列优企、惠企、济企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挺过了难关。
对于未来,王强众有自己的规划:一是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完善全球供应链系统。二是借助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优势,在上海设立研销中心,为覆盖全国市场和服务客户做好基础保障。三是借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放开手脚,创新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共同致富、拥抱美好生活。
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都说‘信心比黄金更珍贵’,信心从何而来?”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工商联主席滕树静认为,关键在于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营商环境,用真招实策提振市场预期。
“实事求是来讲,各地的大型民企、重点民企感受到的营商环境还是不错,但一些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可能就会碰到一些具体困难,需要相关部门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做好服务。”滕树静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一是金融支持,二是要素保障,三是执法检查,四是政策落实。这些民营企业最看重的无非这四件事。”滕树静告诉记者,实地调研中,不少企业家反映,希望金融部门能根据企业类型,提供更为灵活多样的贷款方案或产品,支持其扩大经营;在水、电、气等基本要素上加大保障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各部门在对企业进行合法经营等检查时适当优化流程,为企业营造集中精力抓科研、抓生产、抓经营的良好宽松环境。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各部门都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大家最希望看到的还是这些政策能实实在在地落实落地。”滕树静说。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滕树静建议,一方面要坚持法治思维,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促进市场规则更加公正透明,营造稳定可预期的经营前景,让民营企业专心谋发展;另一方面要处理好监管与市场的关系,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企业相关审批程序,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为民营企业大胆创新创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大家对于未来的经济形势已重拾信心。今年春节期间,文旅、餐饮市场的火爆就是力证。”滕树静称,民营经济对于市场的嗅觉异常灵敏,大家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等大宗产品消费、文旅行业和年轻人青睐的新业态等,蕴藏着新的商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天宇认为,应从宏观调控、政策、金融机构等方面着力。一是确保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用好各项借贷便利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二是通过加大税费支持力度,将中小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纳入减免范围,激发金融机构主动性;同时,广泛开放政务数据,解决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一方面要通过建立专营机构、完善产品体系、尽职免责等各项措施,解决“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普惠定向降准、支小再贷款、普惠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优惠政策,综合施策降低成本,解决“融资贵”问题。
“作为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小微企业的发展定位。下一步,我们将坚决发挥好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主力军’作用。在政策层面,用好用足支小再贷款、转贷款,落实延期还本付息,主动减费让利,推动我行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18条措施’落实落地;在产品方面,针对中小微企业生命周期、交易场景和融资需求,持续推进信贷产品创新,合理设置贷款期限,优化传统贷款流程;在服务方面,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合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拓宽中小微客户覆盖面。”王天宇说。
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那一刻,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香说。
近年来,康为世纪先后攻克了酶原料、核酸提取纯化、基因测序等20多项核心技术。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先后参与起草分子检测相关国家标准2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目前,自主研发产品近千种,多款产品的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水平,产品远销海内外市场。
在王春香看来,过去三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民营企业尚待恢复,需要政府关注和扶持,其中,减税降费就是推动企业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她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将资金‘活水’投入到扩大再生产及创新项目研发上,比如康为世纪全年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优惠近千万元,这些资金我们都会投入产品技术研发。”王春香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2年,康为世纪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2023年,随着新的生产基地启用,先进的GMP标准厂房将使这家高新医药企业如虎添翼,拥有年产值几十亿元的生产能力。“我们会继续发挥自身技术专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消化道肿瘤早筛早诊领域开发出灵敏度更高、适用性更广的精准诊疗产品,为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更大力量。”王春香踌躇满志。
“去年,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据了解,工业品企业普遍反映新产品推广难度大,推广费用多,但推广费用不能像研发费用一样税前加计扣除,这一负担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今年两会,林凯文提交了《为鼓励技术创新增加推广费用税前扣除比例的提案》。他认为,鼓励科技创新,不仅仅需要鼓励研发技术投入,更需要鼓励创新产品推广,为企业减负。新产品推广费可借鉴研发费实行辅助账管理,事前立项留存备查。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包括大量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在内的经营主体,同样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2022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近期,华南美国商会发布《2023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显示,中国依旧是企业投资最青睐的热土,超九成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之一,过半受访企业超过30%的全球收入来自中国,88%的受访企业表示已在中国实现盈利,75%的受访企业计划在2023年增加在华投资。
“外资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利用好外资,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全国人大代表,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VAMA)党委书记、首席运营官欧云飞认为。
自第一台汽车问世起,钢铁就作为汽车车身的主要材料全程参与汽车工业两百余年的多次升级换代。时至今日,面对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安全化的大趋势,钢铁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2014年6月投产的VAMA,是由湖南最大的国有企业湖南钢铁集团和全球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经过两期项目建设,VAMA持续引进世界最前沿的高端汽车板生产技术,近年来效益年均增长124%,去年税收同比增长179%,成为娄底市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娄底先进“材料谷”新兴产业链链长;不断推进汽车板生产标准体系及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建立行业产品标准13个;10余个产品全面替代进口,成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走出国门的生力军。
“正因为国内政策和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在扩大开放、吸引外资上才能实现新突破。”欧云飞认为,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比如依靠娄底经开区牵头、海关及建设局等部门合力打造的“绿色通道”高效同步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工期缩短4个月,大家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加速度”;娄底中院和检察院的“送法下基层”、有针对性地以案说法,让VAMA在合同签订、执行及资金运作中更加规范,增强防风险能力。
按照企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VAMA拟布局三期项目建设,引进并生产包括全球领先的第三代汽车超高强钢和新涂层技术在内的全系列汽车用钢产品,打造具有年产能力400万吨的高端汽车用钢生产基地,满足中国尤其是中南地区日益增长的高端汽车用钢需求。
“让外资在国内更有活力,让国际先进技术在国内更有市场和舞台,也把我们合资企业这些年滚动发展创下的红利继续留在国内,投资扩大再生产。”这是欧云飞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