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封禅?
古人云:“筑土为坛,报天之功。”封禅,就是人间帝王一统天下之后,对天地父母的报答。泰山顶上祭天,叫封;泰山脚下祭地,叫禅。
历史记载,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的有六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与宋真宗。
第一个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秦始皇。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华,南平北越,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觉得功绩超过尧舜禹,要感谢上天,汇报自己的伟大功绩,祈求秦朝万世长存,于是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也使得以后每个君王,都心向往之。
汉武帝刘彻,颁行推恩令,巩固了地方的统一;独尊儒家,首创了汉朝的教育系统;北征匈奴,收复了河西之地,使得匈奴“漠前无王庭”,打通了丝绸之路;并且让“汉”成为民族的名称,在儒生的鼓吹下,特别顺利的完成了泰山封禅大典。
汉光武帝刘秀,作为地表最强位面之子,再一次统一了汉朝,为了感谢天神,也为给自己的正统性加分,也效仿进行了泰山封禅。
唐高祖李治,继承了父辈李世民庞大的政治遗产,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再次扩大了唐朝的版图,在媳妇武则天的枕边风吹拂下,举行了盛大的泰山封禅。
唐玄宗李隆基,不仅让大唐再次姓李,还开创了开元盛世,为了感恩上天,告慰祖先,在泰山进行了封禅。
宋真宗赵恒,与辽国战争中,处于军事优势,为了求和甘愿向弱势的辽国纳贡,每年向辽国送岁币,银子10万两,绢20万匹,美其名曰《澶渊之盟》。签完约的赵恒虽然被一个叫王钦若的大臣说的然闷闷不乐,但他依然觉得这份功绩应该值得标榜,最起码得把这件事给苍天汇报一下,多降下些福祉。于是赵恒做了一个决定,去泰山封禅,毕竟英明神武的帝王都是这样做的。这宋真宗赵恒的脸皮也是够厚的。
向他国缴纳保护费的国君都可以去泰山封禅了,泰山封禅也就变得不再神圣。
元朝是一个非汉族统治的王朝,信仰也有差异,泰山封禅也就不再举行。
明朝朱元璋与朱棣,凭实力能碾压封禅六人组其中的一半,但是有宋真宗赵恒破新了封禅的礼法,神圣的泰山封禅变成了闹剧,朱元璋与朱棣也都不屑于去泰山封禅了。特别是朱棣迁都北京后,为祭祀天地修建了天坛地坛,泰山就更加的落寞了。
清朝入关后,他们的发源地是长白山,虽然乾隆皇帝多次提及封禅,但是在乾隆皇帝眼里,封禅是负面典型。乾隆皇帝在一首名为《登封台》的诗中写道:“登封降禅古来传,总属夸为可鄙旃。造极至今凡六次,无他只谢愧心虔。”
自宋真宗起,泰山在君王皇帝圈层开始失宠,但是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开始大受欢迎,作为五岳之首,以独有的日出美景,吸引着各地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