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堪称古代皇帝中的一代雄主。他结束持续二百年南北朝乱世局面,中原大地重归一统,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巍然崛起。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隋文帝杨坚在皇位传承问题上却犯了大错,让不争气的杨广当上了隋朝皇帝,史称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频繁发动对外战争,兴修京杭大运河。这些举措虽然大方向不错,但因为操之过急,给军民百姓造成了难以忍受的沉重负担,最终引燃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
在众多隋末农民起义军中,瓦岗寨义军一度占据龙头老大位置。瓦岗寨义军在两代首领翟让、李密带领下,立足中原战略要地,先后击败隋朝大将张须陀、军阀王世充、宇文化及等对手,实力不断壮大,在李渊和李世民举起之前,瓦岗军被公认为最有希望夺取天下的头号“种子选手”。
瓦岗军之所以如此强大,与翟让、李密等首领重视人才密不可分。瓦岗寨上,曾经是隋末唐初文武人才的大本营,瓦岗军中的很多骨干,都成为威震天下的将帅名臣。谋臣中的魏征、许敬宗,武将之中的徐世勣、秦叔宝、程知节、张亮、罗士信、王君廓,都是一时翘楚。
瓦岗寨起义覆灭后,这些谋臣猛将各奔前程,但最终绝大部分都被善于识人用人的李世民网罗到麾下,成为唐朝开国将帅。这些出身瓦岗军的将帅,在李世民手下大都混得很不错,徐世勣获封英国公,秦叔宝获封胡国公,程知节获封卢国公,张亮获封郧国公,四人都跻身于凌烟阁功臣之列.
不过,李世民手下瓦岗旧将中,混的最好的并不是秦叔宝、程知节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将,而是一个名气很小的武将。此人名叫郭孝恪,河南许州人。早年出身贫苦,是个混迹乡里的无赖汉。瓦岗军起义后,颇有胆识的郭孝恪投奔到瓦岗军中成为一名头领。
郭孝恪在瓦岗寨众多好汉中,最初很不显眼。与他几乎同时上山的秦叔宝、程知节等人,都成了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他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并未获得赏识重用,一直是。瓦岗军失败后,郭孝恪投奔到李世民手下,才逐渐开始崭露头角。
郭孝恪首次获得李世民注意,是在621年的虎牢关之战中。当时李世民集结重兵围攻王世充据守的洛阳,河北军阀窦建德带领大军前来救援王世充,李世民一时处于腹背受敌、进退两难的困境中。
危急时刻,郭孝恪向李世民献计:“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此是天丧之时。请固武牢,屯军汜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让李世民不要贸然迎战窦建德,而应依托虎牢关有利地形坚壁不出,打持久战。
窦建德远离河北大本营,粮草供应困难,待其粮草耗尽军心动摇,再给予致命一击。李世民采纳了他的建议,最终大破窦建德。李世民对郭孝恪刮目相看,初次认识到他的出众将才。
贞观后期,唐朝经略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是唐朝最大的行政区,辖区包括整个新疆和以及中亚的辽阔疆域,总面积约有300万平方公里。唐朝总面积不过1200多万平方公里,安西都护府辖区就占了四分之一,对于唐朝的战略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世民对安西都护长官的人选非常重视,贞观十六年,郭孝恪被他任命为安西都护,把三百万平方公里国土交给他守护。郭孝恪不负重托,在任期间,运用武力威慑和怀柔之策双管齐下,先后数次击败西域叛乱实势力,为维护唐朝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公元649年,在唐朝征伐龟兹之战中,郭孝恪奋勇冲杀,不幸阵亡,为唐朝热血流干,结束了他的辉煌一生。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