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明代的宦官权力是超过任何一个朝代的,宦官是可以参与朝政的。一般人往往以为明代的宦官不过是宫中的普通贱役,干预政治只是由于后期皇帝的昏庸造成的反常现象,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当然,有不少宦官出自贫家,因为生活困难或地痞流氓而自宫,进入内廷。如果把所有的宦官统统看成无能之辈,不过以阿谀见宠,因宠弄权,则不符事实。创业之处洪武皇帝开始,就让宦官参预朝政,经常派遣他们作为自己的代表到外国诏谕其国王,派遣宦官到国内各地考察税收的事情也屡见不鲜(郑和就是很好的例子)。土木堡之变还有宦官行使军权,权力之大。
明朝宦官机构有十二监分别是: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等十二监,各设掌印太监主管。唯
司礼监
最为重要,职权主要是,批答奏章,传宣谕旨,这是司礼监最重要的职权,
秉笔太监
也在它的管辖范围。
隆庆时期,冯保就被派掌管东厂。东厂是管理锦衣卫的特务机构,乃是皇帝的耳目,根据过去的成例,管厂者必升
司礼太监
。而由于他和大学士高拱不睦,没有能够升任这个太监中的最高职位。直到万历即位,高拱倒台,他才被太后授予此职。他能顺利晋升也是太子玩伴和
秉笔太监
慢慢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到了明中叶以后,宦官作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皇帝每天需要阅读几十件奏章,这些奏章文字冗长,其中所谈的问题又总是使用儒家的经词和典故来加以表达,为弄清其中问题的主次和它的真正含义。所以皇帝必须委派五六名司礼监中的太监作为“
秉笔太监
”,轮播值班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秉笔太监在明代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秉笔太监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他们10岁之前,被送入宫内的“内书堂”,也就是宦官学校。内书堂的教师都是翰林院翰林,宦官受的教育和外边的世家子弟几乎没有不同;毕业之后的逐步升迁,所根据的标准也和文官的仕途相似。有些特别优秀的晋升为
秉笔太监
,其文字水平竟与大学士不出左右。所以他们被称为
秉笔
,如此重要地位,一般都是皇帝内侍。
——清代吸取了明代教训,宦官不能知字
。
皇帝阅读过的奏章,通常都要送到文渊阁由内阁大学士票拟批答。按道理上说,皇帝可以把大学士的票拟推翻而自拟批答。但是不能全盘否定,因为这种就表示了他对大学士的不信任,他会被迫辞职。按本朝的传统原则,为了保持政局的稳定,如果没有特殊事故,大学士决不轻易撤调,上述情况是必须尽量加以避免的。一个精明的皇帝能够做到大学士的票拟永远体现自己的意图,这种微妙的关系又少不了秉笔太监的从中协调。
万历冲龄之际,对国家大事自然不能亲自来做出决定?他只会按照大伴冯保的指示告诉元辅张先生,又把元辅张先生的票拟按照大伴冯保的建议写成朱批。两个人合作简直就是亲密无间,朝政大事看似经过皇上,实则全是两人所为。万历不可能预见到内阁大学士和司礼太监的密切合作,会给今后的朝政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后期两人被清算也是合情合理。
宦官和高级文官服饰用绯色袍服,为区分低级宦官的青色服装、特赐蟒袍和飞鱼服、斗牛服等。他们可以在皇城大路上乘马,在宫内乘肩舆,这都是为人臣者所能得到的最高待遇。他们的威风权势超过了当时的六部尚书。宦官在宫中还能允许配偶,虽然不能行夫妻之实,却有夫妻之名。有了特权一定是会有限制,规定:
他们不能走出皇城,他们与文官永远隔绝,其任免决定于皇帝个人的意志,他们也只对皇帝效忠。
往往这种古板的规则都只是流于形式,真正遵守的没有几人。
皇帝可以成为文臣和太监之间的平衡者,左提右挈,起相互制约之效。帝王要求学习平衡之术,但是真正能做到平衡者少之又少。这种事情为什么屡禁不止,就是因为相互有利益输送。宦官是中国古代的历史产物,对历史事件也起了推动作用。
历史只是循环,没有借鉴。引用一段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出自《阿房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