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朝代浮浮沉沉,不断更替,在每一个朝代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光辉,点亮属于他们自己的光芒。
南阳的诸葛庐,西蜀的子云亭,他们一个个都是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璀璨的一颗明星,每一个拿出来都能细细品味,让我们流连忘返。
同样,在南宋的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让世人敬佩,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又比如爱国诗人辛弃疾,还有才华横溢的陆游,等等。
说到陆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诗,是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慷慨,也是他“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遗憾,还是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豁达。
他的一句句诗,都表达出他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他忠于祖国,痛恨金人,他反对迂腐,廉洁正直,他多才多艺,奋勇杀敌。
陆游参加科举考试
但就是这么有才华的陆游,在参加科举考试时,本该成绩优异的他,却被主考官除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在南宋组兴二十三年,南宋的临安举办一个规模较大的礼部初试,当时还是初生牛犊的陆游,便参加了这次的考试。但不为人知的是,在考试的前一天,当时南宋的丞相是大名鼎鼎的秦桧,也是奸官、卖国贼秦桧。
这个秦桧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在考试的前一天,将主考官陈之茂,拉到自己这边,明示暗示的告诉他自己的孙子秦埙也要参加这次的考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什么意思,陈之茂当然也不傻,也看出了这是什么意思。
但迫于他是丞相的压力,只能面子上答应秦桧的要求,但心里却不知道骂了这个奸人多少遍了。
等到真正考试的时候,陆游等一众考生都认认真真的答题,可秦埙这小子,知道自己的爷爷是丞相,这小子直接在考卷上写到,自己的祖宗是秦桧。
当考官陈之茂在批阅试卷之时,看到秦埙的试卷,他的试卷,写的都是他爷爷秦桧的观点,与金人求和,向其割地赔款,主张求和,毫无积极向上的观点可言,还有名字上的秦桧两个字,这可让陈之茂气不打一处来。
陈之茂本身就是一个正直的人,为官正直廉洁,公平公正,看到秦埙这种的文章,顿感恶心,让人厌恶。
其实在当时的历史场景,金人强大,我朝软弱无能,唯唯诺诺,被金人欺压,整个宋朝都是这种软弱的话语,什么像要像金人议和,不能激化宋、金的矛盾,会给宋朝带来灾难。
因而,宋应该坚持与金通好的方针,罢黜主战派与抗金将领。这显然都是秦桧的卖国理论。
可当他翻到另一篇时,这篇文章,与众多文章大相庭径,他主张抗金,慷慨激越,力主以武力恢复山河,痛斥了投降主义的理论与丑行,表示出以身报国的志气,而且文笔流畅,颇具光彩。
看得陈之茂连声赞叹。并当即决定批这篇文章为第一,不管秦桧的压力,将秦埙的文章批为第二。
陆游夺得第一
等到成绩出来后,才知道这篇好文章正是出于陆游之手。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出生时期,正是两宋交替时期,从小就知道战争是什么意思,见了太多的人,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所以,养成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成绩出来了,秦桧看到自己的孙子不是第一,十分生气,恨不得立刻手撕了陈之茂,但迫于舆论的压力,终究是没下得去手。但秦桧并没有就此放过陆游。他决定等下次之时,再让陆游为拿了这个第一而付出代价。
陆游惨遭陷害
第二年复试之时,陆游果然不负陈之茂所望,又写出了一篇好文章,可惜千里马不是经常能碰到伯乐的啊,复试的考官是秦桧的亲信,虽然陆游写出了好文章。
可在秦桧的一手操作之下,诬陷陆游的文章中,有破坏宋、金两国友谊的字眼,应当废除他的考试资格,并打入大牢。而陈之茂作为他的主考官,将这种人作为第一名,也应该被打入大牢。
其实,在当时,全京城都知道秦桧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奸臣一个,他想让自己的孙子当上第一才这么诬陷的陆游,这种事,全京城都知道,但迫于秦桧的丞相地位,没人敢说而已。
当时的皇上听说这件事以后,并没有将陆游和陈之茂打入大牢,因为他知道秦桧的心思,是秦桧诬陷的他们。
反而是在最后一科,殿试之时,将秦桧的孙子排到最后一名,第一名给了另一个有才华之人。这使得秦桧的阴谋没有得逞。但最终,陆游还被复试的主考官除名,遗憾收场。
陆游的豁达
但陆游在没有被录取后,并没有任何的不开心,而是十分洒脱。本来应该记恨秦埙的他,也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他一次入京时,还去拜访了秦埙,两人把酒言欢,看上去就像好兄弟一样,十分洒脱。
过了几年,等秦桧死后,陆游才崭露头角,陆游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前进,终于,让皇上看到了自己,他经常进谏,告诉皇上自己的想法与见解。
当皇帝贪图安逸时,告诫皇上不可这样,要勤于政事。当皇上贪图玩乐时,他告诫皇上不要荒废时光,作为一国之君,要以身作则。
他一点点的建议,让皇上看到了他,也时常听从他的见解和告诫。
从此以后,陆游就走上了政事,在宋、金两朝爆发战争之时,陆游一马当先,作为宋朝的将领,镇守自己的国土,坚定自己小时的梦想,保家卫国,绝不向金人投降。
他还在其中,认识了诸多好友,例如辛弃疾,两人都是爱国诗人,有同样的有才华,同样的惺惺相惜。
到最后,陆游气愤朝廷面对金的不作为,向金低头,气愤不已,最终忧愤成疾,卧床不起,在临终之时,仍发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