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李隆基一生功过相伴。他前半生励精图治,将大唐盛世推至顶点;后半生沉迷爱情,为大唐由盛转衰埋下祸根。上官婉儿亦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我们古代少有的女政治家,引领唐诗风潮。可身为臣子,毫无忠诚可言,非但几次三番易主求荣,还惑乱宫闱 。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佩服上官婉儿独到的眼光。自武则天起,唐朝历经几次大洗牌,上官婉儿都站对队伍,只可惜李隆基最终还是杀了她。那么李隆基为何要杀她?
2013年2月,发现的上官婉儿墓,墓地规模不大,陪葬品也不多,出土墓志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志文楷书,近一千字,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可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与史料记载大致相符。《旧唐书》中记载,“时昭容上官氏常劝(韦)后行(武)则天故事”,看起来上官婉儿是与韦后一伙。新旧唐书中都记载,上官婉儿与武三思联系淫乱,又与韦后、安乐公主(李裹儿,韦后女儿,想做皇太女,唐隆政变中被诛杀,韦后一党)保持同盟。
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么李隆基诛杀上官婉儿,就没有一点异议。然而,《旧唐书》中却又记载了另一件事。710年2月21日,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率军攻入皇宫之内,一举诛杀了韦后一党。但在这一夜,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拿出她与太平公主所拟的遗诏,证明她与李唐站在一起。宰相刘幽求请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却以“此婢妖淫,渎乱宫闱”为由害伤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草拟的一份遗诏,具体内容是: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后来,宰相宗楚客等劝韦后更改诏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显然,上官婉儿不太可能是韦后一党,否则应该在诏书中为韦后争取更大权力。
景龙四年(710),李隆基带领禁军杀入宫中,将韦后一党尽数诛杀。这一次,上官婉儿又赶紧表示自己和太平公主是一伙的,始终忠于李唐皇室。不过,李隆基可不会被蒙骗,他不顾旁人的求情,果断下令将其诛杀。上官婉儿之所以凄惨身伤,离不开她所做的一系列恶事,用《景龙文馆记》的话来说,便是“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细细说来,在那个男性统治各领域的时代,作为女性参政的上官婉儿本就是个“异类”。而她在任期间勾结朋党,仗着皇帝的信任玩弄权术,以至于""军国谋猷,杀生大柄,多其决"",在她擅权乱政的统治之下,整个朝廷变得是人心惶惶。
其实,要是上官婉儿只是权力欲稍微强一点,那倒也不算什么。早在中宗生前,就对她十分放任了,可是她一定要改朝换代,将唐朝颠覆,这就让许多大臣和宗室子弟无法忍受了。那么,上官婉儿的这一段身世,与李隆基杀他,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其实很简单,上官婉儿与武则天的经历高度相仿。武则天曾嫁给李世民,后来再嫁给李治,最终成为女皇。上官婉儿先嫁给李治,后来再嫁给李显.......由于上官婉儿的权谋才华,让李隆基不敢冒险,所以不如杀掉。史学界有一个有趣的观点,认为李隆基发动的是一场性别之战,不单单的争权夺利。因为从武则天开始,女性在唐朝政坛上占据主导地位。到了李显时期,韦后、太平公主、李裹儿、上官婉儿都是“女强人”,这对男权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从这个角度解释李隆基杀上官婉儿,也有一定的道理。当然,李隆基杀上官婉儿,应该还有一个新的原因,就是趁乱杀之,趁太平公主不在,借机剪除太平公主的膀臂,削弱其实力。
李隆基担心,若饶过婉儿,她会依附于太平公主,带来更大的麻烦。就这样,婉儿去世于李隆基刀下,香消玉殒。到了开元初年,李隆基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但据张说所著《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结合墓志内容推测,应该是太平公主上表请求编集文集。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