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07年,曾经辉煌一时的唐王朝轰然崩塌,同年,在遥远的北地草原,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称帝,如果说先前的游牧民族柔然、突厥等只是手足之疾的话,那么开始封建化进程的契丹就是中原王朝的膏肓之痛,中原地区开始面临巨大压力。
公元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之后统一了中原地区,在攻取北汉时,契丹就已经开始和北宋针锋相对。到了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在攻下北汉之后,又发动两次了两次对契丹的北伐,但是都以失败告终了,而契丹在此之后也曾多次南下侵扰北宋,双方在边境互有胜负。
1004年,契丹在萧太后执宰的情况下,发动对北宋的战争。由于北宋边防武备废弛,军制羁绊,契丹军很快便到达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
黄河对岸,就是汴梁!北宋朝野顿时哗然,迁都避战求和者不在少数,唯有名臣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打退契丹。
宋军看到皇帝亲征,士气大振,契丹主帅萧挞览被宋军射杀,虽然宋军占了上风但是契丹也不弱,双方就以谁也吃不了谁的状态,互相僵持。
第二年,1005年,北宋和契丹签订了《澶渊之盟》,约定北宋每年给银10万,绢20万给契丹,和契丹约为兄弟之国,契丹归还侵占的北宋土地。从此,边境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历史上关于《澶渊之盟》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有人说它好,有人说它坏。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这次议和呢?
先说钱财,“银10万,绢20万”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个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寇准说的),尽管北宋花费了岁币,但是这点钱还是能够轻易从辽国身上赚了回来的,为什么呢?因为宋辽双方的边境有个叫榷场的,平时双方就在那里贸易,宋朝一年从那里赚回来的钱比给出去的更多。而且所以在双方进行自由贸易的时候,北宋提供茶叶和丝绸,辽国的马匹也就被换到了宋朝,这样双方各取所需,也算共赢。
其次就是省下了大笔军费,后来仁宗朝的宰相富弼就认为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百分之一、二,“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结束了战争状态,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这是《澶渊之盟》最大的好处所在。
但是坏处也明显了,到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主张变法,便曾说过“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政府“忘战去兵”,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可见对宋朝的防务冲击不可不大。但是这对辽也是同等的,辽的战斗力也在下降,以至于后来哥俩都被金捡了漏。
无论后续影响好或者坏,上面这些都是后人从后人的角度出发说出来的,毕竟都是事后诸葛亮。签订《澶渊之盟》是当时双方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宋辽双方都没有能力一口气吃掉对方。宋朝面临的不再是传统的游牧民族,而是已经封建政权化的契丹,这注定了之前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的处理方式已经过期。而辽也应该注意到,中原不再是之前的军阀混战,想要趁机赚取好处的机会不会太多了。而当双方的军事力量都没能达到消灭对方的程度的时候,议和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老百姓也需要休养生息。
至此,宋辽战事基本结束,这一和平局面维持了一百余年,北宋北方州县人民生活得以安定,生产开始恢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