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子牙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垂钓,只可惜他的鱼钩上没有鱼饵,其目的并不在于垂钓,只为偶遇贤人一展抱负!
他原本只是一位平民百姓,家境贫寒的他为了生存四处寻求谋生之计,脏活累活没少干。
工作之余他总是苦读诗书,不甘平凡的他心中有着远大的理想,为此,学习了大量的治国之道,若没有施展的舞台,一切都是徒劳,直到遇见商纣王。
纣王给了权力,姜子牙自然感恩戴德,全力辅助老大。
可渐渐地,他发现纣王昏庸无道。一开始,纣王并不是不学无术之人,根据相关历史记载,他能够徒手格杀野兽,德才兼备颜值出众。
早期的他虽有才华但经验不足,管理朝政难免吃力,身边自然少不了大臣辅佐,时间一长,他有点像傀儡帝王。
遇到大事习惯询问他人意见,逐渐失去了主见。再加上红颜祸水,自从苏妲己进宫后整个朝廷变得乌烟瘴气。
有人帮忙操持大事,整天无所事事的他自然沉迷于美色。为了博美人一笑,他想出了一个极其奢靡的主意。
命令下人将各类肉食挂在树枝上,又在水池中灌满好酒,跟美人沉溺于颠鸾倒凤之中。
累了饿了不必呼唤下人,直接取事先准备好的酒食即可,这样的日子十分富足,他们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看到纣王的所作所为,姜子牙大失所望,他心中的圣君可不是这般模样。他有心提醒,但为了保命最好的做法便是坐视不管。
纣王的行为早已引起民愤,百姓民不聊生,大臣们惶惶不可终日。有人上书请奏,建议他爱国爱民多操心地方大事,不要整日沉迷于男欢女爱。
可结果呢?谁跟他作对,他便要将其千刀万剐。诸侯小国首领九侯,将女儿送给商纣王做妃子,妃子因看不惯妲己一人受宠只是背后诋毁了两句,不曾想招来杀身之祸。
这位暴君担心九侯知晓此事,提前防患于未然,他将其骗进宫中,将其残忍伤害,并剁成肉酱。
鄂侯只是好言相劝,不曾想再次惹怒纣王,最终被剁成肉干。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百姓们收拾好行李开始四处逃窜,大臣们再无留恋,抱着乐器和未实现的理想奔赴远方。
深思熟虑后姜子牙选择辞官,离开商都变成隐士。
西伯昌曾助商纣王夺取军政大权,九侯和鄂侯也对纣王伸出过援助之手,见曾经的同盟落得如此下场伯昌不免伤春悲秋。商纣王听说后立即将他关进了大牢。
西伯昌的部下听说此事后立即为商纣王献上稀世珍宝,搜集不少女色只为博纣王一笑,其目的就是为了营救老大伯昌。
纣王见钱眼开:“罢了,既然你们这么有诚意,我便放了他!”
离开商朝,伯昌一路小跑逃到名叫“周”的诸侯小国,他身材怀大志,心系百姓,不久便坐上了一把手的位置。
勤于朝政的他很快获得了各诸侯国的青睐,大家不再归顺商朝的势力,渐渐地朝他靠拢,这也使得“周”的力量一步步强大起来。
“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姜子牙的目标。
纵然隐退心中依然有理想,离开纣王后他一直渴望找到明君并为其指点一二,四处云游的他来到渭水流域,发现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在赞颂伯昌,心中燃起一腔热血,这不正是他要找的人吗?
毛遂自荐不是他的风格,怎么才能让对方注意到自己呢?
干脆先在此地定居,而后再做打算。弃商从周的姜子牙住进了深山老林,此后的每一天准时坐在湖边垂钓。
说来也巧,周文王做了一场梦。
梦醒后,他喊来诸位大臣:“一只带翅膀的熊向我飞来,此梦何意?”
“大王,此乃好梦,能够在空中遨游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臣等认为,大王很快就要遇到贤臣之士了。”
此后,伯昌开始四处周游,只为寻求贤人。姜子牙何许人也?
他假装垂钓,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鱼钩是直的,连鱼饵都没有。
伯昌正巧进入深山,见湖水边正在垂钓的老者,不禁来了雅兴上前观看。
走上前去,随行人员不由自主发出感叹:“这要是能钓到鱼才怪!”
伯昌训斥下人:“不得无礼”,他真诚地发问:“您为何会选用这样的垂钓方式?是有什么讲究吗?”
老者放下鱼竿,自信从容道:“我钓的不是鱼,而是明君,现在我的目的达到了!”
话音刚落,伯昌仰天大笑,“遇见您三生有幸,请问您怎么称呼”“姜子牙是也!”
二人坐在一旁的石头上,越聊越投机,忘记了时间也忘了周遭的一切。
谈话间他已经感受到了姜子牙的博学多识,确信他是自己要找的贤臣之士。“日后我便唤你太公望吧,我一直希望身边能有个圣人,如今见到你,我觉得你就是我心目中的不二人选。
望太公随我一同回到周国都城,助我一臂之力。”
目的达成,姜子牙十分高兴,临行前他却犹豫不决,自古君王多善变,他不放心打算试探一下周文王的诚意。
“若你能亲自帮我拉车,我将义无反顾随你回宫,不留遗力辅佐你。”
“大胆,你是何许人也?竟敢向国君提出这样过分的要求。”
“无妨,你们谁都不要帮忙。”
话音刚落,他挽起袖子,背起姜子牙就走。不知怎的他竟然走错了方向,朝着东边走了五百步,回过神来立即调换方向,朝西走了三百步后汗如雨下。
此时的他实在体力不支,本想休息一下继续出发,可老者发了话:
“放我下来吧,你背我走了八百步,我将保你周朝八百年安然无恙。”
若周文王没有南辕北辙,多走几步,或许周朝还可以多存活几百年,只能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切不可强求。
在姜子牙的帮助下,姬昌将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离去前将儿子周武王喊到身边,叮嘱他:“若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小心谨慎,其次把握好时机,最关键一点是不要与坏人混在一起,虚心接受太公望的指点。”
周文王离去后武王继位,在国师姜太公的指点下先是将商朝勘察了一番。
武王决定讨伐纣王,姜太公若有所思:
“不可,纣王残暴不假,可他身边依然有为其出谋划策的军师,如今不是讨伐的最佳时刻,静下心来,定会等来最佳时机。”
他们讨伐过一次,但出师不利,半道又折损回来。当时武王安排好军队、船只,一声令下,众人火力全开横渡黄河。
武王来到河流2023,船上惊现一条白鱼,他想都没想拿刀刺向白鱼用于祭拜天地。船只继续向前驶去,天空中惊现乌鸦形状的云朵,此时的他含糊不已。
“这是天意,今日不宜攻伐,全部撤退。”第一次讨伐还未开始便已结束,登基后的第二年,他下定决心向商朝进攻,听到此命令大众犹豫不决,纣王岂是那么好讨伐呢?
成功还好,若失败将伤无葬身之地。
迷信的武王临出发前命人算了一卦,“此次讨伐龟兆不吉!”
此话闹得人心惶惶。众人四目相对,本就受到惊吓,一时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突变的天气仿佛也在暗示着什么。“真希望武王能够收回成命!像之前那样。”
武王犹豫不决,姜太公站出来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时机已到,此时不伐更待何时?”
听取太公望的意见,他坚定决心,发号施令:“全力攻打商王朝。”
纣王早有准备,提前准备了七十万大军,只可惜军队士气低迷,早就失去了战斗力。待武王进攻,大伙逃的逃,倒戈的倒戈,纣王大败。
不愿做傀儡的纣王自焚而伤,商朝宣告灭亡。
西周王朝登上历史舞台,若不是姜太公的劝阻,或许武王始终没有进攻的勇气。
古代帝王多猜疑,姜太公深受周文王青睐,周武王虽敬佩太公望的才华却也少不了忌惮。
长时间掌管兵权又德高望重,这样的人若想造反胜算很大,为了规避风险,建立周朝后武王有意让周公执政。
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人总是可靠的。武王心思缜密,迎娶太公女儿,并将皇后的位置给了她。旁人不知所以,姜太公却心知肚明。
武王借用联姻的形式拉拢姜太公,目的在于稳固地位。眼见时局稳定,他又将太公调到齐国,周公接替了太公的位置。姜太公不傻,为了让武王放心,他从不违背意愿。
抵达齐国后他便开启了养老模式,此后两耳不闻窗外事,有时候学会保全自己也是一种智慧。
再加上太公望年事已高,精力与体力大不如前,卸任后也可以颐养天年。总之,这一切都是历史的选择。
周朝分为两个时期,西周与东周。虽是一个朝代,两个时期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周武王治理有方,发号施令谁敢不从?可到了东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
周厉王蛮横霸道,嚣张跋扈,周宣王前半生可以与周武王媲美,后半生混得不尽人意,晚年的他接连发动战争,却接连战败,全军覆没是常有的事。
忠臣勇于进谏,他却一意孤行,甚至滥杀大臣,活脱第二个商纣王。
百姓再次不得安生,早就对东周充满怨气,周朝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公元前256年,东周被秦国所灭。
按时间推算,周朝存在790年,与姜子牙所承诺的八百年只差十年而已。
姜太公是长寿老人,在那个人均短命时代,他寿至139岁。
一百多岁的他如何能够保住周朝八百年的历史呢?首先,他的治国之道经得起推敲,从前车马很慢,单是分封制便维持了八百年,后代子孙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周朝怎能不兴旺呢?
加上当时问世的“井田制”“礼乐制度”符合周朝的国情,百姓不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到之处一片和谐、稳定,这都是周朝能够存在八百年之久的原因!
姜子牙能够得志归根结底要感谢周文王的信任,为了等待贵人,女子的命都被搭进去了。
当初他携同女子隐居山林,整日早出晚归,女子十分纳闷,男子天天喊着钓鱼,晚上回家总是两手空空。
长时间饥不饱腹怎能没有怨言?感觉不对劲的她偷偷尾随男子,想要一探究竟。
姜子牙戴上草帽,坐在大石头上,鱼竿扬起准备投入湖中,眼尖的女子发现猫腻:“是不是忘记挂鱼饵了?”
忍着怒气,她又看了半晌,确定男子是故意之举时忍不住破口大说:“姜子牙,你就是这样钓鱼的?”气急败坏的女子夺过鱼竿折成两半,感觉不解气又狠狠地将男子踹倒在地。
“老天爷开开眼,帮我劈伤这个窝囊废吧!”
站在岸边的她口无遮拦,话音刚落,天空惊现乌云,轰隆一声巨响......回过神来,女子被雷劈倒在地。
姜子牙颤颤巍巍走到女子面前,手指在鼻子面前晃了晃,发觉没有呼吸后瞬间愣在原地。
女子跟着自己受了不少苦,身上的衣服破败不堪,念在多年夫妻情分,他情不自禁留下几滴愧疚的泪水。
为女子安排好后事,他马不停蹄制作了一根新竹竿。
“女子刚离去,他竟还有闲心钓鱼?”
村里人没少指指点点,于他而言流言蜚语只是过眼云烟,家庭在他心中的分量微乎其微。
他依旧钓鱼,鱼钩上依旧没有鱼饵,别人笑他太疯癫,他笑别人看不穿。
那天,他听见一行人在背后嘀咕顿时喜笑颜开,他钓的从来都不是鱼,而是周文王。
还记得周文王背姜太公走错了方向吗?
说来也巧,西周繁荣昌盛,东周持续衰落,若周文王没有走错方向,周朝存在的时间可能不止八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