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柳曾王,三苏欧阳”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为唐人,其余六人为宋人,都生活在宋仁宗时期前后的几十年里,不能不说是文化史上的奇迹。
其中欧阳修是六个人中第一个大力提倡古文化运动的人物,对其他五人的提携不余遗力。
苏轼、苏辙兄弟,曾巩三人是嘉祐二年的进士,主考官就是欧阳修。可以说欧阳修是大宋开创大宋诗文革新的文坛领袖。
01
耳白于面
欧阳曾经自己说:“年轻时一个和尚替我相过面,说我这个人耳白于面,名满天下。”
一生历任多个岗位,在中央曾为参知政事(副相)、枢密副史(国防部副部长)等高官,在地方当过滁州、扬州等多地的太守。
文章是天下魁首,人物是庙堂中的瑚琏,乃是人中龙凤。
看来这个长相还是很关键的,大家不妨把耳朵漂白,把脸晒黑,或许是欧阳大人教给后人的出名招数。
小欧阳修是家中独子,老爹五十六岁才有了他。
民间传说:老来生的儿子都聪明。
小欧阳修果然聪明,读起书来过目不忘。
不过欧阳修老爹去世,老儿子年纪小,孤儿寡妇,只好投奔叔叔去了。
叔叔见小欧阳修读书,大为高兴:“这孩子不用愁,将来必定大出息。”
天圣七年(1027),欧阳修第三次参加考试,前两次落榜,让他找到了文章命脉。
这一年他二十二岁,连继在考试中拔得头筹,成为“解元”“省元”。
接下来的皇帝殿试,欧阳修认定自己也必为第一,做了件新衣服,打算殿试时穿。
不料,同学王拱辰是个调皮鬼,晚上先把新衣服穿上,呵呵大笑道:“状元袍子我来穿!”
这一穿把好运气穿走。
第二天,果然小王成为状元!
估计那时欧阳修想杀人的心都有。
不过据主考官晏殊大人说,是为了不让欧阳锋芒太露,出于保护这个大才,才把他状元拿掉。
无论怎么讲,欧阳修成为万人瞩目的进士。
老师胥偃就把他定为女婿。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一起到来,年轻的欧阳风光无限,幸福指数爆表。
第一次进仕途,欧阳到西京洛阳任个小官。
西京留守钱惟演是正牌“赵钱孙李”的钱,原闽越王钱淑的第七子,赵宋家对他非常优待。
老钱喜好文化艺术,对手下欧阳修、尹洙等一般文学青年无比宽待,天天诗酒花月,不理政务,让他们放开玩创作。
这一时期是欧阳修人生极为快乐的日子。
大雪天,欧阳修等人到嵩山游山玩水,玩够了,尽了兴,几天才回来。
回西京的路上,居然碰到了一大群人,有厨子、有歌姬来迎接他们。
原来是钱大人派来迎接他们的,让他们好好享受人生。
还特意交待:“你们好好玩,不要急。家里没有事。”
这样的上级哪里找哟。
欧阳修一辈子波折不少,但总有幸运的光环罩着这个人。
体体面面,舒适快活地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02
唇不着齿
那个神秘和尚还给欧阳判了一句:唇不着齿,无事得谤。
看来欧阳不算帅哥,嘴唇靠牙齿太远,尊容有碍。
或许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批评欧阳心直口快,有一说一,自然容易得罪人。
这性格也决定了欧阳一生仕途坎坷。
前面说钱惟演西京留守退休后,接替他的是老干部王曙,这人是个老古董,看不惯欧阳们诗酒悠哉的生活方式。
严厉地批评:“你们这样虚度光阴不惭愧吗?像寇莱公(寇准)这样的大人才,也因为奢华,因为荒废时光,被朝廷贬斥。你们的才能比得上他吗?年青人,可不能这样过!要对得起良心!”
不料,欧阳修立马答到:“寇莱公最后仕途不顺,是因为一把年纪,胡子都白了还不懂退休。”
此时王曙的白胡子突然显眼起来,大家憋住笑。
可想而知,差点没被呛死的老王,注定不会给欧阳修好果子吃了。
欧阳修一生中三次受到贬斥,都和他话讲得快,讲得直有关系。
有多快,多直?
欧阳修当时支持范仲淹,和宰相吕夷简对头,直接斥责吕夷简的枪手高若纳“不是君子!”
又在写《朋党论》时,明确表态:小人无朋,唯君子而有之。
这样阵营分明地站在范仲淹、富弼一边。
最惨一次,政敌在欧阳修私生活上大做文章,污蔑他和“外甥女”小张有染,这屎盆子能搞死人,越搅越臭。
有人喜欢看大人物出丑,瞧你平常人模狗样,背地里居然干这般苟且勾当!
现代这样,千把年前也一个样,人性并没变多少。
欧阳修搞得灰头土脸,还是离开中心,到地方去吧!
风流倜傥欧阳修,曾写下了许多“艳词”,名声在外。
搞垮一个人,不是经济问题,就是作风问题入手嘛!
政敌当然会抓住这绝美的把柄。
名满天下不是吹出来的。
一年,欧阳修出使辽国,宴会上辽国人派歌姬唱歌,唱的是欧阳修的词。
大家觉得这些胡儿会唱一两句欧阳的词就不错了。
不料歌姬一路唱下来,全是欧阳大家的诗词。
好的东西,无论时间,无论地域,总会流传开来。
名满天下和无事得谤是相辅相成的。
03
三上文章
苏东坡对欧阳修相当推崇,说:“欧阳先生论道比得上韩愈,论事相当于陆贽,记事像司马迁,诗赋比肩李白。”
还补上一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天下人都这么说!”
可见,欧阳修是宋文化名副其实的执牛耳者。
他反对五代靡丽文风,重振唐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古文运动,使宋文为之一振,甚至影响明清各代。
文风平易朴实,是欧阳修一大贡献。
他提携的三苏、王安石等,都是新古文运动干将,让古文运动大为世人熟知。
宋祁是文坛老前辈。喜欢用很生僻的古词写东西,大家看得很累。
欧阳故意在史馆大门写上“宵寐非祯,札闼洪休”八个字。
宋老看了半天,明白过来:“永叔(欧阳修字)啊,这不是夜梦不祥,题门大吉的意思嘛!弄头这样谁懂?”
欧阳笑道:“这是学您写《唐书》的调子嘛!”
宋老呵呵大笑,从此改正。
宋朝文章越来越平易近人,影响长远。
欧阳曾经对别人说:“我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完成构思。马上、枕上、厕上。那时最容易想到文章的精彩之处哟!”
欧阳文章在“三上”完成,不但不会有怪味儿,还余香千年。
04
六一居士
欧阳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号称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加上老头儿一个,是为“六一”。
高中课本《醉翁亭记》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正是欧阳一生诗酒潇洒的写照。
在各地为官时,欧阳修经常带着文人游山玩水,徜徉青山绿水间,喝着酒,醉熏熏,忘却世间烦恼事。
典型与民同乐做派。
尽量地不打扰百姓生活,不错过农时,不加派徭役,与民休息。
经他治理的几个地方,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大家都喜欢上这个乐观大方的欧阳太守。
颖州任后,与吏民告别,欧阳写到:“我亦只如常日醉,莫都弦管作离声。”
道出官民之间的鱼水之情。
大牛人王安石没看上过几个人,却对欧阳修极为钦佩。
有人说欧阳修诗词余韵不足,王安石却说:“不对,欧阳先生那句‘行人仰头飞鸟惊’,就非常有味嘛!”
看来欧阳大师,在世人眼中,各有侧重。
能够窥得一斑,就是凡人福气。
朱熹说过: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
这其实说的是欧阳修一个“小污点”:对狄青的弹劾有玄幻成分。
网上照例分两派:
同情狄青的说欧阳修太坏。
反方则说狄青三姓家奴。
不过,假设回到那个时代,就知道,抑武是北宋朝廷策略,这或许就是狄青的命,没有欧阳修,还有万万人。
只是刚好是欧阳修而已!